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9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9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1) 带 挈. ()(2) 聒. 噪()
(3) huàn 养()(4)星 xiù() 2.在下面的括号里改正错别字。(2 分)
(1)富丽堂煌 () (2)弄巧成咄()
(3)危言悚听() (4)毛塞顿开()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面对人生中的困境,我们不必抱怨,要泰.然.处.之.,相信自己会战胜困难。
经过老师的一番开导,他终于豁然开朗,如.释.重.负.。
想象中的美景和眼前的实景真是大.相.径.庭.,让人失望极了。 D.年组中这次成绩大排榜,首.当.其.冲.的就是五班班长张明。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 分)( )
中华民族是 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 “礼治”,将礼仪谦耻作为 之本。礼节、礼貌、礼仪不仅 了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 而且还代表着一个集体、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诚信程度和对外形象。
A.举世闻名 倡导 立国 反映 B.家喻户晓 提倡 兴国 反映C.闻名遐迩 倡议 治国 反应 D.驰名中外 提倡 卫国 反应
对下面一段文字,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项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搀扶,是痛 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B ②③①⑤④C. ②⑤①④③D. ②①⑤④③ 6.修改下列病句(2 分)
我们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请来了有教学经验的一位我国年轻钢琴家为同学们做报告。 7.仿写:母亲节那天,宁宁陪妈妈一起游览了美丽的大兴安岭。回来后,她想记下自己
出游的感受。请你帮她续写两个句子,使感受更丰富。(2 分)
走进大兴安岭,你会嗅到鲜花的芬芳;走进大兴安岭,你会听到小鸟的歌声;
, ; , 。8.走近名著(3 分)
(1)虽然敌人的箭仍旧不绝地射来,许多枝箭射中了眼镜玻璃片,可是这至多不过把玻 璃片伤损一点罢了,并无大碍。现在我把所有的铁钩都拴好了,一手拿着绳结,用力一扛,可是一艘船也拉不动,就放下绳索,铁钩仍旧搭在船上。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割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上又中了二百多枝箭。接着我又拾起搭着铁钩的绳结,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这段文字出自《》,讲述的主人公在 () 国 的故事。(2 分) (2)请按照《鲁兵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1 分)
① 发现野人②抗争病魔③ 重返故乡④海上冒险顺序
给下面新闻拟标题(15 字以内)(2 分)
无锡生态文明建设又添响亮品牌。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昨联 合发文授予我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无锡由此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家森 林城市。6 年来,梁溪大地上每年新增造林面积 10 万亩,超过了过去 30 年的总和。4 月中旬,国家林业局考察组专家来锡验收‚创森‛成果时留下评语:无锡为资源禀赋不足的平原地区建设森林城市作了有益的探索,这 一模式可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广。
标题:
古诗文默写填空(11 分)
,童稚携壶浆。
,青山郭外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浊酒一杯家万里, 。
,自将磨洗认前朝
,影布石上
伤心秦汉经行处, 。
《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的诗句
, 。
《观刈麦》中最能表 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诗句是
,
二 、文言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下面问题(16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
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 ③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 小;吾禄益厚,吾
施 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孙叔敖 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
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 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可以免于患乎?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4 分)
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1)必先苦.其心志(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
(3)子.知之乎(
)(4)孙叔敖蹴然易.容曰
(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② 蓬蒿:两种野草。③ 直待:直等到。
④ 凌云:高耸入云。⑤始道:才说。
诗的首句是抓住小松的哪两个特点来写的?(2 分)
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寓意,请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2 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7~22 题。(16 分)
红花衣和日记本残雪
①我们家里小孩多,布票远远不够用,母亲就买回一大匹极便宜的粗麻布给我们做衣服。 衣服做好后,男孩子的全部用染料染成黑色,只有我的那一套没有染。我记得裤子是紫色的底子上起花朵,上衣是大红底子起绿小叶。我一点都不喜欢这种色彩搭配,觉得怪扎眼的,难看死了。可是没有别的衣服,只能穿它们。我穿着这身衣服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马上就听到了议论,“乡下人……”女孩们说。有一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同学还特地到我跟前来问:“你怎么穿这种衣服啊?”我答不出,我的脸发烧,恨不得钻进地里去。
②那一天,大家都不愿和我玩游戏,嫌我土里土气。不过毕竟是孩子,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她们就忘了这事,又和我玩起来了。当然,我知道她们当中有几个是从心里瞧不起我的。 想想看,一个瘦小的女孩,脸色苍白,穿着那种母亲用手工赶制的,硬邦邦红彤彤的大花衣, 同样硬邦邦的紫色花裤子,那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土得掉渣了。我是不敢同人比穿的,我的最大愿望是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一来我瘦骨伶仃,穿衣服撑不起;二来我的所有衣服全是便宜布,母亲粗针大线缝制的,上不得台面。
③尽管样子难看,尽管从来出不了风头,尽管老师也因为我的“出身”看我时带着异样的眼神,我却并不消沉。现在回想起这事来有点怪,或许是我体内超出常人的活力给了我某种 自信?我总是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从来没有一刻消沉过。荡秋千我能荡得最高,短跑我能跑 得最快,作文我能写得最好,算术总是第一。当然我做这些事也远比别人认真,付出也比别人 要多。
④老师让我们每天写日记,交给他批改。他要求我们每个人买一个正式的日记本,外面有 塑料壳的那种。那时的塑料是很贵的,是时髦的东西。星期六,父亲带我上街去买本子。我们 来到百货店的文具柜,我看 中了柜里的好几种,红的、黄的、有花儿的,我激动得一颗心在
胸膛里“怦怦”直跳。可是他叫营业员拿出来翻了翻,又退回去了,说:“太贵了。”我大失
所望。后来去了第二家,又看了一通,父亲还是说:“太贵了。”这时我已经很不高兴了,但 还抱着希望。第三家是大百货公司,里头什么日记本都有,我看得眼花缭乱。我觉得那本鹅黄 色的,厚厚的最合我意。我眼巴巴地看父亲和营业员商量了很久,最后,父亲居然叫营业员拿 出一个墨绿色的,马粪纸的外壳,然后再要了一个小小的写字本,将那简易写字本往马粪纸
