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备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左传》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秦晋围郑,临危受命,智退秦师,晋师撤离,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三点理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与晋结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场战争。
春秋时期形势简图
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有利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郑国存在对秦的种种好处
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晋贪得无厌,忘恩负义
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体现哪些地方?
(1)提出问题,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2)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3)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4)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知所知也)
(5)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义士——虽满腹牢骚与委屈,最终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生死未卜,但义无反顾,勇入秦营,是个知难而上的勇士。 辩士——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抓住关键,分析利害,成功说退秦师,是个智慧超群的辩士。
4.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以….为边邑 ,意动用法)
(疑问代词 , 为什么)
(名作状,在东边)(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
(使…削减,使…得利 使动用法)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 :泛指主人)
(古:出使的人; 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0,微夫人之力不 及此。
(假如没有, 否定副词)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驻军 名—动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形---动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数---动既东封郑 以…….为边界夜缒而出 在夜里,在晚上,名词作状语与郑人盟 结盟 名—动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1. 何厌之有? ——有何厌之? 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2. 以其无理于晋。——以其于晋无理。 译:因为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介词结构后置)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介词结构后置)
1.失其所与,不知。 智 =明智2. 秦伯说,与郑人盟。 悦 =高兴3.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供 = 供给提供4 无能为也已 矣 =了5.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缺 =削减6. 何厌之有 餍=满足7. 焉用亡郑而陪邻 倍=增加
行李之往来:古: 出使的人 今:出门所带的物品。 2. 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 今:请客的主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 今:正式场合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一词多义1.若 如果 连词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 代词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 像 动词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2.知 知道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 失其所与,不知 3. 能 才能 名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 动词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说 1. 陈说 动词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 杂说 名词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3. 通“悦” 秦伯说辞 1 .推脱 动词 不辞劳苦 2. 告别 动词 停数日,辞去。 3. 推辞 动词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鄙 1 边远的地方 名词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 边境 名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 浅陋 鄙俗 形容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微 1 细小 形容词 防微杜渐 2. 隐约地 形 容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3. 稍微 副词 见其发矢十总八九,但微颔之 4. 如果没有 副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之 1. 到 动词 辍耕之垄上 2. 他们 代词 子犯请击之 3. 的 助词 是寡人之过也 4. 结构助词 无意义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因声求气烛之武退秦师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范读课文,看课文回答下列问题,秦晋围郑,郑国危矣,郑围得解,烛之武,第二课时,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烛之武退秦师备课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左传》简介,若不阙quē秦,烛之武,随堂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备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时期形势图,秦晋围郑图,通假字,名词→动词,词类活用,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名词→状语,省略句,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