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75)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73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75)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73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75)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873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75)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75),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运用 (22 分)
在横线上写上正确的汉字()(2 分)
我是一颗不幸的星,一个夜晚,我从天空 yǔn ①落。我曾根深蒂固的认为我永远属于那片湛蓝而深 suì ②的天空,现在,我却躺在这浩瀚无际的荒原。在忐忑不安中我窥探四周,死一般的沉寂让我悲从中来。在歇斯底里中我突然想起妈妈的教诲:不要让生死耿耿于怀,廓然无累者才能达到生命的至境,活着和死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一下子豁然惯通:我这是挣脱了家园的禁gù ③,魂归大地的怀抱,我愿化作一 póu ④黄土,以一颗炽热的心滋养出一片青青的小草。
名句积累(6 分)
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里,秋高气爽,鹤冲云霄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 ,
。”而在杜甫《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无疑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 , 。”
《 望岳》 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 。
《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观的两句是:“ ,
。”
《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
。
(5) 《核舟记》中最能体现雕刻者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
下列有关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 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史》便是其中一首。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
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 分)
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③ 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 书人吧!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从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化社会以后, 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
,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 ,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天空、河流和大地“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沃野、蓝天和长河“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大地、水源和天空“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空气、水源和土壤“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仿照已有的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以构成排比。(2 分) 生活是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我们要学会欣赏;
, ;
, 。
名著阅读(3 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 1915
到 1930 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
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1 分)
“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结合保尔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1 分)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1 分)
综合性学习。(3 分)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通讯社,如中国的新华社,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关联社等,它们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及时了解世界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你们学校准备也成立一个通讯社,并准备办一份校报。
请你为通讯社和校报各起一个名字。(1 分)
通讯社招聘记者,如果你准备应聘,请写出两条你认为自己能够做一个合格记者的理由。(2 分)
二、阅读理解(3+12+10+12+11=48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9—10 题。(3 分)
早 梅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9、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但是,本诗侧重写梅 的 ,这可以从诗句“ ”看出来。
10、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 的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 分)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 孤、 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2 分)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
①阡陌交.通.:②故外户.而不闭:
③.垂髫:④.女有归.
3 . 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 不同的是, 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2 分)
乙 文 中 与 甲 文 “ 黄 发 垂 髫 , 并 怡 然 自 乐 ” 相 对 应 的 句 子是 。(2 分)
概括甲文的大意。(2 分)
。6、翻译句子(2 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山的呼唤琼 瑶
①梦中,总听到那山的呼唤。
②从小,热爱山,热爱水,热爱大自然那渺无边际、不可捉摸的旖旎与神奇。
③童年时,在故乡湖南的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至今,那山仍清晰地萦绕于我的脑际。那山并不高,遍布着松树,高大的直入云霄,小的只有半个人高,泥土是红色的,土质松而软,没有杂草,没有荆棘,只是,遍地散布着一颗颗的松果。 而我常穿梭于那松林间,奔跑着,呼喊着,收集着那些松果,竟日流连,乐而不疲。玩累了,我会选择一棵巨大的松树,倚着它坐下来,让那如伞般的松枝遮蔽着我。闭上眼睛,我静静地倾听那山
风穿过松林发出的簌簌声响,幻想着它在诉说些什么。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长长久久地听着那山声籁、山的倾诉和山的呼唤。
④这座童年时期影响着我的山,始终屹立在我的心中,它带着一股烧灼般的力量压迫着我。一座山!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我开始写作,迫切地想写出我对山的那份感觉,我写了很多以山为背景的小说,像《深山里》,像《苔痕》,像《船里的卡保山》…… 而真正能写出我那份感觉的,只有一篇《幸运草》 ⑤两年前,随着拍摄《幸运草》的外景勘察队, 我上了一座山。我这一生真正地爬上了一座“山”,再度感受那份令人喘息、令人迷惑、令人喜悦而又令人沉迷的滋味。那座山,那座深入云霄、高不可攀的山,那座远离尘嚣、没有丝毫人间烟火味的山!那座半是梦境、半是幻境、半是仙境的山!
