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达标测试
展开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一个人的遭遇》分层精练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和睦(mù) 挨(ái)打 俘虏(nǔ) 弹坑(kēng)
B.狙(jū)击 奔丧(sāng) 嗜(shì)好 腮(sāi)帮
C.粘(zhān)住 狼吞虎咽(yàn) 一撮(cuō) 耽(dān)搁
D.胡诌(zhōu) 前襟(jīn) 吝(lìn)啬 泥泞(nìng)
解析:“俘虏”的“虏”应该念“lǔ”。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划浆 障碍 眺望 惟妙惟肖 B.贤慧 复员 斑斓 百无聊赖
C.寂寞 耽搁 颠波 无济于事 D.祈祷 端详 脸谱 无计可施
解析:A浆—桨 B慧—惠 C波—簸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冬天里我们一直不停地进行反攻,彼此就没____________常常写信。
②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心痛得那么____________吧。
③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跟他____________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____________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
A.功夫 厉害 尽管/但是 B.功夫 利害 不论/只是
C.工夫 利害 尽管/但是 D.工夫 厉害 不论/只是
解析:① ②
③根据语境可以选出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灯火管制还有什么用!”那个陌生的声音喊道,“我问你们,到底有没有死人?”
B.两扇门上都挂着搪瓷小牌,写着“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
C.我不禁再往左边看去,又看见了门上的小牌子:“九年级甲班”“九年级乙班”。
D.他用衰老的声音轻轻地说:“喝吧!兄弟。”
解析:“喝吧”后应用逗号,一句话中的停顿不能用叹号。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女主人给他在盘子里倒了菜汤,看他那样狼吞虎咽地吃着,看得掉下眼泪来。
B.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C.这块石头简直就是个天造地设的瞭望台,在这里安个岗哨是再合适没有了。
D.APEC会议期间,一位三年前曾到过上海的外国游客感慨地说:“今天的上海真令人刮目相看。”
解析:B.“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与该句语境不符合。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来是为社会捕捉热点、剖析焦点的大众传媒,由于竞相改革,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B.王鹏除被责令作出检讨外,还给予他留用查看半年扣发当月奖金的处分。
C.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不可。
D.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解析:B句中“还给予他留用查看半年扣发当月奖金的处分”也应使用被动句“还被给予留用查看半年扣发当月奖金的处分”;C句中“不可”属赘余;D句中“试验区”后应加“之一”。
答案: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高等教育(小说)
强和弟弟都接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强用借来的钱送走了弟弟,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给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赶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赶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么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淡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自然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美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和弟弟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们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们高人一等,能做好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有改动)
7.请分析“强”这个人物形象和“外商”的心理变化。
①“强”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外商”的心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在表现形式上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①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从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去分析,从“暴风雨之夜抢救仓垛”“不徇私用人”“与外商谈判”等事件中可以分析强的那种诚实自尊自强的精神。可按情节展开的顺序分条概括,要有自己的评价。
答案:“强”是一个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人格走向成功的打工仔。他疼爱弟弟,敬重母亲。喜爱城市的美丽,却不自轻身贱,他没认为缝篷布低贱,认真能干。把公司当成自个儿的家,不图加薪,用人不讲私情。也不为当了经理而轻狂,他知道自己文化不高,但更知道什么比文凭更重要。他不崇洋媚外,在“外商”面前不卑不亢,自然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尊。保持了中华民族勤俭的美德。
②解析:对外商的描写,主要是三点:a.来谈判时“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b.强要求用汉语交谈时“一愣”,强要求共进晚餐时“迟疑地点了点头”。
c.看到强要把吃剩的东西打包带走时,“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可根据外商的身份,从这三点分析其心理变化。
答案:“外商”带着翻译、秘书摆出一副外国的人气派,是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或自认为洋人的身份高级)。“强”提出“共进晚餐”后他的“迟疑”,是担心那种大吃大喝、大手大脚的作风,对合作产生了犹豫。“强”表现出的中国人的不卑不亢及勤俭美德征服了他,使他做出了合作的决定。
8.解析:小说刻画人物有种种描写方法解答此题,要仔细推敲这篇小说在人物刻画上有什么特点,进而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如运用细节使人物形象丰满,语言朴实符合人物性格的需要;没有肖像、心理描写,使内容紧凑简洁、人物丰满,人物语言简洁,对话不用引号,行文明快紧凑……
走近高考
一、阅读理解
(200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平面的生活
(法)米·图尼埃
眼科商放下检验镜,一边说话,一边带着明显的好奇表情,窥伺着他的话将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哦,好的。事情很简单,您是独眼龙。”
“独眼龙?我?但我有两只眼睛,并且是用两只眼睛来看世界的啊!”
“或许您是用两只眼睛来看的,但绝不是同时用两只眼睛。您的右眼近视,而左眼远视,这两个缺陷恰好使得您的双眼可以交替工作。我们假设您面前二十厘米处放着一个物体,”说着他从桌上拿起一张写有字母的卡片,“您当然看得见这张卡片,但只是用您的右眼。对您的左眼来说,这个物体太近了,因此它此时处于休息状态。现在卡片距您五十厘米,您的右眼开始感觉不适。但您的左眼,也就是远视眼,却苏醒过来。再远十厘米,行了。您的右眼放弃了,并将接力棒传给了自己的邻居左眼忠诚的接替了左眼,而您什么也没注意到。”
“太奇妙了!我是多么完美啊!我的眼睛是多么聪明啊!确实如此,既然人们长着两只眼睛,为何不让它们各有专玫,分工协作呢?”
