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56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56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56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562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562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562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562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59562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PPT课件(5)
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上)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预告,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阅读短文,字词积累,沉寂耷拉,盘问轻蔑呻吟,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注视凝视,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文阅读教学而言的,是指拓展学生在课内学习之外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短文中的字、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学习短文内容的把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会发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认真揣摩上下文意,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综合,归纳出答案。
夜莺的歌声 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土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喂。你来!”军官叫那个孩子。 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裳里,抖了抖衣服上的木屑,走到军官跟前。 “呶(ná),让我看看!”军官说。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艺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那是个白桦树皮做的口哨。“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转眼间,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那个村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吧?” “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军官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mó)菇(gū)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树林深处,有几个游击队员埋伏在那里,树旁架着冲锋枪。他们从树枝缝里往外望,能够看见曲折的小路。他们不时说几句简单的话,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盯着远方。 “你们听见了吗?”一个游击队员突然说。他伸直了腰,好像有什么鸟的叫声,透过树叶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他侧着头,往叫声那边仔细听,“夜莺!” “没听错吗?”另一个游击队员说。他紧张起来,仔细听,可又什么也听不见了。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放在眼前以防万一。“这回你听见了没有?”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那个最先听见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在那里似的。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32个鬼子……”那个人说。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机关枪。”他又补充说。 “对付得了!”一个满脸胡子的汉子端着冲锋枪说。他理了理挂在腰间的子弹袋。 “应该对付得了!”听鸟叫的那个人回答,“我和斯切潘叔叔把他们放过去,等你们开了火,我们在后边加油。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过了几分钟,德国兵在松树林后边出现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德国兵走到林中空地上的时候,突然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像回声一样回答了孩子。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军官还没来得及抓起手枪,就滚到了路边的尘埃里。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树林。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木屑(xiè xiā)
dīnɡ(钉子)dìnɡ(钉扣子)
jìn(劲头)jìnɡ(强劲)
①非常寂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本课指战斗结束后非常安静,没有声音。②消息全无。造句: ①夜深,周围弥漫沉寂气息。 ②他和朋友一起外出打工音讯沉寂。下垂。本课指“小夜莺”的双腿垂在河岸边上。造句:看到他没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我连忙问他怎么回事。
仔细查问或追问。本课指军官仔细查问孩子关于村子里的情况。造句:经过再三盘问,小偷终于承认东西是自己偷的。轻视,不放在眼里。本课指军官微笑时轻视的神态。造句:他用轻蔑的一笑回答了敌人的威逼、利诱。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课指敌人的惨叫声。造句:成功者的欢呼,往往伴随着失败者的呻吟声。
抑扬动听。本课指孩子嘴里飞出的夜莺的歌声抑扬动听。造句:他那宛转的歌声飘荡在寂静的小村的上空。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本课指树木被烧焦后弯着腰的样子。造句:失败了不要垂头丧气,成功了也不能扬扬得意。不慌张,不忙乱。造句:小华做事情从来都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宛转:垂头丧气:不慌不忙:
形容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本课指游击队员集中精神盯着远方。造句: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十分认真。兴趣很高的样子。本课形容“小夜莺”用鸟叫声传递情报时的情态。造句:他兴致勃勃地跑来向我们宣布这个好消息。
都有“特别注意地看”的意思。“注视”的对象可以是人或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
物;“凝视”的对象是人或具体而静止的东西。1.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窗外。2.他久久地凝视着那张照片,陷入了沉思。
学习对短文内容的把握,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本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为“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员传递情报,协助游击队员消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部分(第1-24自然段) 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钩,同时机智地应付敌人的盘问,将敌人引入密林。第二部分(第25-34自然段) 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学鸟叫,向游击队员巧妙地报告敌情。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 写“小夜莺”机智脱险,游击队员消灭了德国鬼子。第四部分(第36-37自然段) 写战斗结束,“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吹奏宛转的歌,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茨维尓卡(1909~1947) 苏联立陶宛作家。生于农民家庭。曾在考纳斯艺术学校学习,后赴巴黎研究文学与艺术。1930至1931年参加立陶宛作家反法西斯组织“第三战线”。
“夜莺”指被游击队员称为“小夜莺”的孩子。课文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夜莺的歌声”,这是课文的线索。机智的“小夜莺”利用“夜莺的歌声”将进村的敌人吸引到河边,用“夜莺的歌声”使敌人放松警惕,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包围圈,又用“夜莺的歌声”为游击队传递情报,协助游击队员消灭敌人。这歌声唱出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也唱出了“小夜莺”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课文用“夜莺的歌声”为题。
“夜莺”指什么?课文为什么以“夜莺的歌声”为标题?
1.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消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2.课文每部分可以加什么样的小标题?
课文每一部分可以分别加上这样的小标题:(1)诱敌上钩;(2)巧传情报;(3)脱身歼敌;(4)执行新任务。
3.“小夜莺”是怎样巧妙地和敌人周旋,为游击队传递情报的?
“小夜莺”先以歌声引诱敌人上钩,再以颇为天真、虚实相间的回答加上一系列顽皮的动作,赢得敌人的信任,最后用口哨学鸟叫,为游击队传递情报。
4.课文主要通过哪些描写,刻画了“小夜莺”怎样的形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长城(上)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夜莺的歌声(下)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预告,段的语言,阅读积累,阅读短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句段赏析,整体回顾,夜莺的歌声,机智勇敢热爱祖国,诱敌上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专项训练】课外阅读:乌塔(上)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括主要内容,短文理解与问题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