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老子》五章教学参考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老子》五章教学参考教案0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大全:《老子》五章教学参考教案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老子》五章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老子》五章教学设计,共4页。

    老子》五章教学参考

    第一章

    “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第一章即是对“道”的特性的阐释和描述,颇有开宗明义、树立高标的意味。“道可道,非常道”强调了“道”其实不可言说;“名可名,非常名”更进一步指出就连“道”这个名称也勉强是个代号而已,因为“道”难以用某个名称来称呼。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有”都是对“道”的特性的说明。说它“无”,是因为天地初生时,除了“道”,什么东西都没有;说它“有”,是因为万事万物萌芽、发端于此。换句话说,“道”是“无”中“有”,“有”中“无”。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讲的是人们从“道”着眼,应该取的态度,或者说应该做的工夫,其目的是体“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意思是“常无”“常有”讲的其实是“道”的两个方面,都是玄妙深远的道理。“玄之又玄”强调了“道”的超越日常生活经验、不能被人们直接感受、也难以用理性思维把握的形而上的性质,“众妙之门”则强调“道”是一切玄妙之理的渊薮,一切道理由“道”生发而出。

    第一章突出了“道”的超验特质,要求人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老子将宇宙本体看做“道”,并不表明他热心于建立宇宙论。实质上,他设立“道”这样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方便他阐发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而有了“道”这个超验的概念,却使得在现代学者眼里《老子》比《论语》更具有哲学的性质。

    第二章、第七十八章

    第二章先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乃至转化的例子,然后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一般都把这句话解释为“天下都知道美之为美,就变成丑了”。老子的原意并不在于说明“美”的东西变“丑”了,而在于说明“美”“丑”观念的相反相成,即美的观念产生了,丑的观念也就会同时产生。“善”与“不善”也是同样的意思。后面“有无相生”六句,都在说明观念的对立形成,并在对待关系中彰显出来。接下来,老子从这些观念出发推论他的治国之道。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提出总的要求;“万物作焉而不为始。……功成而弗居”,具体陈述如何做;“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讲效果,即“圣人”始终得为“圣人”。

    从“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第三十四章)来看,“万物作焉而不为始。……为而弗恃”实质上是要求圣人效法“道”,顺应万物的本性而对万物的萌生、发展发挥作用,“圣人”自己不要居功,万物也意识不到“圣人”之力。

    第七十八章以水虽然柔弱而能攻坚强作例子,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胜刚的道理,然后据此对“社稷主”“天下王”应该取的态度提出要求,即要“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君主甘居下流如何就能成为圣人期许的君主?仅用自然现象作例子恐怕还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从第六十六章我们或者可以得到一点启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圣人”虽然居于高位,可是因为言辞谦逊,所以百姓不觉得有压力;虽然领导着百姓,可是因为懂得谦让,所以百姓不觉得有妨害。因此天下的百姓都乐于推举他而不觉得厌烦,如此也就是“不争”而争。由这段话可知,老子并非要求君主真的居于下位,而是要让百姓觉得君主谦卑,如此才能使国家安宁而永保君位。第二章里“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也应该照这个思路去理解才容易说得通。

    第十九章、第八十章

    这两章具体陈述治国主张,比较有现实针对性。第十九章先从反面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应该怎样做;第八十章较为全面地描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在第十九章里,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在别的章里,他也说: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不外乎是指知识、智慧成为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孔子也曾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为了自己的道德完善和精神修养提高;“为人”,意在获取功名富贵。

    老子还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天地对万物无所谓“仁”,而万物自然生长;圣人对百姓不“仁”,百姓就能各得其所。天地不仁,这是“道”的境界;而讲求仁义,则表明“大道”已失,即“大道废,有仁义”。在老子看来,对百姓怀有“仁”也属多事,必然会打扰、干涉到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宁静了。至于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能回复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要求“无欲”。治国者无欲,就不会积聚各种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奇巧器物,也自然不会产生“欲”,偷盗之事就不会发生了。《老子》里类似的说法还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论语》里有这样一段: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老子、孔子都认为正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

    和“圣”“智”相对的是“绝学”,和“巧”“利”相对的是“少私寡欲”,和“仁义”相对的是“素”“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则是救世的良方。

    第八十章描述了老子理想中“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它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船、车等“技术先进”的器物(使百姓出行困难),也不用打仗的武器(避免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把事情简单化);让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但“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他的“无为”的政治思想是相联系的。用我们的观点看,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永远停滞在那个阶段不再向前发展。他这种彻底的取消主义,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没有实现的可能。

    问题研讨

    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该如何断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历来有两种断句法:一是在“无”和“有”之后断句,即“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是在“名”之后断句,即“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们认为当以第一种断句为是。因为,“无”和“有”是老子哲学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在老子哲学中分别代表着世界万物产生的两个阶段,“无”是作为天地鸿蒙、混沌未分之际的命名,“有”是作为万物本原的命名。四十章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说法,可资证明。

    主张第二种断句的,也可以在《老子》一书中找到证据,即三十二章:“道常无名,始制有名。”然而若以此为据,则“无名”还可以通,“有名”则不可通。因为“始制有名”的“名”是指区分尊卑名分的“名”,这种“名”是引起纷争的根源。引起纷争的“名”,则不当成为万物的根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历来也有两种断句法:一是在“无”和“有”之后断句,即“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种是在“欲”之后断句,即“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们认为当以第一种断句为是。老子的“道”是“常无”和“常有”的统一,王安石说,“道之本出于无,故常无,所以自观其妙;道之用常归于有,故常有,得以自观其徼”。“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犹云欲以常无观其妙也;“常有欲以观其徼”,犹云欲以常有观其徼也。因为要强调“常无”“常有”,所以提在句首。此类句法,古书中常有之。《庄子·天下》有“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的说法,可资证明。

    如果依第二种断句,就把第一章的内容弄得支离破碎,根本讲不通了。因为:

    (1)老子主张无欲,反对有欲。在他看来,“有欲”妨碍认识,“常有欲”自然是坏事,是要不得的,那么,“常有欲”怎么反而能看到“道”的边际呢?

    (2)如依此断句,那么,下一句中的“此两者”就是指“常无欲”和“常有欲”,可是“此两者”怎么可能是“同出而异名”呢?显然,如此断句是不通的。

    2.我们怎么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无为的思想,是包含一种矛盾的。人的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实都是自然而然。有为本是人类生活之自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以返于原始的自然,实乃违反人类生活之自然趋势。所以人为是自然,而去人为以返于自然,却正是反自然。欲返于过去之自然状态,正是不自然。

    无为实悖乎人类生活之自然趋势,逆乎生活创进之流。过去中国人的生活萎靡不振,固有物质的原因,而亦实是蒙受道家思想之毒害。但道家思想,亦有其好处。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扰心,即叫人脱除名利的思想;如依此修养,可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叫人减低欲望,勿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勿胡乱消耗,也都是颇有深意,可以救弊。道家的政治思想,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在君主专制时代,如能实行道家的政治学说,人民确实可以得到一些好处。惜乎道家此方面的理论,并未发生甚大影响。(节选自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老子》辩证法思想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在对立项的列举中重视“柔”“弱”“贱”的一方。对此我们如何理解和评价?

    《老子》这一特点,就是著名的“守柔曰强”的思想。《老子》再三强调:“弱也者,道之用也”;“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等等。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到“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在忍让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也属于中国的智慧。它仍然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知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概念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节选自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相关教案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坛经》两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坛经》两则教案及反思,共3页。

    2021学年《日知录》三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日知录》三则教案设计,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