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示范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艺术大师刘海粟,江浙一带明朗的情调,体验情思,微雪酒香村,昨夜一枝开,风雪夜归人,梅须逊雪三分白,课堂检测,与梅并作十分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其画作之冠。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刘海粟)
一、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二、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哪几幅画面?
曝 背 谈 天 图午 后 冬 郊 图农 村 冬 雨 图江 南 雪 景 图旱 冬 闲 步 图
你最喜欢哪幅画面,为什么?
郁达夫:原来小品文字的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的三点。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字就谈不上了……既细且清,则又须看这描写的真切不真切了。 ——郁达夫《清新的小品文字》
江南的冬景如此明朗、悠闲,这是否是社会现实和个人心境的直接、正面的反映?
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的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这寒村微雨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明丽、爽朗的感觉,悠闲、洒脱的境界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心境是怎样的?
郁达夫 (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由于聪颖好学,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3年赴日本留学,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也使他忧伤愤世。他于是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 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
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 笔优美的游记。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代表作品有《沉沦》《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春风沉醉的晚上》。
文学表现与现实的关系现实的丑恶催生对自然美的向往、追求、表现;游赏自然山水也可疏离现实,净化人心 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我曾经到过日本的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的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四国的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 ——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寄情山水;寄情用文字创造的山水意境 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 ——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1.填充下列横线上所空缺的名言名句。(3分) ①寒沙梅影路,________________。 (元·何中《辛亥元夕》) ②前村深雪里,________________。 (唐·齐己《早梅》) ③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④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二首》)
⑤日暮诗成天又雪,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卢梅坡《雪梅二首》)⑥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文本阅读(25分)阅读《江南的冬景》全文,回答6~10题。2.本文开篇写出了北国冬天的几种趣味?作用是 什么?(4分)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四种趣味:围炉煮茗、吃涮羊肉、剥 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令人回味;冬季蛰居的 生活有劲;有萝卜、雅儿梨等水果食用;有大 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日。②写北 国冬天的种种生活情趣令人怀恋回味,把北国 冬天写得越美好,越能衬托江南冬景的美。
3.《江南的冬景》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其中第5、7、8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三个角度来 写江南的冬景的?刻意描写了哪三种意境?由 此看出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征?(6分)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三个角度:江南的植被、微雨寒村里 的冬霖景象、江南的雪。 ②三种意境:色彩亮丽,蕴含生机;淡雅朦 胧;高雅宁静。 ③温润和煦、优美闲适,总体特征是明朗(或 “晴朗”、“晴和”)。
4.我们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同是写雪景, 与《济南的冬天》相比,《江南的冬景》在写 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进行直接的描 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 地写江南的雪景。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对雪景没有实景的 描绘,只是引用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 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巧 借诗句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 一个新的境界,虽然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含 的意象十分丰富。这种虚景传达出作者恬静清 新的心境和情趣。
5.为了突出江南冬景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 (4分)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 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 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 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 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 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 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 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 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 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6.结合文章第7自然段,谈谈你从郁达夫的散文 中学到了哪些写法。(6分) 答: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如白(雨)、 淡得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的灯光) 等。②动静结合。“雨”、“树”、“船” 是静景,“几个喧哗的酒客”是动景,而这 一切都沐浴在微雨中,铺成一幅绝美的山水 画,令人悠然神往。③引用诗句。④描写与 直接抒情相结合。作者用丰富的想像为读者 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冬霖图,同时直接抒情,
如“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可以说本段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将对江南冬景的钟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课堂延伸(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北方的秋天 柳 峰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阵彻心彻骨的寒意,一地堆积如小丘的银杏叶,北方的秋天便也走到了尽头。即使那些还没来得及变黄的绿叶也在一夜之间柄断叶落,离开得惨然而决然。脚踏在尚且丰润的树叶上,了无声响,想那“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况,也未必有眼前这般凄凉吧,若是杜老先生一见今日之情景,恐怕不止于悲哀,也要落泪了吧。
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习惯了秋天的暖日骄阳、满山苍翠,突然进入到了北方的秋日,看见的却是落木凄凄,日照微微,方才发觉秋之真味是应该在北方品评的。南方的秋天掺杂着太多夏日的焦躁和冬日的冷酷,而真正属于自己的温煦却被挤得身无着落。北国之秋则是十足的满溢,侵占着属于他的每一分时间和每一寸空间。凉风细雨,树老叶黄,草衰蛩鸣。自然的脉动灵动而鲜活,怪不得郁达夫也要专程从上海跑到北平,只为着能够静静地坐在庭院一角,沏一壶香茗,幽幽然地感受着北方秋天的韵味。
其实说到秋韵,更多的还是秋之凄美吧,天地间演绎过了春之兴隆、夏之繁盛,陡然失落于秋之凄凉,怎不让人感悟伤怀呢?就像一个昔日强悍伟大王朝的子民,耳闻目见了太多的成就与辉煌,然而“一场春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昔日的王朝皆成为过往的烟云,此情此景,又是何等的寥落啊!
