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品质》教案1(苏教版必修3)

    《品质》教案1(苏教版必修3)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苏教版品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品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思考后讨论,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去年春节期间,中央十套推出了一档新的节目叫做《留住手艺》,它向人们介绍了现代社会里一群忠诚的坚持着传统生产方式的手艺人的故事,这个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实,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早就有一位作家关注了这样的手工业者,他就是约翰·高尔斯华绥。〔介绍高尔斯华绥〕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一位手工业者――格斯拉。
    课前大家都对这篇小说作了预习,
    现在请回忆一下,读完本文,你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 (板书特点)
    刚才,有同学同情于格斯拉的悲剧命运,也有同学关注了他的个性特征,认识到格斯拉是一个 的人。 (指着板书说)
    他的这些特点,你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补:小说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也表现了人物的这些特点?大家再一起找找。)
    格斯拉还有没有其他特点了?
    〔提示:技艺高超、忠于技艺、坚持原则、诚实守信、认真踏实、朴实严肃、正直善良
    他不偷工减料、不马虎了事、不损人利己……〕
    正面描写: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细节;(接待顾客的方式,格斯拉的愤怒)
    侧面烘托:环境(橱窗摆设)描写,别人(我和年轻人)的评价。
    〔这部分,当涉及到精彩的语言、肖像、细节描写的时候,可以请同学读读。
    你能不能把这部分给大家朗读出来,读的时候要能够体现出格斯拉 的特点〕
    高尔斯华绥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出了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格斯拉。
    二、然而,这位有诸多美好品质的手艺人却在他六十多岁离开了人间,我们在同情、惋惜的时候,有没有好好想想他的死因。
    医生说,他是由于慢性饥饿而死的。
    那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说,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然而,手艺如此精湛的他,怎么会挨饿至死呢?
    〔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
    革上了。他经常断炊。〕
    (补:从这段话里,你能归纳概括出哪些死因?)
    工作废寝忘食,资金全用在制靴这件事上,
    积劳成疾,资金周转困难、无法维持生计
    (补:刚才这位同学找到了格斯拉自身的原因,就其自身而言,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了?
    〔提示: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材料,亲手精心制作质量最好最合脚的靴子,他的靴子最耐穿,相对而言他的货物的销量就要受到影响,他不愿意改变;他的费用总是在交费日才收;
    这里这么多原因,说到底就是格斯拉对职业的无限忠诚。
    (补:除了自身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吗?
    〔提示:
    外在的原因:
    竞争对手:大公司采用机器生产,产品丰富,式样时髦;大公司利用广告吸引顾客、拉拢客源;
    消费者:“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追求时髦和多样――消费观念改变
    三、所以,从表面上看格斯拉是饿死的,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看到格斯拉的死是因为:是因为他与那个时代脱节了,而他又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他的结局只能是一步步走向破产,以至最后死亡。目睹这一切,他周围的人有怎样的反映?
    “我”――尽可能多的向他订做靴子;赞美他做的靴子。
    (补:“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尽可能多的定做靴子是同情怜悯格斯拉,在资金上帮助他。
    (若先说同情,则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尽可能多的定做靴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除了多订靴子,“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反映了?
    (补:为什么每次“我”都要赞美他帮我做的靴子?
    因为,靴子的质量和作工确实越来越好。同时,“我”也认识到手艺人并不在意人们在物质上的慷慨施舍,他们更需要对手艺的尊重。靴子的灵魂是格斯拉赋予的,对靴子的肯定和赞美,亦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和尊重。
    除了“我”,文中还提到了谁?他又是如何看待格斯拉的?
    年轻人――对他做法不理解,但对他的手艺深表钦佩(是个怪物,但做了顶好的靴子)
    四、“我”是想帮助格斯拉的,但却并没能够使他走出困境。那么,有没有办法来改变他的命运呢? 如何改变格斯拉的命运?(尽量说)
    他会这样做吗?
    这样做,就改变了自己,格斯拉就不是格斯拉了。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认准一件事情——制作靴子,制作质量最好的、最合脚的靴子。他尽其所能,努力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即便是死亦会无憾。格斯拉虽穷困,但却恪守着他的职业道德和尊严。
    所以,可以说格斯拉用死捍卫了他的职业尊严,他的死是他品质的最有力证明。他的死更突出了他的高贵品质。我们可能会惋惜他的死,同情他的悲剧命运,但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这样就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以发人深省。
    高尔斯华绥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在《品质》中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了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助这个形象,我们也看到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八、思考后讨论:
    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时期,为了物质利益,有些人丢弃了人性中的真、善和美,我们该怎样面对他们,或者,我们该如何自处呢?
    九、总结:
    制靴的手艺人格斯拉,他用生命维持着与现代工业体制相对立的生存手段。在工业社会中,这种古老的生产方式苟延残喘,很多小手工业者走向破产。然而,即便面临生存危机,格斯拉都没有改变自己,他被认为是那个物质社会中的怪物。但,他的身上却闪烁着朴素而又温润的光辉。同学们,物质的社会里,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活于世,总该为真、为善、为美承受些什么的。
    十、作业:
    阅读自读课文《老王》,体味人力车夫老王这个生活在特定时代的底层劳动者的人格魅力。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品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品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预习反馈,问题探讨,当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底层的光芒品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底层的光芒品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预习反馈,问题探讨,当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品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品质教案及反思,共3页。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