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第1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第2页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宋史》记载,下表为宋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2021广东珠海二中高一月考)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珠江流域和闽粤一带已渐盛行;南宋时,棉花的种植推向长江流域。宋代有诗云:“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反映了宋代              (  )A.手工业重心转移到南方B.家庭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C.棉花成为主要衣被材料D.南方各省的百姓衣食富足2.(2020山东滨州二模)宋朝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瓷窑各具特色,有的窑“器尚黄黑”,最受两浙人欢迎;有的窑“器尚青白”,最受湖、川、广人喜欢;有的窑专产高足碗、雪花碟等,受川、广、荆、湘人欢迎。由此可知              (  )A.制瓷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B.市场需求差异推动制瓷业发展C.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D.制瓷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题组二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3.(2021江苏南京高一期末)宋与金政权之间民间往来十分密切,官方在边界“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材料中“场官”的主要职责是              (深度解析)A.领兵作战 B.维护贸易C.批复奏章 D.强买强卖4.(2021天津高一期中)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              (  )内容出处“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苏东坡全集》“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东京梦华录》“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夕可尽”《吴船录》A.商品经济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C.民族交融加强 D.雇佣关系出现5.(2021福建三校高一联考)在北宋初期,造船场多设在江西、湖南等地,所造船只多为“纲船”(漕运船)、座船(官船)、战船、马船(运兵船);北宋后期,造船场多分布在闽、浙等地,大多生产抗风浪能力较强、吃水较深的尖底船。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南北经贸发展 B.海外贸易兴盛C.经济重心南移 D.海防建设加强6.据考古发现,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D.政府鼓励发展商业题组三 经济重心南移7.(2021辽宁营口高一期末)《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8.(2020河北衡水高三质量检测)下表为宋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表。这一变化              (  )时间北方(%)南方(%)北宋初年39.660.4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3862北宋元丰元年(1078)3763北宋崇宁元年(1102)35.964.113世纪初3169A.助推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B.促使中国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C.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D.导致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9.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取士人数的大体均衡。其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重文轻武 B.北方长期战乱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外族入侵威胁题组四 社会的变化10.(2020河南郑州一中高三开学考)北宋颁布《皇祐官庄客户逃移法》,规定只能役使客户本人,不能役其家属;不能强迫卖田、欠债者为客户;客户死后许其妻改嫁,允许客户自将女儿出嫁;等。这反映出当时(  )A.庄园经济获得迅速发展B.主客户间矛盾尖锐C.官营手工业的弊端显露D.主客户间的依附关系减弱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鸭,园覆千畦姜。”这反映出当时              (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B.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2.(2020江苏盐城三模,)北宋时期,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相当大。据此可知,宋代              (  )A.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B.丝织品、瓷器等大量出口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D.手工业生产始终由政府主导题组二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3.(2020湖南娄底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宋朝              (  )时间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三年(997)2321123865∶35天禧五年(1021)2762293648∶52熙宁十年(1077)2162491131∶69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D.放弃重农抑商政策4.(2020四川南充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宋朝时期,政府在商业管理上出现两种模式,一曰“买扑”,一曰“钞引”。“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在暴利性的盐业出现“盐钞”,商人先向官府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物换取凭证,然后拿凭证到指定机构支取食盐,再到指定地点销售。材料表明宋朝              (  )A.放弃了传统盐铁专卖政策B.政府专营政策有所放松C.民间商人已处于主导地位D.官商勾结现象日益严重题组三 经济重心南移5.[2021新高考八省()1月联考,福建卷,]在宋代海外贸易中,瓷器、丝织品和书籍等大宗出口商品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被称为“香药犀象”的海外商品,主要的销售地是京城、四川和东南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海外贸易的拓展 B.经济重心的南移C.经济结构的变化 D.消费市场的扩大6.()宋朝是一个文化兴盛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的才子、才女,他们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东南最盛,京师其次,蜀地第三,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的特点。这表明              (  )A.宋代才女与才子艺术成就相当B.宋代女子与男子社会地位相同C.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D.“崇文抑武”促使社会文风兴盛题组四 社会的变化7.()有学者统计,《宋史》列传所载1 533人中,布衣出身的文臣武将占一半以上。又有记载“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绁(囚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这在宋代不胜枚举。上述现象主要反映了宋代              (  )A.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B.社会等级森严C.家族制度快速嬗变 D.贫富差距悬殊题组五 综合题组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东京梦华录》卷三《州桥夜市》记载说:“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西食面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吾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摘编自《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材料二 宋哲宗时的殿中侍御史孙升说:“货殖百物,产于山泽田野,售之于城郭,而聚于仓库,而流通之以钱……城郭、乡村之民交相生养,城郭财有余则百货有所售,乡村力有余则百货无所乏。……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摘编自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宋代的城市商业与前代相比有何重大发展性变化。