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教案(全)
- 2《说和做》第二课时 名师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名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4《孙权劝学》 名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6《老山界》第一课时 名师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6《老山界》第二课时 名师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一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板书设计,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国为民的浩然正气、舍生取义的铮铮铁骨、永不停步的奋斗精神、爱憎分明的严正立场、耿介忠诚的高尚情怀、博古通今的学术造诣、精心缜密的治学态度、淡泊清廉的生活风范,我们应当永远继承和发扬。他的一生是上下求索、奋斗不止,融合中西、贯串古今,忠诚坦荡、虽死犹生、人格完美、形象永立的崇高典范。他是卓越的学者,也是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更是忠勇的革命烈士。他就是闻一多先生。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歌曲,这首歌的词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之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做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冷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满腔热血化为驱散黑暗的晨曦,他将永远屹立在历史的潮头。今天,让我们走进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了解他的精神品质。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典籍(jí) 赫然(hè) 仰之弥高(mí)
锲而不舍(qiè)慷慨(kǎi)淋漓(lí)
目不窥园(kuī)兀兀穷年(wù)无暇(xiá)
迭起(dié)沥尽心血(lì) 迥乎不同(jiǒng)
(2)给下面多音字组词。
校jià(校订)xià(校规) 壳ké(弹壳)qià(地壳)
藏zànɡ(宝藏)cánɡ(躲藏) 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
(3)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作,兴起。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地排列着。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一反既往: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
潜心贯注: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2.作者简介。
臧克家,诗人,山东诸城人。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3.创作背景。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讲演”,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熟悉内容,体会感情。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根据这个思路,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这几部分又是怎样衔接的?
【交流点拨】 是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总承上文,“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总起下文,使文章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作者围绕这两方面分别写了哪几件事?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 作为学者方面主要围绕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革命家方面主要写了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和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二)深层探究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交流点拨】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兴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交流点拨】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上世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的“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交流点拨】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交流点拨】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交流点拨】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6.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交流点拨】 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写法,句式整齐,音调铿锵,具有形象美、音乐美。“钻探”这个词用得好,比“钻研”“研究”词义程度更重,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研究之深。
7.“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交流点拨】 此处多用四字短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音乐美。“目不窥园”语出《汉书·董仲舒传》,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沥”是滴的意思,深刻地表现出闻一多先生用心学术研究的钻研精神。
8.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交流点拨】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照应了下文“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写闻先生沥尽心血、埋头实干;“一个又一个”“密密麻麻”写他的研究硕果累累,“群蚁排衙”足见闻先生治学的一丝不苟。
9.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交流点拨】 “赫然而出”写闻一多《楚辞校补》的问世令人惊讶、引人注目,此处写出了人们对闻一多先生卓越成就的赞叹。
小结:作为诗人的闻一多,爱国主义精神贯串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他勤奋钻研的目的。他从没有躲进小楼书斋,逃避现实喧嚣,而是始终把目光投向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关注战乱连绵,关注现实政治,积极勇敢地投身到改造旧世界的运动中去。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闻一多、臧克家都是诗人,你能各写出他们的一首诗吗?把他们的诗歌抄写下来,并试着分别做150字左右的评价。
【交流点拨】 比如:闻一多的《红烛》《死水》《静夜》;臧克家的《老马》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说和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抓住学者特点,找出学者事迹,感悟学者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单元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