⑥那山海拔一万三千多英尺,名叫“玉山”。
⑦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感觉更踏实,也再没有什么感觉比登上一座“高山”的 感觉更虚幻,那山半在云封雾绕中,半在氤氲迷离中。岩石高插入云,松树伸展着枝丫,像一只只巨人的手,托住了整个的天空。
⑧站在那儿,世界在你的脚底,寒意深深的云层包围着你。浓密的松树,高大,挺拔,苍劲。树 枝上全挂着一串一串的苍苔,云所带来的水汽凝聚在苍苔上,成为一颗颗晶莹的水滴,顺着苍苔向下滴落。云飘浮在脚下,在眼前,在身边,忽而来,忽而去,忽而凝聚,忽而飘散。太阳的光芒透过树梢,透过云层,像一条条闪烁的光带,遍撒在整个山头。一会儿,你会浴在阳光的灿烂里,一会儿,你又会置身于岩石的阴影下。身边所有的景象,瞬息万变,使你不能不一次又一次的惊叹, 惊叹那造物的神秘与神奇。
⑨夜里,寒月当头,流星数点。山沐浴在月光下,一片清幽,一片朦胧。处处是岩石与巨木的幢憧黑影。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震慑与肃穆的感觉。山中的夜并不宁静,风在林中穿梭,时而尖啸,如一声壮烈的呐喊,时而低吟,如一支柔美的情歌。除了风声,有隔山的飞瀑。在不停不休地飞湍奔流。有不知名的鸟儿,此起彼应地互相唱和。有树枝偶然的断裂声,有小虫的唧唧,有草丛中不明原委的簌簌……这种种的声浪,汇合成了一股“山的呼唤”,那样让人感动,让人震慑,让人迷惑。
⑩梦中,我总听到那山的呼唤。我知道,我将攀登,一次又一次。因为,那山在呼唤着我。 (选自《美文阅读》,有改动)
1、认真阅读第③④两段,结合语境并联系文段内容,理解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2 分)
①我一直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的、童稚的梦。
。
②我总觉得自己要攀一座山,而我也总觉得自己在攀一座山。
。
2、文中第⑦至⑨段,作者重点描绘了玉山白天和夜晚两种不同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两种景象的特征。 (2 分)
①白天的玉山: 。
②夜晚的玉山: 。
3、从全文来看 ,作者童年时期登家乡的山和作者后来登玉山,两次登山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2 分)
。
4、本文描写景物浓墨重彩,形象生动。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任选一个角度,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2 分)
5、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2 分)
。
(四)、贫困不是理由 (12 分) 她只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孩。
去年高考,她考了 683 分的好成绩,超出重点录取分数线近 1[)()分。喜讯传来,一家人却陷入愁云惨雾之中:女孩一家 5 口,奶奶年事已高,母亲体弱多病,弟弟正上初中,全家的生活重担
都压在父亲身上。父亲已经年过五旬,照顾几亩薄地,农闲时到附近煤矿挖煤,每天上午 7 点半下矿,工作到下午 4 点半才能出来吃饭,可即便如此,每月也只有几百元的微薄收入。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家里早已债台高筑,面对高额学费,如何去筹?
当地媒体报道了女孩面临的窘境,引起了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关注。他决定资助女孩,并很快
联系上了她。在电话里高晓松郑重承诺:“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的情况,决定资助你。”善良的他怕伤害女孩的自尊,又特意补充了一句:“不是因为你贫困,而是因为你有才华。”
这对一筹莫展的李家而言,无异于喜从天降,女孩连声道谢。最后两人约定,女孩一拿到录取通知书就马上通知他,他会把学费汇过去。半个月后,女孩打电话给高晓松的秘书:“请转告高叔叔,我被浙江大学录取了。”当高晓松第二天准备汇款时,那女孩又打电话来了:“高叔叔,非常感谢您的好意,可是我不能接受您的资助了。两天前,一位好心的伯伯已经资助了我大学四年的学费。昨天给您打电话,是因为我答应过您,被录取后一定要通知您。”
当时高晓松非常惊讶,也被女孩的诚实深深打动。他仍然想帮助她,于是说:“我知道杭州的 物价很高,既然有人帮你出了学费,那我就负担你四年的生活费吧,每月 500 元,你看怎么样? ”“谢谢您!不过我的生活费那位伯伯也资助了。希望您能帮助别的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孩子。”女孩真诚地 说。
其实,女孩完全可以接受第二笔资助,也没有人会去查证这笔钱,可以用来还债,可以让父母家人过得宽裕一点,可以给弟弟买一个新书包,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滋润一点,可是她不假 思索地放弃了,选择了诚信和善良,再次让高晓松感到震撼。
这位内心富有的贫家女孩名叫李小萍,家在四川内江市的农村。
此事传出以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很多人为她的所作所为感动,由衷地敬佩;也有人说她傻,以她的境况,同时接受两笔捐助也不违背情理啊!面对褒扬与质疑,李小萍依然平静,解释说
——我觉得诚信和自立是自己的责任,虽然我暂时贫困,可是我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这种责任。 一位普通的中学生,简单的一句话,令多少人感到汗颜!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
2.本文标题“贫困不是理由”中的“贫困”指的是 。文章末段中的“一句话”指的是 。(3 分)
3 . 本文通过对女孩的 描写和 描写( 不填表达方式), 赞扬了女孩
的高贵品质。(2 分)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加点词语“不假思索”的表达效果。(2 分)
5.现代中学生,除了本文提到的贫苦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贫困?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女孩身上得到什么启发?(3 分)
(五)、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11 分)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 物 质 。 但 鲜 为 人 知 的 是 , 在 太 空 , 成 千 上 万 吨 垃 圾 正 在 不 断 蔓 延 。 它 不 仅
,而且还 ,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 。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保护件及部 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甲】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 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 2%至 5%的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 10 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乙】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 10 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丙】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 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丁】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 O.5 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 100 多个这种装置,
含有 1 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1978 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 954” 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1983 年,“宇宙 1420”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 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据本文的说明条理,将下列三个短语分别写在第一段文字的空白处。
依次是: 、 、
(填序号)(3 分)
A.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 B.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C.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
下面资料是从文中摘出来,在文中已标明的【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应把它放在哪 个位置?(2 分)
1983 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 O.2 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
太空垃圾这种隐患是人类自设的,其原因是:(2 分)
根据本文内容,概括说明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是什么?(2 分)
。
“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 10 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中“可能”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 分)
三、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 改变了我的生活
请根据写作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 600 字左右。(2)生活中一张彩色的照片,一个远游的纪念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份难得
的牵挂,一滴真诚的泪水……这点点滴滴的人间真情,都能荡起心海的涟漪。这种体会如荷花映水, 高贵而美丽;如桂花绽枝,优雅而馨香。
请以“点滴真情”为话题,自拟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文体不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75),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75),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9),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语文综合活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