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KS5U原创】届高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3.2.2《蝶恋花》(苏教版必修4)2684

    【KS5U原创】届高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3.2.2《蝶恋花》(苏教版必修4)2684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词别是一家*蝶恋花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词别是一家*蝶恋花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引,文学常识,文本研习,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蝶恋花教案教学目标:1 披文入情,由辞体情。2 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课时:1教学方式:研习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文学常识关于作者:人物评传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加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生平详见《宋史》卷三一一。有胡亦堂辑《晏元献遗文》一卷。 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 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 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 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的地方长官,后升任兵部尚 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 元献。      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韩琦、 富弼、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他庭前“门前桃李重欧苏, 堂上葭莩推富范”的对联,是他选贤任能的真实写照。晏殊还很 注意培养人才,热心教育事业,1027年,他留守南京(今河南商 丘)时,“大兴学校,以教诸生”,使五代以来荒废了的教育事 业,很快由衰复兴,体现了他为国兴学,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和 实干精神。         晏殊善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宗“西 昆体”,以情致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 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 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无可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 淡淡风”等佳句,为千古传颂。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 文》传世。  三、文本研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菊(jiàn)         ān)         Jiān yē             ǎi              qì 巾(ɡuān        kòu             步(kuǐ ɡǔ            悔(chàn            bǎi 2、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3、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4、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5、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6、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作业:1 有感情地背诵此词。2 学习讲义上的有关练习。  

    相关教案

    高中语文*蝶恋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蝶恋花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雷雨(节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雷雨(节选)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述《雷雨》的有关情况, 找出矛盾冲突最强烈的部分, 归纳表演技巧, 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潜台词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必修四*蝶恋花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四*蝶恋花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引,文学常识,文本研习,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