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一单元3* 鸿门宴同步训练题
展开3.1鸿门宴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约为婚姻⑥军中无以为乐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我为鱼肉,何辞为A.①⑤/②③④⑧/⑥/⑦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D.①/②④/③⑧/⑤/⑥/⑦2.下列各句中,对加粗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③拔剑撞而破之④道芷阳间行⑤秋毫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头发上指⑩常以身翼蔽沛公A.①⑦/②③⑤/⑧/④⑥⑨⑩B.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⑨⑩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3.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 B.令将军与臣有郤C.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D.因击沛公于坐4.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沛公居山东时②今者有小人之言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④日夜望将军至⑤末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合称“前四史”。B.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至于以右为尊还是以左为尊,不同朝代不尽相同。C.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用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D.季父,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6.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戳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节选自《鸿门宴》)【乙】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日:“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节选自苏轼《范增论》)【注】①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攻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矫诏杀之。1.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跟随)②令将军与臣有都郤(郤:同“隙”,隔阂,嫌怨)③亚父南向坐(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仅次于父亲)④常以身翼蔽沛公(翼:翅膀)⑤稍夺其权(夺:剥夺)⑥人臣之分也(分:区别)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2.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B.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C.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D.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3.下列对两段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好大喜功。刘邦卑辞谢罪,项羽为表示自己的雅量脱口说出告密人,说明他先前的怒气已烟消云散,剑拔弩张的形势稍有缓和。B.范增老谋深算。他深知刘邦的志向,想要利用宴会杀刘邦,暗示项羽,而项羽不回应,无奈之下他又命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C.苏轼认为范增应该及早脱离项羽,并认为他错失了最好的机会。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鸿门宴后,或在宋义被杀后就及时离开才好。D.苏轼认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义帝派遣刘邦入关而没有派遣项羽,提拔卿子冠军做上将军,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义帝的贤明之处。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_________________(2)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译文:_________________5.乙文末句,苏轼为什么说项羽在杀义帝时就怀疑范增了?请简要说明。7.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体裁相同,都是楚辞体,这类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句中多用“兮”字。B.两首诗的题材相同,都是以楚汉之争为背景,都是抒写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际遇及其在某个历史瞬间的复杂情怀。C.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相同之处,首句都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个人为切入点,渲染了自己的英雄形象。D.两首诗的抒情方式有相同之处,都是缘事生情,因情放歌,无意为诗而成绝唱,发自肺腑的英雄心曲,尽收时代风云于诗中。2.这两首诗表达了两位盖世英雄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鸿门宴》中说明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鸿门宴》中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鸿门宴》中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班文学爱好者有感于《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事迹,撰写了上联,请你根据《鸿门宴》中樊哙的事迹为其写出恰当的下联。上联:易水悲歌,荆轲提剑入宫刺秦王显侠客风貌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项羽本纪》描写了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增无奈的心情。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①当,担任。②④替,给。③算是。⑤⑥作为。⑦跟“所”字合用,表示被动。⑧句末语气词。2.答案:D解析:①⑦为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使眼色;②⑤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接近;③⑧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使……跟随;④⑥⑨⑩为名词做状语,从小路,在夜里,向上,像翅膀。3.答案:D解析:A项,“距”同“拒”,“内”同“纳”。B项,“郤”同“隙”。C项,“戮”同“勠”。D项,无通假字。4.答案:D解析:①山东:古指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②小人:指搬弄是非者,古今义相同。③今人:古义为“现在别人,指刘邦”,今义为“现在的人”。④日夜:日日夜夜,古今义相同。⑤细说:古指小人的谗言,今义为详细地叙述。⑥鱼肉:古指鱼和肉,今指鱼的肉。5.答案:A解析:“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后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6.答案:1.A;2.B;3.C4.(1)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2)范增离去是好事,如果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5.①义帝当初是范增劝说项梁拥立的;②项羽中途谋杀义帝;③范增劝阻忠告却没有被项羽接受。解析:1.①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带领。④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⑥分:职责,本分。2.原文标点是: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3.“鸿门宴后”错,苏轼认为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宋义的时候。【参考译文】【乙】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楚国君臣,使他们疏远,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如果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那么范增)应当在此时离开项羽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止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7.答案:1.C; 2.①《垓下歌》首句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显示出罕见的自信;第二、三句既有对天时不利的幽怨,也有对穷途末路的无可奈何;第四句表达了对心爱美人命运的深沉忧虑。 ②《大风歌》首句借对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平叛战争的回顾和歌颂;第二句表现了平叛争胜利后的自豪之情;第三句表达了渴望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和保卫国家统一的迫切愿望和焦灼之情。解析:1.“首句都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个人为切入点”错,刘诗首句以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色为切入点,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渲染大自然的壮阔来衬托自己的英雄形象。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读懂这两首诗,然后抓住重要词语或句子对项羽和刘邦的思想感情做准确分析,最后用精确的语言分别概括出这两人的感情。 8.答案: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9.答案:示例:鸿门豪饮,樊哙携盾闯帐救沛公展壮士精神解析:首先,恰当选用《鸿门宴》中的相关情节进行概括;其次,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等特点。10.答案:示例:刘邦圆滑的表演;张良机智的安排;樊哙忠勇的行为解析:作答本题首先需要对《鸿门宴》一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相关的情节有基本的掌握然后才可以根据题目画线处前后文的句式进行仿写,还要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注意语意的衔接。
高中人教统编版3* 鸿门宴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3* 鸿门宴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 鸿门宴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6* 哈姆莱特(节选)课后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