“请您不要太过得意”眼科商说,“因为,只要您不在乎能否感觉到物体的凹凸起伏,一切都会相安无事。”
“因为我感觉不到物体的凹凸起伏吗?”
“您当然感觉不到。要感觉到物体的凹凸起伏,必须同时用两只眼睛进行观察。两幅相似但不相同的图像之间的微小差距产生立体感。”
“因此我是生活在一个只有二维的世界中了?”
“是的,您看到的是一个平面世界。对您来说,有左有右,有高有低,至于深度,则根本没有,这便是独眼龙的视觉。”
“您揭示的情况多么令人震惊啊!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
“我要给您配副眼镜,有了它,您就可以同时用两只眼睛来看世界了。”眼镜商许诺说。
三天后,戴着这副应该会给我的双眼有益辅助的眼镜,我再次走出眼镜店,我便立刻不得不闪身让一位夫人进门。一位夫人?应该说是一只鼻子,一只后面跟着一位夫人的鼻子。因为我一生中从没见过这样的鼻子,硕大,无边,尖利,如同一只鹤嘴向我直刺过来。
接着便到了马路上。马路?毋宁说是蜂拥直撞,地狱一般:钩子遍布,军刀挥舞,长矛林立,愤怒的公牛一般的人群奔突拥挤。汽车如同发疯的猎狗向我狂奔而来,行人跳向我又在最后一刻准确无误的避开,各种物体好像眼镜蛇似的,直冲我的脸跳将过来。我成了一种普遍的、明显的和仇恨的对象。
最终,我得救了,折叠起来的眼镜消失在衣兜里。哦,多么柔和!哦,春天!行人和汽车毫无起伏地滑行而过,好似反映在帘幕上的影子。建筑物构成了画在同一平面上的一幅无害的背景。妇女们又重新变得温柔可人,好似在时尚杂志的页面上一般变换着位置。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首先,是为了友好的握手而伸出的平展的手与所握成拳头准备打人或至少是咒骂的手的对立。但尤其是微笑,这是所有动作中最平面而最适宜二维空间的动作:嘴向两边咧开,眼角皱起。这就是平面生命的绽放。孩子深谙此道,为了在做鬼脸时创造出第三维度,他便伸出舌头,这恰好构成了微笑的对立面。
弗兰西斯·培根和拉乌尔·杜飞①。眼镜把我投入培根过分的、侵略性的、螺旋状的世界中。摘下眼镜,我又重新找到了杜飞画幅中亲切的花枝图案、歌唱的主题和轻快的鸟儿。
注:①弗兰西斯·培根(1909—1992),英国画家。拉乌尔·杜飞(1877—1953),法国画家和设计师。
9.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商这样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
(1)四个动作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秘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普遍”一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各不超过12个字)
(1)培根的绘画风格:□□□□□□□□□□□□□□
(2)杜飞的绘画风格:□□□□□□□□□□□□□□
12.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本文通过单眼和双眼观察产生的两种视觉对比,具体描绘了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不同景象,写出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既体现了幽默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讽喻。
B.作者娴熟地运用象征手法,为读者对本文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我”摘下眼镜前后所看到的两个世界充满矛盾和对立,表明作者对平面生活的适应与赞美,对立体世界的厌恶与批判。
C.本文不同于一般叙事、抒情散文,它运用寓言的表现形式,借助虚拟的生活场景,多角度地展现了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散文写作的一般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D.本文最后四段通过形象的对比,生动地表达了两个世界给人的荒诞恐怖与柔和愉快的不同感受,而引经据典以及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则更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E.本文语言独特,风格鲜明,简朴中显灵动,明快中见厚重。开篇的对话貌似漫不经心,实则逻辑严密;内容略显奇异怪诞,态度则一本正经,令人忍俊不禁。
9.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可以整合第3自然段“绝不是同时用两只眼睛。您的右眼近视,而左眼远视”和第8、9自然段“我是生活在一个只有二维的世界中了”“您看到的是一个平面世界。对您来说,有左有右,有高有低,至于深度,则根本没有”等信息作答。
参考答案:①“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同时使用;②“我”看到的是二维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维的立体世界。
10.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含意能力以及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可以从第14自然段“友好的握手”“握成拳头准备打人”“尤其是微笑”“做鬼脸时创造出第三维度,他便伸出舌头”“这恰好构成了微笑的对立面”等信息作答。对“普遍”的理解,应结合戴眼镜前后所见所感作答。
参考答案:(1)①友好地伸手;②恶意地握拳;③微笑;④伸出舌头做鬼脸。
(2)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
(3)①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的对立是人类普遍存在的;②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对立关系(人与人的对立;平面与立体的对立;表象世界与本质世界的对立;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对立)。
11.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应该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作答,但照搬“过分的、侵略性的、螺旋状的”“亲切的……歌唱的……轻快的”显然没有按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1)①夸张的;②批判的;③立体的。
(2)①优雅的;②歌颂的;③平面的。
12.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以及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对立体世界的厌恶与批判”有误,立体世界有批判性的一面特点,不等于作者去批判它;D项,最后四段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BD
二、语言运用
13.(2006浙江高考,22)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从中感知的生活道理。
解析:这道题答题要点是:用某一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做本体,用生活中某一事物做喻体。阐发某种生活道理。可以引发人们联想的标点符号很多,如句号、感叹号、省略号、问号等。
参考例句:感叹号像一支催人奋进的鼓槌,等待我们去擂响时代最强音。问号,就像人躬身自问一辈子,因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来自我们自身。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二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面的词语,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填空,本文在描写人物时用了哪些方法?,你认为索科洛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概括下面一项研究的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