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3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例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3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例文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3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例文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36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例文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36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例文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36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例文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36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36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四下全册课件PPT(4个)+教案+素材+练习+测试+单元小结
- 17《记金华的双龙洞》课件+教案+素材+练习 课件 19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四下 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 课件+教案 课件 15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四下 习作五:游_________ 课件+教案 课件 19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四下 第五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单元测评 试卷 28 次下载
- 18《文言文两则》课件+教案+素材+练习 课件 16 次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下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课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下 第五单元 习作例文 课件+教案,文件包含习作例文pptx、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例文中写景物的顺序,并按游览的顺序写一个地方。能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写出特点。
能与同学交换习作,交流评改,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能按游览的顺序写景。
与同学交流修改习作。
课时 课件资源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游记的写作顺序的知识,并且进行了练习,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习作例文 (一)《颐和园》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例文,思考以下问题。1.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预设: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点明了文章中心。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景观的?预设:作者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的。3.说说文中过度句的作用。预设:过渡句既交代了作者游览地点的变化,又按游览的顺序描写了颐和园的景观。4.结尾段有什么表达作用?预设:结尾段交代了颐和园的美景数不胜数,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总评:本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了颐和园的景观,并使用了过渡句,自然地交代了游览地点的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默读《颐和园》,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明湖) (二)《七月的天山》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例文,思考以下问题。第1 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预设:开篇点题,引出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为下文描写天山美景做铺垫。第2 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天山的?是从哪些景物描写中表现出来的?预设:这一段是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写天山的,是从对高耸的雪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山脚下的溪流的描写中表现出来的。如果将“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中的 “漏”字换成“照” 字好不好?为什么?预设:不好。因为原始森林蜿蜒无尽,塔松是密密的,枝丫是重重叠叠的,在这样的密林 中,阳光只能是“漏” 下,“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这里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把天山特有的风光逼真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4.本文结尾句用的是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预设:反问句式。强调了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突出了天山的美丽。5.总评:本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特点。文章展现了大自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6.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预设:作者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天山的,我是从“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 处”等语句看出来的。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