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语文:第3专题《笔落惊风雨》综合测试(苏教版必修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第3专题《笔落惊风雨》综合测试(苏教版必修4)第1页
    语文:第3专题《笔落惊风雨》综合测试(苏教版必修4)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在诗中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诗句。(4分)
    2.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6分)


    3.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6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7分)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开头十四字,“冷冷清清”写的是 ,“惨惨戚戚”写的是
    ,表现了词人 。(6分)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 描写,既写了 ,又写了 。(5分)
    6.请简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的妙处。(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2分)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容?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7.这段文字的中心是 ,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4分)
    8.翻译下列的句子(8分)
    ①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②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四、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12分)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9.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4分)

    10.请就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9分)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这首诗大约作于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1.第一句中“铺”字换用“照”字,好不好?为什么?(3分)

    12.“可怜”意思是 (2分)
    13.根据诗意,写出作者所抒发的感情。(4分)

    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14.这两首诗采用了相似的表现手法,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10分)





    七、默写(24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2.连峰去天不盈尺, 。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同是天涯沦落人, 。
    5.沧海月明珠有泪, 。
    6.问君能有几多愁? 。
    7.独上高楼, 。
    8.执手相看泪眼, 。
    9.今宵酒醒何处? 。
    10. , 秋水共长天一色。
    11.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
    12.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1.略。
    2.“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答出一点即可。
    3.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4.外在环境、内心情绪、空虚寂寞悲苦的情怀。
    5.细节(动作)描写、细雨的声响、 灵魂的孤苦
    6.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的纷繁,说不尽的思绪,用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了。“愁”字之外,到底还有怎样的心情呢?无法用言语说得清,戛然而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不已。
    7.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议论
    8.①百种忧虑影响他的心绪,万件事情劳累他的形体,心绪波动,必然耗损他的精神。
    ②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人生的艰辛磨难,又何必去怨恨那秋声呢?
    9.“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潜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词写得是桃花。
    10.这首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1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用“铺”,这是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贴着地面照射,用“铺”更贴切、形象;或“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12.可爱。
    13.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或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之情。
    14.这两首诗都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表达了极为相似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崔诗用“人面”“桃花”作为线索贯串,通过去年寻春艳遇和今日重寻不遇,虽同时同地同景但人不同的对比,把诗人因此而生的惆怅,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词上片说“去年”,下片说“今年”,写元夜、花、柳、灯、月都依旧,就是“不见去年人”,继而用“泪满春衫袖”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相当动人。

    相关试卷

    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表达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表达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阅读理解,语言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