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2021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5月)(含答案)
展开2021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说明:黄冈市按20—27小题,每题1分,28—29题,每题2分,共12分计分;孝感市、咸宁市按每题2分,共20分计分。
1.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水杯摔碎了 B. 壶中水沸腾了
C 湿衣服变干了 D. 剩饭变馊了
2. 以下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连接仪器 B. 点酒精灯
C. 氧气的验满 D. 倾倒液体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H2CO3═H2O+CO2 B. CH4+2O2═CO2+2H2O
C. Cu+2HCl═CuCl2+H2↑ D. CaO+H2O═Ca(OH)2
4. 有下列说法:①活性炭在净水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②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③水蒸发为水蒸气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④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⑤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⑥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⑦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来灭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 ②③⑥⑦ B. ①④⑤⑥ C. ③⑥⑦ D. 只有⑦
5.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 Ne——氖气 B. ——镁离子的结构图
C. Fe2+——铁离子 D. N2——2个氮原子
6.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甲物质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1
C. 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D. 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7.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4
2
18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4
m
10
14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B. 物质Y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 若Z和W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化学方程式中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 反应生成的X的质量为14g
8.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则碱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B.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 芯片是电脑、手机等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③SiO2+2C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 上述四个反应中共涉及到6种不同的氧化物,反应④中X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C. 上述反应②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0. 20gFe2O3和CuO的混合物与200g某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再滴加100g24%的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则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8% B. 14.7% C. 19.6% D. 29.4%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1. 化学基础与常识。
(1)如图,超市手推车各部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把手和 _____。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_______(填符号)。
(3)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图: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 _______。
(4)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O3)制备钛的流程如图:
①钛酸亚铁(FeTiO3)不属于 _______(双项选择,填序号)。
A、化合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单质
②电解厂参加反应的物质为_______。
12.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 ____(用文字解释)。
(2)水通电的反应 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活中人们可用稀硫酸除铁锈,其原理是 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4)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可以用盐酸来洗涤,写出其中发生中和反应 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工业上可用Cl2与NaOH溶液作用制漂自液:Cl2+2NaOH═NaCl+NaClO+H2O。与此类似,可用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制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3.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氢
碳
氧
氯
铜
钠
铁
元素符号
H
C
O
Cl
Cu
Na
Fe
(1)若某物质为厨房里的常见调味品,则它可以是 _______(填化学式)。
(2)若某物质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则该物质是 _____(填名称)。
(3)两种黑色固体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生成一种红色物质,该反应方程式为 ____。
(4)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且都由表中的元素组成。其中A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D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物质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注:转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均要求由上表中的元素组成),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请写出C→A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
②若E→D的反应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则方程式为 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说明:黄冈市按3分计分;孝感市、咸宁市按5分计分。
14. 在100 g的某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为AgNO3+HCl=HNO3+AgCl↓,至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28.7 g的AgCl沉淀,求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验证。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为 _____。
(2)实验室里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为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 ___。
(4)实验室只能用D收集氨气,由此说明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
16. 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它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反应的原理是:Na2CO3+H2O+CO2═2NaHCO3。
【实验操作】某实验小组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见图1烧杯),而后匀速的通入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同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象如图2所示。
【实验问题及分析】
(1)图1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方程式表示)。
(2)通过图2分析,①NaOH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HCO3溶液的酸碱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填序号)。
(3)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小组中的李刚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M点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M点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②取上述步骤①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发现溶液变红
针对小刚同学探究过程,有同学认为他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 ________。为了形成正确的结论,你的改进意见为:_________。
【数据处理】小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案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图3。
(4)根据方案①所得数据,计算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实验反思】
(5)另一组同学根据方案②所得数据计算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与方案①相比明显偏大,你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是 _____。
2021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说明:黄冈市按20—27小题,每题1分,28—29题,每题2分,共12分计分;孝感市、咸宁市按每题2分,共20分计分。
1.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水杯摔碎了 B. 壶中的水沸腾了
C. 湿衣服变干了 D. 剩饭变馊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水杯摔碎了,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壶中的水沸腾了,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湿衣服变干了,是衣服上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去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剩饭变馊了,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2. 以下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连接仪器 B. 点酒精灯
C. 氧气的验满 D. 倾倒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H2CO3═H2O+CO2 B. CH4+2O2═CO2+2H2O
