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9 总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复习乘法、除法
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进行除法的估算。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本册关于乘除法的相关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完成题目。
教学重点
对乘除法基础知识的把握,掌握竖式对齐、进位与不进位的规则。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熟知估算的基本步骤,学会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
1.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这两道题属于基础类型的计算,需要同学们认真仔细完成。第1、2题可能涉及竖式余数进位退位等各方面的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材第110页第2题第(1)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除数是-位数的除法的估算及笔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订正。
3.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3、4题和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三第14、15题。
(1)教师指导。
①第3题:每天吃的数量=总数量÷7=665÷7。了解一个星期7天(常识),考查除法的运算和估算。
②第4题:总共载人数=每辆车载人数×车辆数=58×11(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比较能载人数与应载人数的大小,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不能,反之则能。
③第14题:黄豆总千克数=总袋数×每袋千克数=10×50=500(千克);1千克黄豆能做4千克豆腐,求500千克黄豆能做多少千克豆腐列式500×4。考查学生分步骤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第15题:需要的天数=冰箱总台数÷次数÷每天送的台数=48÷2÷4。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正确运用连除的方法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提高练习
教材第114页思考题。
教师指导:这个思考题渗透了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由题中的条件可知:
3杯水+空瓶=440克
5杯水+空瓶=2杯水+3杯水+空瓶=600克
所以2杯水+440=600克,2杯水=(600-440)克,得出1杯水=80克,空瓶=200克。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这个学期学习的乘法和除法进行了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是综合复习本册乘除法的相关知识及其综合运用,通过前面课时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他们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还是能够很快解答的,不过在知识综合运用,以及竖式和余数的处理上还需要加强,而且进位和不进位的区别和运算尤其需要注意。因此,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法和除法的口算方法,便于学生理解。
2.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的差异,而对同一道口算题,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方法。教学时使学生在交流比较中体会各种算法的不同特点,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注重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用学到的乘除法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 总复习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第4课时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doc、单元教学计划doc、第1课时复习除法doc、第2课时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doc、第3课时复习混合运算doc、第5课时复习克和千克doc等6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9 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9 数学广角——推理教案,文件包含第2课时数学广角推理2doc、第1课时数学广角推理1doc、单元教学计划doc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文件包含第2课时解决问题doc、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doc、单元教学计划doc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