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设计
展开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虚词和文言现象;
2、通过诵读,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体会其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进行说理的方法;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现在的借鉴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字词及其特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重要意义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封建社会,讽谏帝王往往会招致祸患,比干被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受宫刑,便是千古明证。然而,也有不少人以善谏、敢谏而名垂青史,如果说,《战国策》中记载的触龙和邹忌,他们都是委婉而讽的典型,那么,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征便是直言敢谏的代表。他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致祸患,反被唐太宗视为一面明镜,并以其策治国,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读过了这篇《谏太宗十思疏》或许你就找到了答案。(请学生说有关劝谏失败和成功的例子)
其实唐太宗和魏征之间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
(一)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二、作者简介(看“凤凰新学案”)
公园643年,魏征病死了。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三、释题以及背景
“疏”是一种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即奏折。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魏徵“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弦、韦是用以警戒之物)
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四、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思考:本文题为“谏太宗十思疏”,那么作者总共讲到了哪“十思”呢?
(第3节)(齐读第三节)
明确:教师总结: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板书)
(2)通过这十思,作者提出了什么中心论点?(第1节)(请同学读第一节)
明确: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板书)
(3)那么第2节讲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总结历史,引出警戒。(板书)
五、疏通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首先,回顾上节课内容。接着,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个忠臣,面对君王的骄奢淫逸,你会如何进行劝说?现在要你写一本奏折进行上疏,在语言行文上你会怎么去写?”(学生各抒己见)那么面对此种情况,魏征又是运用什么样的艺术技巧来劝服唐太宗的呢?
二、重点问题探究
(一)研讨第1节
1、齐读第1节,思考: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比喻的修辞手法
观点:(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阐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明确:比喻论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
正面——反面——从皇帝自身角度
教师总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 (板书)
(二)研讨第2节
1、齐读第2节,思考:本节为总结历史教训,从而引出警诫,那么作者总结出什么样的历史教训呢?
明确: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
2、有句话叫做:“创业容易守业难?”你如何理解?(学生各抒己见)
回归文本,那么魏征认为“历代统治者能善始,却不能善终”的原因何在?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统治者得天下之后“纵情”“傲物”。
3、本节主要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
明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本段采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对比——善始与善终;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
比喻——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教师总结: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 (板书)
(三)研讨第3节
1、男生齐读第三段,思考:这里提出了哪“十思”?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怎样的?
明确:十思:略;境界:智者尽其谋……垂拱而治
2、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十思分别是什么?(合作讨论)
明确:一二思—戒奢侈;
三四思—戒骄躁;
五六思—戒放纵;
七八思—戒蒙蔽;
九十思—戒赏罚不公
本节可分为两层。
教师总结: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解决问题(板书)
三、品味语言特点
骈散结合
四、朗诵竞赛,体会作者情感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课后练习,加强巩固
语文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体会本文的论证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者·解题,阅读课文,疏通字词,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