C. Cu+2HCl═CuCl2+H2↑ D. CaO+H2O═Ca(OH)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O3═H2O+CO2↑,故选项错误;
B、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选项错误;
C、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盐酸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有下列说法:①活性炭在净水中起着吸附和消毒作用;②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③水蒸发为水蒸气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④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⑤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⑥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⑦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来灭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 ②③⑥⑦ B. ①④⑤⑥ C. ③⑥⑦ D. 只有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活性炭在净水中起着吸附作用,不能进行消毒,故错误;
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③水蒸发为水蒸气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错误;
④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故错误;
⑤硝酸钾属于复合肥,尿素不属于复合肥,故错误;
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⑦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来灭火是利用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5.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A. Ne——氖气 B. ——镁离子的结构图
C. Fe2+——铁离子 D. N2——2个氮原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A、根据氖气是由单个的原子直接构成的进行分析;
B、根据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是铝元素,所以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铝离子的结构图进行分析;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详解】A、氖气是由单个的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氖气表示为Ne,故A符合题意;
B、由离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质子数是13,是铝元素,所以表示铝离子的结构图,故B不符合题意;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铁离子可表示为Fe3+,故C不符合题意;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6.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1
C. 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D. 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不能判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丙的溶解度小于甲、乙,因此质量分数小于甲、乙,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7.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4
2
18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4
m
10
14
A.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B. 物质Y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 若Z和W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化学方程式中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 反应生成的X的质量为14g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则,。
【详解】A、反应前后X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Z和W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Y的质量未变,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反应为Z和W生成X,反应符合多变一,则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故A不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则,,Y的质量未变,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故B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Z和W的质量之比为,若Z和W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化学方程式中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故C正确;
D、反应生成的X的质量为,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反应前后X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Z和W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Y的质量未变,可能为催化剂或没有参加反应。
8.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则碱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B.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 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常温下,pH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则碱性溶液的pH一定大于7,故选项推理正确;
B、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硫酸氢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C、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可能是升高温度造成的,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变浑浊,故选项推理错误;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9. 芯片是电脑、手机等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③SiO2+2C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③属于置换反应
B. 上述四个反应中共涉及到6种不同的氧化物,反应④中X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C. 上述反应②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 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反应①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③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上述四个反应中共涉及SiO2、CO2、CO、H2O四种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硅、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3、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3、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②中硅、钠、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分别为+4、+1、+4、﹣2价,都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反应①、反应③可知,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睛】
10. 20gFe2O3和CuO的混合物与200g某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再滴加100g24%的NaOH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则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8% B. 14.7% C. 19.6% D. 29.4%
【答案】B
【解析】
【详解】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设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关系式:
x=14.7%。
故选B。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5分)
11. 化学基础与常识。
(1)如图,超市手推车各部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把手和 _____。
(2)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_______(填符号)。
(3)工业生产硫酸中的某一步反应用微观模型图表示如图: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 _______。
(4)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O3)制备钛的流程如图:
①钛酸亚铁(FeTiO3)不属于 _______(双项选择,填序号)。
A、化合物
B、有机物
C、纯净物
D、单质
②电解厂参加反应的物质为_______。
【答案】(1)橡胶滑轮
(2)SO2 (3)2:1(或1:2)
(4) ①. BD ②. 氯化钠溶液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把手和橡胶滑轮;故填:橡胶滑轮。
【小问2详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硫分子,符号是SO2;故填:SO2。
【小问3详解】
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说明没有参加反应,将左右相同的分子删掉,要删掉相同数目的分子,所以左、右删掉一个氧分子,所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间分子个数比是2:1(或1:2);故填:2:1(或1:2)。
【小问4详解】
①钛酸亚铁(FeTiO3)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填:BD。
②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所以电解厂参加反应的物质为氯化钠溶液;故填:氯化钠溶液。
12.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原因是 ____(用文字解释)。
(2)水通电反应 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活中人们可用稀硫酸除铁锈,其原理是 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4)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可以用盐酸来洗涤,写出其中发生的中和反应 _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
(5)工业上可用Cl2与NaOH溶液作用制漂自液:Cl2+2NaOH═NaCl+NaClO+H2O。与此类似,可用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制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答案】(1)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2)
