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展开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1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课时 草原和荒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热爱边疆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难点】
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视频资料,然后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提问:这首歌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优美景色?
教师:不错,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百鸟歌唱。歌曲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北大草原的动人画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西北,感受西北吧!
知识点 草原和荒漠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72、P73的内容,自主完成)
1.读教材图8.3,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及其主要的地形区。
答案:位置、范围——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以西,长城、昆仑山(山脉)和阿尔金山(山脉)以北。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2.阅读教材第73页,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该区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其原因是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3.读教材图8.3,结合教材文字部分,说出西北地区的河流、植被特征。
答案:河流——河流多内流河,其中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位于本区北部。植被——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教师点拨)
1.西北地区的河流
(1)西北地区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最大的外流河是黄河,额尔齐斯河是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2)西北地区的河流的主要汛期在夏季,但是外流河与内流河产生汛期的原因不同,外流河主要是由于夏季降水较多,而内流河主要的水源来自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2.图解西北地区位置与气候、植被的关系
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成因
干旱
4.西北地区之最
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我国面积最大点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5.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
西北地区日益加重的土地荒漠化,“罪魁祸首”是此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在内陆干旱区,由于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许多内陆河流的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使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完全断流。
另外,部分地区大量超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不但造成植被衰亡,而且使大片土地沙化,再加上草原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和农牧交错区的滥垦、滥采,也是西北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注:今日世界各地荒漠化的原因,多数归咎于人为原因。人口急速增长,土地被过度耕种及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因而治理荒漠化要从人类自身入手。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讨论交流)
1.读教材图8.4,根据图例分别说出甲、乙、丙三地的降水量范围,并判断三地距海的远近,分析两者的关系。
2.读教材图8.4,根据图中A、B、C的景观特点,分析其与降水的关系,说出其与甲、乙、丙的对应关系。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教师点拨)
1.三地降水的差异及其与距海远近的关系
由丙→乙→甲,降水量逐渐由400毫米降低到200毫米,直至50毫米以下,这是由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造成的。
2.三地景观差异与降水差异的关系
丙地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生长牧草,主要景观为草原;甲地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植被稀少,其景观主要为荒漠,乙地降水量介于两者之间,其景观为荒漠草原。
3.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西北地区东西延伸长,跨经度广,越往西距海洋越远,降水由东向西不断减少。随着降水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少,植被也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课堂小结
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由于干旱,河湖稀少,且多内流河(湖)和季节性河流。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由东往西逐渐减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由东往西自然景观表现为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
板书设计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1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草原和荒漠
1.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是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干旱的气候及其成因
4.河流: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
5.植被:差异及其成因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牧区与灌溉农业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本区的主要牧区、主要畜种及分布。
3.分析本区灌溉农业的发展条件,认识坎儿井,知道本区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本,分析新疆古老的灌溉系统——坎儿井。
2.根据以前所学的中国地理要素的知识和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归纳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灌溉农业、畜牧业、坎儿井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发展条件,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2.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地区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讲授: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管是自然环境特点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西北地区和我们生活的南方地区都有着明显的不同。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西北地区,了解干旱环境下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
知识点 草原和荒漠
【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74~P76的内容,自主完成)
1.读教材图8.5,结合正文部分,说出西北地区的牧区的分布特点,主要牧区的畜种。
答案:西北地区草原广布。以贺兰山为界,以东地区水源充足,主要为高原草场,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内蒙古牧区的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阿拉善骆驼等;新疆牧区的主要畜种有新疆细毛羊、伊犁马等。
2.读教材图8.7,结合正文部分,说出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答案:影响种植业发展的条件:不利因素——西北地区降水稀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有利因素——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积累。灌溉农业区: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绿洲农业——(前两者)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是粮棉瓜果之乡。灌溉农业——(后两者)引用黄河水发展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著名的特产有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和长绒棉。
3.结合教材图8.10,说说西北地区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答案:由于西北地区比较干旱,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也是由于干旱、光照强,利于部分蔬果着色,所以番茄的颜色特别鲜艳,因此西北地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
(教师点拨)
1.西北地区农业的灌溉水源
(1)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的灌溉水源来自黄河水。易误认为它们在西北地区,降水少,灌溉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2)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其灌溉水源来自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2.灌溉农业类型
灌溉农业类型 | 利用水源 | 主要分布区 | 农业特色 |
绿洲灌溉农业 | 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 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 | 粮棉瓜果之乡 |
河水灌溉农业 | 黄河水 | 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 | 塞外江南 |
注:西北地区的特色农业是绿洲农业。绿洲农业究其本质而言,仍是灌溉农业,只是因其灌溉水源有其特殊性。
3.西北地区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4.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遥远,降水稀少,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的自然环境对本区的耕作业、畜牧业、城镇人口分布、交通方式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如下图所示: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讨论交流)
1.读教材图8.13,分析坎儿井的结构及作用。
2.读教材图8.12,先找到坎儿井竖井景观,结合图8.13,分析其分布与暗渠之间的关系。
3.读教材图8.13,找到坎儿井的主要源头位置,分析坎儿井的主要水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分析修建暗渠的作用。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师点拨)
1.坎儿井的结构及其功能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及蓄水池组成,竖井用于开凿和维护暗渠,暗渠主要用于输水。
2.竖井分布及其与暗渠的关系
坎儿井的竖井井口呈线状分布,一直延伸到绿洲;竖井井口的线状分布体现了暗渠的走向,山地冰雪融水通过渗入地下成为潜流,汇集到暗渠中来,通过暗渠流到绿洲。
3.坎儿井的水源及修建暗渠的作用
主要水源为山地冰雪融水;当地干旱,蒸发强烈,暗渠起到减少蒸发的作用。
4.坎儿井的意义
坎儿井与横亘我国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是我国最长的地下灌溉系统。坎儿井通过暗渠引水,既免去了运水之劳,又减少了水的蒸发。直到今天,它仍在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堂小结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地表景观,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广阔的草原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因为本区降水稀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可以灌溉的平原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干旱的气候、复杂的地面状况使本区在交通运输和资源开采利用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使之得以改造,不断为人类服务。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西北地区将会是一个山川秀美、绿野芳菲的青青世界。
板书设计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区
2.灌溉农业区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教案,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学设计,共5页。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