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59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59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59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593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593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593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593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593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下册5 守株待兔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看这是什么,守株待兔,作者简介,自读课文,写字有方,复习导入,文言文三部曲,我来读,折颈而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就是树桩子,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
这是韩非子,他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世人尊称他为韩非子。
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熟字加偏旁:“寸+宀=守”“寺+彳=待” “木+宀=宋”“井+耒=耕”“角+虫=触”
读准字音 读好句读 读出韵味
借助注释 结合插图 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 复述故事 感情道理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看,这就是耒,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了。凡是以它做偏旁的字,基本都与耕作或古代的农具有关系。
这里面的“为”是多音字,既可以读“wèi”,也可读“wéi”。小结:我们读的时候,要结合字意来判断读音。在这里它读“wèi”,是被的意思。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 是什么 意思?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
“笑” 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了;不劳动者不得食。
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
做事不能有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精品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守株待兔,新知讲解,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5 守株待兔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读,自读感悟,字词揭秘,我会认,我会写,知识梳理,整体感知,课文讲解,因果关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守株待兔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展开想象,守株待兔,一无所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