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 解决问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课时 认识计数单位“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课时 用算盘数数和记数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4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认识(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6课时 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7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近似数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8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教学计划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58435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同步教案合集: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同步教案合集: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文件包含第5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2doc、第1课时认识计数单位“千”doc、第2课时10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doc、第3课时用算盘数数和记数doc、第4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1doc、第6课时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doc、第7课时10000以内数的近似数doc、第8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doc、第9课时解决问题doc、单元教学计划doc等10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7课时 10000以内数的近似数课题10000以内数的近似数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学会求近似数并能区分准确数与近似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猜数游戏:教师或学生指定一个四位数(不让其他学生知道),学生猜猜是什么数。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二、探究新知1、教学教材第91页例10(多媒体出示课件情景图)。(1)师:通过图片我们看到,主持人在电视中播报参加本届运动会的运动员有9985人,而观众却说有将近10000人。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两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呢?他们说得对吗?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后回答。生1: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生2:9985接近10000,10000更容易记住。(2)师:10000是9985的近似数,为了方便可以用10000代替9985来描述。教师小结: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2、生活中的数学。(1)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说一说。(2)近似数的使用。举例: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小结: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
让学生观察“做一做”中的图画,读一读图画下面的文字,再根据文字中的准确数说一说近似数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判断准确数和近似数。
(1)哈尔滨市的人口数量约为1063万。
(2)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是743人。
(3)我家一个月的用水量是4000千克左右。
(4)这件衣服245元。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教学板书10000以内数的近似数这两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将近10000人 有9985人
9985这种说法特别精确,所以它是一个准确数。
9985接近10000,10000更容易记住,10000是一个近似数。近似数是指大约是多少的数,也就是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教学反思因为学生对近似数的概念不易理解,只好以现实情景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直观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有些重点词语对学生判断近似数有所帮助。一座山高大约有1387米;体育馆将近10000人;小李的体重估计在80千克,像这些数字我们都叫它近似数。特别是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困难较多,有的在这个数上加1;有的估计的差距很大。因为现在不宜教“四舍五入”法,学生往往估计离谱。为了帮助记忆,指出1320、1300哪个数容易记住,得出易学易记的方法就是把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看成整千的整百的整十的。但还有不清楚的学生只有在下次多下工夫。教师点评和总结: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