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第四单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7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第四单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7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第四单元)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887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拔尖)部编版六语下单元类文阅读真题(含名著片段、说明文、非连续文本、小古文等)名师解析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第四单元)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第四单元),共8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第四单元)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一)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3.解释下列词语。
(1)吟: 。 (2)千锤万凿: 。(3)若等闲: 。
4.这是一首( B )诗。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C.借物喻理5.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我( )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7.诗句“ , ”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 的追求。
(二) 马 诗大漠沙如雪, 。. ,快走踏清秋。
l.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 ,“钩” 指 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诗中把 比作“钩”。“ ”是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3.这是一首借 来抒发个人情怀的诗,诗人把自己比作 ,借此表达自己 的遗憾之情。
4.这是一首边塞诗,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象可看。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 ”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四)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解释重点字词。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完成练习。(一)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1.根据原文,补充关联词。
2.结合课文内容,我们知道父亲平时 ,而今天却含糊地回答“我”,前后态度形成鲜明的 对比 ,突出了父亲对家人的 和对工作的 。
(二)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 )不再说什么了。(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___。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 )品质。(多选)A.自以为是 B.忠于革命C.关心家庭 D.不畏牺牲E.为革命献身(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选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3分)2.选文第1自然段是对父亲的 、 描写,其中“ 、 ”说明父亲已经受过刑,“ ”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则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3分)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句中的“伟大的力量”是指 。(2分)
4.在法庭上,父亲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5.通过选文的描述,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现在你见到了作者李星华,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4分)
。 。6.假如你来到李大钊烈士墓碑前,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为人民服务》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1)在句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析句意,说说句子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这段话句子意思层层递进,第一句讲__________,第二句讲__________;第三四句讲__________。 (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___________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___________而死,就比___________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___去死,就比___________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句子的意思是: .. 。这是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观点的。A.举例子 B.引用 C.对比(3)“泰山”比喻:___________;“鸿毛”用来比喻:___________(4)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的死比泰山还重。(5)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方法。(6)选文结构是 。把选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四、阅读《为人民服务》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飘 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 己)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明明食物难寻,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大鱼上了钩又跑了呢?
. 。3.阅读画“ ”的句子,“我”为什么觉得碗有千斤重?
. 。4.选文体现了老班长怎样的精神?
. 。 答案见下一页 答案 一(一)1.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 于谦 2.B 3.(1)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3)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B 5.要留清白在人间 6. AAAD 7.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坚守高尚节操 (二)1.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2.李贺 月亮 金络脑3.马 马 怀才不遇 4.由大漠、燕山、钩、马5.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三)(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二.(一) 1. 不论 总是 总是 2.总是很耐心解答“我”的问题 对比 慈爱、和善 认真、严肃(二)(1)坚定 只能(2)我不能离开。表达了李大钊坚强不屈,对待革命无比的忠诚。(3)B D E (三)1.解释说明 2.外貌 神态 没戴眼镜 、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 慈祥3.父亲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4.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用“安定”“沉着”影响着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5.示例:坚强、慈祥、从容不迫、对革命事业有坚定信念的人。您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6.李大钊,你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你的真实写照。三(一)(1)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管 都 只要 就(2)为人民服务就要改正缺点。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说。有错必改正。 (二)司马迁、人民利益、泰山、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鸿毛1)本来、有的人2)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3)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4)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李大钊、雷锋5)引用、举例子、对比6)总分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四1.飘 己 2.老班长故意装作轻松的样子,宽慰“我们”喝鱼汤。3.这是老班长千辛万苦找到的食物,自己舍不得吃节省着给战士们吃,里面盛着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4.体现了老班长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