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原卷版).docx
    •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解析版).docx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原卷版)第1页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原卷版)第2页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原卷版)第3页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解析版)第1页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解析版)第2页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10 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文件包含10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解析版docx、10八下《桃花源记》-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下10  《桃花源记》经典解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花源村民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文本解析                                    实战演一、句子默写。12021·上海·中考真题)学校组织学农活动,同学们来到农村,看到一片片农田和整齐的村舍,情不自禁地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所见之景。2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芳草鲜美,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32021·贵州黔西·中考真题)_________________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42021·山东烟台·中考真题)默写。《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思想,呈现出人们生活安康、心情舒畅、安静自足的理想境界。 52021·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6.(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孩子生活幸福、安然自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8·广西百色·中考真题通过视觉、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平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8.(2018·浙江台州·中考真题阡陌交通,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9.(2018·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黄发垂髫,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10.(2019·辽宁抚顺·中考真题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11.(2020·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二、对比阅读2020·广西百色·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①造:往,到。穿结:打补丁。俦:同类,类别。觞:盛满酒的酒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芳草     陶后有闻B出,得其船   克,公问其故C以为号焉    未若柳絮风起D在必醉     君与家君日中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饮酒》(其五)。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C甲文中黄发指老年人,垂髫指小孩;乙文中的是别号,作者把五柳作为自己的别号。D甲文的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与乙文的或置酒而招之均为判断句。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渔人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B乙文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C甲、乙两文的内容都是虚构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D甲、乙两文以的形式行文,语言简洁凝练,朴素自然,意蕴丰富。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020·贵州遵义·中考真题)古文阅读甲文:《桃花源记》节选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文:南阳刘驎之南阳刘骤之,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待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訏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间所安。(注)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阳歧:村名。临江:指兵临长江。读(xūmò):宏图大计。赠贶(kuàng):赠送礼物。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处处之:_____________遂无问_____________道以乞穷乏_____________厚,为乡闾所安__________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南阳刘驎之,善史传,隐于阳岐。7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的理想。B甲文中欣然规往,可见刘子骥热衷游历山水,向往归隐山林。C乙文中刘驎之超然退隐,是因为桓冲说他没有用处才愤然离开的。D乙文中的刘驎之隐于阳岐,性格高洁率真,不慕名利,超凡脱俗。2020·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注)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斫:砍伐。8“/”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 广 渡。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1)黄发垂髫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采药至衡山            4)深入忘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有汉    相谓曰 B忘路远近    水陆草木C一人便笠自障    先帝不臣卑鄙 D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12(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_______一词相仿。13(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二、课内阅读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选自《桃花源记》,陶渊明)1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如外人               以咨之(《出师表》)C余人各复延至           真不知马也(《马说》)D不足外人道也            酿泉酒(《醉翁亭记》)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段写田园风光、百姓的日常生活及精神状态,表现桃源环境优美、社会安宁。B皆叹惋写渔人及桃源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桃源外百姓遭遇的惋惜,言简意丰。C选文叙写善用照应,如得其船照应便舍船寻向所志照应处处志之等。D选文描绘的世外桃源寄托着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 2021·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便          俨然B所志         便扶C桑竹之        予作文以记之D不足外人道也    坻,为屿,为堪,为岩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的句子。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9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访桃源的过程。B文章第三段描述桃源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源人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D文章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也暗含对黑暗现实的批判。20选文中的桃源人与链接材料中的滁人都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其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试简述。(链接材料)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今滁介江淮之间,民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①滁:滁州。今:北宋。北宋结束了唐末到五代的战乱。乐生送死:百姓活着时能快乐地生活,去世后能得到好的安葬。上:皇上。涵煦:滋润化育。2020·西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21下列对文中句子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复行数/十步C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D/病终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渔人甚2)黄发垂髫3)便还家4)便扶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4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根据课文内容,请概括桃花源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试卷

    14 八下《马说》-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

    这是一份14 八下《马说》-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文件包含14八下《马说》-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解析版docx、14八下《马说》-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3 八下《虽有佳肴》-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

    这是一份13 八下《虽有佳肴》-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文件包含13八下《虽有佳肴》-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解析版docx、13八下《虽有佳肴》-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 八下《北冥有鱼》-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

    这是一份12 八下《北冥有鱼》-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练习题,文件包含12八下《北冥有鱼》-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解析版docx、12八下《北冥有鱼》-2022年中考语文21篇文言文记诵必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