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雪夜林边驻脚教案设计
展开1.这是一首叙事性很强的诗歌,但在叙事中却包含了哲理。向学生讲解它的特点:从日常生活出发,叙事的口吻保持了一种亲切感,但诗人的目的不是日常经验的再现,而是从中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
2.这首诗语言虽然十分朴素,没有什么夸张的想像、特殊的词汇,但这并不是说它与一般的口语没有区别,而是说诗人使用的技巧非常自然,没有斧凿的痕迹。重点分析诗中“小马”的形象和心理,以及诗人如何通过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的搭配,衬托出雪夜无边的静美。
3.注意分析诗歌结尾重复的一句“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在语气上起到了什么效果。
4.这首诗的意蕴较为深邃,有人说积雪的树林代表了一种诱惑,与赶路代表的“责任”构成矛盾,有人说寂静、神秘的雪夜象征着死亡,诗人克服困倦继续赶路,是对死亡的抗拒。让学生比较这些说法,并根据阅读感受提出自己的解释。
二、扩展与比较
1.让学生阅读诗人的另一首名作《未选择的路》,以及但丁《神曲·地狱篇》片段,这些诗作都与树林的意象相关,在相互参照中,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树林”的含义。
2.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精微的哲理,是诗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向学生介绍冯至的《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一诗,在风格上它与弗罗斯特的作品很接近,描写了树林中的小路,借此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生活中有多少熟悉的事物等待我们去发现。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
冯 至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
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
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
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
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
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冯至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一歌
序曲:浮吉尔救助
但丁
就在我们人生旅程的中途,
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之中醒悟过来,
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
唉!要说出那是一片如何荒凉、如何崎岖、
如何原始的森林地是多难的一件事呀,
我一想起它心中又会惊惧!
那是多么辛酸,死也不过如此:
可是为了要探讨我在那里发见的善,
我就得叙一叙我看见的其他事情。
我说不清我怎样走进了那座森林,
因为在我离弃真理的道路时,
我是那么睡意沉沉。
但在我走到了那边一座小山的脚边以后
(那使我心中惊惧的溪谷,它的尽头就在那地方),
我抬头一望,看到小山的肩头
早已披着那座“行星”的光辉,
它引导人们在每条路上向前直行。
于是,在我那么凄惨地度过的一夜
不断地在我的心的湖里
震荡着的惊惧略微平静了。
好像一个人从海里逃到了岸上,
喘息未定,回过头来
向那险恶的波涛频频观望:
我的仍旧在向前飞奔的心灵
就像那样地回过来观看
那座没有人曾从那里生还的关口。
我让疲乏的身体休息了片刻,
又顺着那座荒崖前行,
我的后脚总是踏得稳些。
……(但丁《神曲·地狱篇》,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秋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秋歌教案设计,共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寂寞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2.寂寞教案,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与揣摩梭罗夹叙夹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刘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2.刘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指导,作品讲解,扩展与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