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授课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与代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13正比例和反比例(一)一、复习目标1、复习整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比例的意义,深化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和比例有关知识,能用比和比例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回顾与复习的好习惯,查漏补缺,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和比例有关知识,能用比和比例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讨论交流:生:小组讨论:1、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什么是比例,以及它们的应用。2、说说用比的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3、根据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师生交流,生展示讨论结果。知识回顾: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2、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 )、除法中的( ),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 )、除法中的(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 )。4、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 )。5、判断了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看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 )。6、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 )。(二)题型、方法归纳与典例精讲1、比的应用:例:填一填(1)六年级二班有男生21人,女生24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2)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4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行驶的时间与路程的比是( )。2、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例:填一填,并说一说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b不为0)3、比例与比例尺例:(1)说说图中的比例尺1:6000表示什么意思?(2)240米长的马路在图上应画多长?(3)一个长方形住宅区在图上1厘米,宽0.5厘米,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三)随堂检测1、填一填(1)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1:3,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2)9元可以买2千克鸡蛋,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3)汽车3时行150千克,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2、化简:30:120 2.5:6 0.5:3.2 3、(1)量一量艺术小学平面图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这所小学实际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2)绕操场跑一圈大约是( )米,花坛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3)教学楼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是学校占地面积的( )%4、解方程。6:0.5=x: 2.8:x=2:2.5五、板书设计 正比例和反比例(一)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基本性质。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六、作业布置1、学校合唱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4,合唱组男生有24人,女生有多少人?2、预习第84、85页的有关内容。七、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_北师大版,共2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练习,复习,汇报点评,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正比例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变化的量,探究新知,深化新知,回顾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