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淮阴候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5—8节,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分析井陉之战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以及描写这次战争的主要手法。
一、自主学习
韩信使人间视【 】,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 】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 】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 】传飱,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 】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 】,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 】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 】,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 ,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没泜水上,禽赵王歇。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 】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 】事之。
诸将效【 】首虏,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 】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 】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 】与信言诸将能不【 】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句式: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句式: 】”
二、文本研读
1、思考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三、学生质疑
四、当堂反馈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 始为布衣时,贫无形
B.生乃与哙等为伍 大王乃肯临臣
C.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弟假臣兵,寇不足平也
D.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信方斩
4、下面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初为布衣时,家庭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但他胸怀大志,忍辱负重,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B.本文主要描写韩信的军事才能,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刻画,塑造了一个天才的军事家的形象。
C.太史公表面上批判韩信“谋叛逆,夷灭宗族,不宜亦乎”,实际上费尽笔墨,佣金心思,深赟惋叹之意。
D韩信被杀主要是因为参与谋反,同时也有他功高震主,君王对他早有猜忌,以及狂
妄傲慢,树敌太多和“兔死狗烹”等因素。
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
(1)鼓行出井陉口( ) (2)水上军开入之( )
(3)必空壁逐我( ) (4)师事之( )
(5)羞于绛灌等列( ) (6)上常从容与信言( )
6、翻译
1、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罢赵帜,立汉赤帜。
2、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淮阴候列传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淮阴候列传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文本研读,当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选修淮阴候列传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选修淮阴候列传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当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淮阴候列传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淮阴候列传学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