(3)Fe2O3+3H2SO4═Fe2(SO4)3+3H2O
(4)Mg(OH)2+2HCl═MgCl2+2H2O
(5)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填: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小问2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
【小问3详解】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
【小问4详解】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碳酸钙是一种盐,氢氧化镁是一种碱,因此氢氧化镁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故填:Mg(OH)2+2HCl=MgCl2+2H2O;
【小问5详解】
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填: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点睛】
13. 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氢
碳
氧
氯
铜
钠
铁
元素符号
H
C
O
Cl
Cu
Na
Fe
(1)若某物质为厨房里的常见调味品,则它可以是 _______(填化学式)。
(2)若某物质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则该物质是 _____(填名称)。
(3)两种黑色固体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生成一种红色物质,该反应方程式为 ____。
(4)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且都由表中的元素组成。其中A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D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物质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注:转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均要求由上表中的元素组成),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请写出C→A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
②若E→D的反应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则方程式为 _______。
【答案】(1)NaCl
(2)四氧化三铁 (3)2CuO+C2Cu+CO2↑
(4) ①. ②.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由题中所给的元素种类可知,某物质为厨房里的常见调味品,则它可以是NaCl;
【小问2详解】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小问3详解】
两种黑色固体物质发生反应可以生成一种红色物质,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
【小问4详解】
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且都由表中的元素组成,A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所以A是氢气,D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所以D是水,B物质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所以B是碳酸钠,E会转化成水、碳酸钠,所以E是氢氧化钠,C会转化成氢气和水,所以C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①C→A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E→D的反应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说明:黄冈市按3分计分;孝感市、咸宁市按5分计分。
14. 在100 g的某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为AgNO3+HCl=HNO3+AgCl↓,至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28.7 g的AgCl沉淀,求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7.3%
【解析】
【详解】设参加反应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则
x=73%;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5.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验证。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为 _____。
(2)实验室里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原理为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 ___。
(4)实验室只能用D收集氨气,由此说明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
(3)BE (4)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易溶于水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2)A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有棉花,所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
【小问3详解】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选E;
【小问4详解】
(4)实验室只能用D(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此说明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易溶于水。
【点睛】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书写。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6. 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它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反应的原理是:Na2CO3+H2O+CO2═2NaHCO3。
【实验操作】某实验小组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见图1烧杯),而后匀速的通入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同时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象如图2所示。
【实验问题及分析】
(1)图1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为 ______(方程式表示)。
(2)通过图2分析,①NaOH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HCO3溶液的酸碱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填序号)。
(3)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小组中的李刚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M点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M点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②取上述步骤①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发现溶液变红
针对小刚同学的探究过程,有同学认为他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理由是 ________。为了形成正确的结论,你的改进意见为:_________。
【数据处理】小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案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图3。
(4)根据方案①所得数据,计算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实验反思】
(5)另一组同学根据方案②所得数据计算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与方案①相比明显偏大,你分析其中的可能原因是 _____。
【答案】 ①.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③①② ③. 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无法证明M点处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④. 取少量M点处溶液于试管中,可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在滤液中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 ⑤. 21.2% ⑥. 过滤后,沉淀没有洗涤、干燥
【解析】
【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题意,气相固碳法的反应的原理是:Na2CO3+H2O+CO2═2NaHCO3,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见图1烧杯),而后匀速的通入CO2,pH逐渐减小,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无法证明M点处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分析。
(4)根据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5)方案②是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的,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由题意,气相固碳法的反应的原理是:Na2CO3+H2O+CO2═2NaHCO3,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见图1烧杯),而后匀速的通入CO2,pH逐渐减小,则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最小,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最大,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居中。酸碱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③①②。
(3)因为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无法证明M点处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所以结论不可靠。
改进意见为:错误原因是有氢氧化钠生成,不引入氢氧根离子即可解决问题。可将氢氧化钡变为氯化钡。具体操作方法为:取少量M点处溶液于试管中,可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碳酸钠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在滤液中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
(4)设碳酸钠质量为x,
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5)方案②是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的,偏大的原因可能是其中的可能原因是过滤后,沉淀没有洗涤、干燥,导致沉淀质量偏大。
【点睛】本题由一定难度,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明确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湖北省咸宁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咸宁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3%,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依次是, H2O2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综合应用题,计算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计算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