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5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5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5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5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5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5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5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425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阅读第37_38课时文言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物传记篇,做担任,同“现”表现,写景状物篇,文言文阅读,原来的样子,表判断,劝谏说理篇,用鞭子鞭打,担任相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请同学们看《点拨中考》第345页第(1)-(4)题。
1.【2020·漳州质检·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为】A.吾官为博士 为:________________B.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为:________________ (《送东阳马生序》)②【见】A.太山孙明复见之 见:________________B.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___ (《马说》)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B.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C.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D.先生没后/妻子流落寒饿/魏公分俸买田以给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奸人嫉妒,相与挤之,欲其死而后已。②石某诈死,北走胡矣。
奸人嫉妒(他),一起排挤他,想(等)他死了以后才罢休。
石某人假死,(他)向北跑到胡地了。
(4)(立德树人·正直)本文是如何从正面表现石守道的“直”的?请简要分析。
先概括写石守道官职不高,但把用言论谴责批判奸邪之人作为己任;再具体写他作诗分辨明白邪正,支持皇帝罢免奸人、重用贤臣。
2.【2020·厦门质检·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中考》第345、346页第(1)-(3)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B.乃献/遂邑/之地以和C.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D.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②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的手下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
(曹沫)脸色不变,言谈从容,和原先一样。
(3)请联系曹沫在齐鲁盟誓订约中的言行分析其人物形象。
示例:①曹沫忠君爱国,舍命夺回被齐国侵占的土地;②他胆识过人,在齐鲁盟誓订约时劫持齐桓公;③他从容镇定,胁迫齐桓公后脸色不变,言谈从容。
请同学们看《点拨中考》第346页第(1)-(4)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①【修】A.修竹万竿 修:________________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_______ (《大道之行也》)②【故】A.故名洗心 故:________________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________________ (《狼》)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蹲 名 山 俯 大 江 荆 吴 云 水 交 错 如 绣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3)结合语境,赏析“月来松闲”中“闲”字的妙处。
示例:“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是作者自己内心的写照。
(4)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永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使人的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4.【2019·福州质检·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中考》第347页第(1)-(4)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是】A.予初不服是论 是:________________ B.斯是陋室 是: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②【固】A.得贬固宜 固:________________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______________ (《愚公移山》)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其/骯髒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B.此其骯髒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C.此其骯髒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D.此其骯髒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②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
要说牡丹的颜色和香味,比芍药能强多少?
其他的花都竞相开放,只有牡丹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
(4)(立德树人·高洁)本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共同的启示?
示例: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高洁的品格)。
5.【2020·黄冈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策】A.拥大盖,策驷马 策:________________ B.执策而临之 策:________________ (《马说》)②【相】A.身相齐国 相:________________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相:_________ (《桃花源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B.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C.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D.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既而归,其妻请去。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不久(车夫)回来,他妻子要求离去。
而(通过)你的表现(可以看出你)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去。
(4)晏子是古代的名相,请结合本文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
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改正。(或:知错能改,做人谦恭,不张扬。)
6.【2020·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请同学们看《点拨中考》第348页第(1)-(4)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爱莲说》)B.吾从而师之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D.作《师说》以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点拨】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更加/更加;B.以……为师/军队; C.同“授”,传授/接受; D.来/因为。故选A。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
(4)有人说,“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我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互联网拓宽了教育渠道,丰富了教育资源,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一“键”在手,学海任游,解不开的疑惑也可以在互联网中搜索到答案,学习更便捷、高效。所以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不再重要。示例二: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即使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学校依然是育人的主战场,课堂仍然是学习的主阵地,教师依然是教学的组织者,更是网络学习的引导者。
请同学们看《点拨中考》第349页第(1)-(4)题。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劳】A.服车马之劳 劳:________________B.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观】A.背湖山之观 观:________________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观:__________(《爱莲说》)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B.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C.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D.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②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
(4)苏轼刚到任时,面临的是怎样的现实状况?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苏轼刚到任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讼事也多不胜数;厨房里空荡无物,他每天都以野菜充饥。
8.【2020·福州质检·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七岁善书( ) ②不盈期月( )③书便大进( ) ④涕流曰(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B.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C.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D.晋帝/时祭北郊文/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3)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②此子必蔽吾名!
(父亲)就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吧。”
这孩子(将来)一定能超越我的名声!
(4)阅读文章,完成练习。(①②两小题用自己的话填空)①作为王羲之的启蒙老师的卫夫人“涕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除了老师和父母教导得当,王羲之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中形容王羲之书法笔力健劲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
为自己能教导出一个好弟子而感到欣慰。
请同学们看《点拨中考》第350页第(1)-(4)题。
9.【2020·南平质检·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诣】A.轼诣武卫营 ________________B.诣太守,说如此 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②【属】A.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________________B.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D.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②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都会动摇,我和谁一起守城呢?
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
(4)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敢于担当(责任心强)、亲民爱民、公而忘私、以身作则、临危不惧(冷静沉着)、善于指挥、足智多谋等。
10.【2020·龙岩质检·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仲淹为将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遂改参知政事 遂: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固辞不拜 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会王伦寇淮南 会: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B.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C.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D.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②守令皆得不诛。
因此敌军也不敢随意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
(因而)守城的州县官员都没有被处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阅读第39_44课时文学类文本阅读课后练本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阅读第48_50课时实用类文本__议论文阅读课后练本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阅读第54课时名著阅读(二)课后练本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7部,《傅雷家书》,艺术家,翻译家,教育家,人格卓越,第8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传性,朱赫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