![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3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3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3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3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3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写作第57课时命题形式课堂讲本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类命题作文,·第2类半命题作文,·第3类材料作文,·第4类话题作文,第1类命题作文,第4类话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考生根据这个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语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考生写作文时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如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是《有一种甜》。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
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如2020年福建中考作文题是《学习与性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和立意呢?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如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是《有一种甜》。审题后,确定这个作文题的题眼是“甜”。甜,一般指味道,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一。“甜”跟“苦”相对,有苦就有甜,两者相互映衬,相伴相生。从题目的意思来看,这种甜可以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味道的甜,这是一种物质上的甜。也可以是一种看似辛苦、劳累,内心却充满幸福、自豪的甜,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
甜。在审题和立意时,既可以写物质上的甜,也可以写精神层面的甜,即思想上的“甜”、灵魂上的“甜”。这种“甜”可以是众多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也可以是各行各业人们的默默付出等,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如果再展开联想,拓展“甜”的含义,我们还发现,“甜”还有其他含义。例如,我们经常说,这个姑娘长得很“甜”!这里的“甜”,是指长得可爱、乖巧,让人看
了觉得很喜欢,于是心中产生淡淡的欢愉。这是典型的通感,用味觉效果,来表达视觉感受。作文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来立意,就会让人觉得新颖别致。
第2类: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另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类作文。综观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是因为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考生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
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以使作文类别划分更准确,也可以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半命题作文补题立意的三个技巧: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同样的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确定要写的内容,应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
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2.力避空泛,选小为妙为半命题作文补题,切忌虚空浮泛、大而无当。中考作文一般要求写600字左右,要想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就应“避空就实”。有时可补充的词语有很多,一些考生往往确定不下来。这时,千万记住,补充的词语宜“小”
不宜“大”,力求“小”中见“大”,“小”中见“深”。3. 避免撞车,求新为上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用求异思维。所选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至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如2020年山西中考作文题是《藏在心底的________》。
题目审题并没有多大障碍,关键是补充的内容。题目补充的对象可以是人物,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名字,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或者情感,可选的内容特别宽泛,比如:(1)一个对自己有特殊情感的人,可以是亲人,也可以是路人,他(她)给予了你关怀或帮助;(2)一件对自己有着不同意义的事,比如自己永生难忘的经历或体验;(3)一个对自己有别样意义的物。这个物品,对自己有着某种特别的意义;
(4)一份让自己万般不舍的情感,比如同学情、亲情或青少年的暗恋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写作时要根据自己的储备、自己的审美来选择。无论是事物还是人物,无论是山水美景还是某一件事情,或是某一种情感……都可纳入其中。“藏在心底”,对所补充的内容起到限制的作用。“藏在心底”是永远记在心中、铭记在心里的意思,而值得“藏在心底”,是因为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如:
认识到社会真相、享受到生命乐趣、感受到人间真情、领悟到人生真谛等。凡属“不同寻常”“不同凡响”的事都可入题,只要能写出为什么值得“藏在心底”就是扣题了。
第3类:材料作文材料作文需要考生根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进行写作。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等。材料作文的特点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材料作文审题和拟题时要注意:1.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2.透过字面,明确方向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从而明了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3.精心拟题,轻松下笔拟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借用法(引用法)就是借用材料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拟题;化用法就是依据材料的观点,化用一些与材料主题相同的诗词、谚语、俗语等;观点法就是直接用材料体现出的观点进行拟题。
示例:【2020•恩施州】材料作文
一天,我看见一位牧民用手在草场上刨着什么,好半天都不离开。我走过去,见他神情专注,双手小心翼翼地刨一株草周围的沙子。我问他:“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帮它呀。去年的风调皮得很,刮到这里,不光刮来了雪,还刮来了沙子,把小小的一株草埋住了。”
“它今年能长出来吗?”“能,能长出来。去年它在嘛,喂了我的羊,今年我们不能不再见面。” 我不再问他什么。他知道一株草今年没有长出来,就用手把压住它的沙子刨去。在他心中,一株草与牧场、牛羊一样重要。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抒发感慨,可展开议论。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能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不少于600字。
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中有两层意思需要关注:一是那个牧民注意到了一株草的生长情况,因为这株草被沙子埋住了,在这个牧民心中“一株草与牧场、牛羊一样重要”,虽然一株草是那么细微,但它也是牧场的组成部分。每一株草的生长都不应该被忽略,因为它关系着整个牧场的未来。另一层意思是,这个牧民帮一株被沙子埋了的小草刨开沙子,是因
为“去年它在嘛,喂了我的羊,今年我们不能不再见面”,牧民的这一做法是对这株草的感恩与呵护,也是对大自然的感恩与呵护。综合以上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本则材料的立意:关注每一个微小的事物、不能忽略任何细微的事物、感恩与呵护自然等。作文选好立意后就可以拟题了,比如《一株草也重要》(借用法),《我是一株小小草》(化用法),《把握微小的事物》(观点法)。
话题指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是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话题作文如何审题、拟题?1.找到突破口,审好比喻义。比喻型话题作文,找出材料的比喻义,就是审好比喻型话题作文的突破口。
2.多角度审视,挖掘其寓意。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挖掘材料的寓意,是审好寓意型话题作文的重要方法之一。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好一般材料。一般材料作文,是指材料中既没有明显的比喻义,也没有深刻的寓意,因此,在审这类材料时,就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拟题可借鉴材料作文的方法,也可以把话题进行扩写。
示例:【2020•泸州】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现代汉语词典》对“样子”一词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形状;②人的模样或神情;③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④形势,情势。无论是文学作品里,还是生活中,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样子”:周敦颐笔下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样子,“父亲”为朱
朱自清买橘子时努力的样子,“嫦娥四号”月背着陆时专家们热泪盈眶的样子,李兰娟院士摘下口罩时满脸勒痕的样子,老师们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的样子,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斗志昂扬的样子……
对于“样子”,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以“样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本题是话题作文。首先要明白,“样子”既可以指外在面貌,又可以指精神面貌。其次,要进行多角度、多维度审视,可以对话题进行提问。例如:谁的样子?什么样子?什么时候的样子?在哪里的样子?……若是指人,可以是“忙碌的样子”,为抗洪而战斗;可以是“无畏的样子”,不惧风险,勇敢逆行;可以是“坚韧的样子”,长期坚守在环境艰苦的边防线上;可以是“拼搏的样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2 写作之全命题写作+半命题写作-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黄金考点讲练测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训练,作文特点,写作技巧,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按命题形式讲写作课时教学课件,共15页。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写作第56课时跟随教材学写作二课堂讲本课件,共3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