于是秋之于人,已不仅仅是一种物候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归化了。中国古代万千文人,所伤之春所悲之秋,多半也应该是北方的春天和秋天吧。因为只有北方的春秋才有如此强烈的视觉对比,才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心灵震撼。一篇《秋声赋》,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便足以让局外之人也跟着忧郁满怀、伤悲满腹了。无论是仕途失意,还是光阴不再,抑或为生活中的小有挫折,一放到秋日的背景下,便显得格外的苍凉。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无奈与苦闷,“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的孤寂与失落,一旦化入秋日的真境,便不唯是作者的泪水潸然了,后来者念到此处也应该“心有戚戚焉”了吧。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却又站出来一个狂傲的陆放翁,居然在秋风落日之中,放声狂歌:“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想来也算得上是万千旋律之中的一脉异音了。真的有感于放翁之豪放,倾倒于放翁之达观。不是每个人在困顿抑郁的时候都能有如此之气魄豪情的。天地间的秋风秋雨牵引出我们太多的人世伤悲,难得有此一人会对着凄清与肃杀俯仰狂笑。
或许这便是北国秋日的魅力,它可以造就牢骚满腹的文人词客,也可以催生豪情满怀的志士仁人。而对于身处其中的后世子民,或许更应该的是收敛一下万里悲秋的情怀了,与其自怨自艾,倒不如化为一只鲲鹏,积蓄冲天的力量,在今之秋光之中、秋空之下,扶摇直上。
7.北方秋天的韵味是什么?(4分) 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十足的满溢,凉风细雨,树老叶黄, 草衰蛩鸣。②灵动而鲜活,具有南方秋天所 不具有的独特味道。
8.文中画线句子该怎样理解?(4分) 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秋天对于人而言,是四季更替的一 种,具有强烈的视觉对比感。②它还体现着 古代文人的“悲秋”之意,当人们在仕途失 意,光阴不再,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它所体 现的是一种苍凉和失落的情感。
9.解释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及意义。(4分)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用:点明主旨,紧扣中心,说明自己的 写作意图以及表达出自己对“北方的秋天”的独 特认识。 意义:告诉人们,在新的时代,要改变千百年来 人们悲秋的情怀,昂扬我们的精神,理智地看待 人世间的伤悲,努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开 创新的局面。
10.联系本文,结合学过的知识,列举你学过的 关于“秋”的诗词,谈谈你对“北方的秋天” 的认识与评价。(70字左右)(6分) 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要求:①列举出有关“秋”的诗词。 ②扣住时令特色,谈谈你对北方的秋天的认识。 ③符合字数要求。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南的冬景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8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文本研习)大地的眼睛江南的冬景图文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知道吗,思考2整体把握,局部理解12,思考讨论6,思考9比一比,参考不同之处,参考答案,思考10,思考11怎样写景,文章的语言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江南的冬景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作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