的外壳里头一套,说:“好!这不就是日记本了吗?”我站在那儿,眼泪几乎就要夺眶而出! 我脑海里不断地出现同学们那些花花绿绿的塑料壳的日记本,委屈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⑤于是我就在这个一半马粪纸一半漆布做成外壳的日记本上写日记了。我的字迹端端正正,我几乎每隔几天就发誓,我要努力锻炼自己, 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当老师将全班同学的日记本放在讲台上时,我看见我的墨绿色的小本子缩在那一堆花花绿绿的豪华本里头,那么
不起眼,那么让人害臊!
⑥当我长大后,再去看父亲给我买的日记本时,就发现了他深藏的一番苦心。本子的纸张 十分好,根本不是低档货;而墨绿色的外壳更是大方朴素,很有格调,确实比那些塑料壳本本好看多了。我那个时候看不出,是因为我还没修炼到他那个份上吧。啊,那种压抑,不是于 无形中打掉了我身上的轻浮之气吗?回想这一生,的确从未真正轻浮过,主要还是得益于“老 谋深算”的父亲的影响吧。
⑦母亲让我穿难看的红花衣是为了省钱,以维持家庭的收支平衡,父亲给我挑日记本则是于无言 中教会我什么是朴素之美。那一次的委屈刻骨铭心,是不是就因为这,我的小说里头才从来容不得 花哨的形容词,也容不得轻浮呢?
选文记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第④段画直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品析文中加点词语的妙处。(2 分)
我答不出,我的脸发烧,恨不得钻.进地里去。
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3 分)
请概括选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读完选文,你内心一定有所触动,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受。(3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3~27 题。(14 分)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 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书。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复强调“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就老实地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够用。悟到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一段时间后,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可见,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 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 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③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可谓快人“慢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我说曾国藩是“快人”,其意并不难解,他是近代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头号典型人物,大家都认定他是快刀斩乱麻的顶尖高手。殊不知,他经常劝人要慢工出细活,天下事非从容而莫办。无独有偶, 民国元勋黄兴也是“快人”,半生戎马倥偬,但他好整以暇,最爱对人说的四个字是“慢慢细细”(长沙方言,意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们学不来,但其言之要义值得留心, 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单纯地追求快速都不行。精心之作则须仔细打磨。
④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还有,日成一 事,是要懒人提劲。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你将具备过人之处。2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选文开头从一位读者的经历写起,有什么好处?(3 分)
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3 分)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2 分)
马南邨《燕山夜话》:“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之间,有识者不可不察!”
梁实秋《书》:“挤在书肆里读书,应该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四、写作(满分 60 分)
题目一:“看山思水流,触景进乡愁……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生命中所有的 美好,都值得我们去珍惜。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古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人又说“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 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 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在你身边,小至一草一木、 一人一事、一家一户,大至团体、社会、国家,都有引发你发现美、欣赏美的
瞬间。
请以“ ,你是我最感激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选择题目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 2 分)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容易显露个人信息的地名。
200 字
300 字
400 字
500 字
一、 (1)qiè(2)guō(3)豢(4)宿 2.皇拙 耸 茅 (1)“保护”改为“保障”(2)改为“我国一位有教学经验的年轻 7.略 8.《格列夫游记》1小人国④
②①③9无锡成为江苏首个国家森林城市。10.略
600 字
700 字
18 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作用:表现了父亲为“我”买完日记本后,感到轻松与满足的心理(一对即可)19. “钻”字形象地写出“我”因为衣服难看,面对同学时的害羞、不知所措的处境和心理。
20.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记本的不起眼,以及“我”当时害臊(自卑) 的心理(意对即可)21.自强,懂事,勤奋,认真,有朴素之美,无轻浮之气等。22. 能结合选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观点明确,语言流畅,语意连贯即可。23.日成一事 , 方可有为。24. ①引出中心论点;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③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25. 道理论证方法和举例论证方法。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的把小事做好, 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26.(引论部分)由一个读者的经历,引出中心论点:日成一事,方可有为。(本论部分)通过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论述了日成一事, 就是要尽可能的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结论部分)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27.C
四、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92),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92),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9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