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11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基础过关练1.B2.B3.B4.A5.B6.C7.D8.A9.C10.D1.B 根据材料“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种植棉花,棉花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反映了宋代部分地区的人们从种植粮食作物到种植经济作物的变化,体现了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棉花种植的推广,没有体现手工业重心转移到南方,也没有反映棉花成为主要的衣被材料,同时也无法据此得出南方各省的百姓衣食富足的结论,ACD三项均错误。2.B 据材料可知,当时不同地域的人喜欢不同的瓷器,即市场需求差异推动制瓷业发展,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江西景德镇瓷窑各具特色,并非制瓷业的地域特征,排除A;仅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的结论,排除C;材料主旨是市场需求差异推动制瓷业发展,没有体现制瓷业经营方式的根本变化,排除D项。3.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设在宋金边界的“场官”管理的是榷场事务,榷场是宋金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场所,所以“场官”的主要职责是维护贸易,而非领兵作战和强买强卖,B项正确,排除AD两项。批复奏章是皇帝和中央决策机构的权力,排除C项。概念阐释 榷场  宋、辽、金、元各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在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后方能交易。此举有利于控制边境贸易,起到增加财政收入、安边绥远的作用。4.A 表格中涉及生活用品、商业交易、商品买卖等信息,反映了宋代商业的发展,说明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故选A;据所学可知,重农抑商政策贯穿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未涉及民族交融,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宋代出现雇佣关系,排除D项。5.B 根据材料可知,从北宋初期到北宋后期,造船场的主要分布地区从南方沿河转向东南沿海,船只的主要用途变为海上航行,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海外贸易兴盛,故选B;北宋时期南北经贸主要是在陆上开展,不能充分解释题干中的这一变化,排除A;据材料可知,北宋的造船场大都在南方,这不足以反映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北宋的外部威胁主要来自陆上的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加强海防建设与此不符,排除D项。6.C 材料“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说明随着商业的发展,南宋都城的布局和功能发生变化,C项正确。7.D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宋朝在经济方面对东南地区的依赖明显;“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以上说明该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赋税负担是否沉重,排除A;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的南移,但材料对此没有涉及,排除B;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农作物不符合宋代史实,排除C项。8.A 据表格数据可知,北方人口比例由北宋初年的39.6%下降到13世纪初的31%,南方人口比例则由北宋初年的60.4%上升到13世纪初的69%,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北民南迁,南方人口增加,南方经济得到发展,故选A;据所学可知,自唐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不涉及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排除C;从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导致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的结论,排除D项。9.C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文化迅速发展,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为扭转这一局面,北宋政府实行南北分卷的制度,故选C项。10.D 根据材料“只能役使客户本人,不能役其家属;不能强迫卖田、欠债者为客户;客户死后许其妻改嫁,允许客户自将女儿出嫁”可知,主户对客户的控制受到限制,依附关系减弱,故选D;材料没有反映庄园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主客户之间依附关系的减弱,没有体现其矛盾尖锐,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农业上主客户之间的关系,并非官营手工业的经营状况,排除C项。能力提升练1.D2.A3.C4.B5.B6.C7.A1.D 《稽山行》描写了当地发展渔业、饲养家禽以及种姜等情况。这些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说明当时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2.A 据材料中“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可知,宋代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明显,故选A;材料体现了当时“瓷器大量运销国外”,但未涉及丝织品大量出口,排除B;材料未涉及“朝贡贸易”,排除C;材料反映了宋代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明显,但并未提及政府主导,排除D项。3.C 根据材料“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可分析得出,非农业税在宋朝的赋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逐渐超过农业税的比重,成为政府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南北地域的变化,无法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A;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与史实不符,排除B;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4.B 根据材料“‘买扑’类似于后世的招标承包制”,以及在暴利性的盐业上允许一些商人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销售可知,宋朝时期政府在商业管理上做出了调整,适当放松了专营政策,故选B;根据题干中“盐引”的概念可知,宋朝时期只是调整了专卖政策的管理模式,盐的销售依旧受到政府的控制,传统的盐铁专卖政策并没有被放弃,排除A;材料表明只有获得政府凭证的商人可以到指定地点售盐,不能说明民间商人已处于主导地位,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官府对商人的引导,而不是官商勾结现象,排除D项。5.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因此出现了“瓷器、丝织品和书籍等大宗出口商品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的现象,反映的是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A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排除。6.C 从“东南最盛……其他地区则相当稀疏”可知,在地域分布上,才女和才子主要出自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这体现了文化盛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C项正确。材料未比较才子与才女的艺术成就,A项错误;材料未比较男女社会地位,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崇文抑武”,D项错误。7.A 根据材料“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绁(囚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可知,宋代社会阶层流动频繁,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阶层的变化而不是家族制度的变化,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错误。8.答案 (1)“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2)城市商业的繁荣为农产品开辟了销售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容易形成奢侈之风,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解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2)首先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然后概括对社会风气、社会结构的影响。                  

    相关试卷

    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共24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后练习题,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共12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