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1.1《劝学》学案(3)(苏教版08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5877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劝学(节选)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劝学(节选)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重点文言知识梳理,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劝学》学案导学一、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二、重点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释义 劝学 木直中绳 善假于物 风雨兴焉 不积跬步 功在不舍解析: 劝:勉励 中:符合 假:借助 兴:起 跬:半步 功:成功2、 字词解释 (1)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③名词用作动词: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3.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 (l)判断句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课堂训练(一)、区别下边各句子里加点的词的用法。(1)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A、知明而行无过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吾尝终日而思矣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解析:(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3)A、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以不译出来。B、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可译作“地(de)。”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二)、课文内容翻译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①也,则耻师焉;惑矣!彼②童子之师,授之③书而习其④句读⑤者,非吾所谓传其⑥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⑦,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⑧焉,小学⑨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那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又帮助他学习书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w.w.w.k.s.5.u.c.o.m www.ks5u.com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探讨)求学之道劝学(节选)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一劝学(节选)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理解鉴赏,教材回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劝学(节选)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解题,学生试译全文难句,教师点拨指正,讲解设喻的运用,并分析文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