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976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976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976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地理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册整套试卷课时训练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风神”卫星将有助于,该游客的手机具有的特殊功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遥感技术
2019年8月10日到11日,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山东滨州、东营、淄博、济南、潍坊和临沂等地普降大到暴雨,局部有大暴雨。2019年8月12日,山东省针对暴雨洪涝灾情启动省级二级救灾应急响应。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要准确了解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地监测受灾地区灾情状况,宜采用( )
A.人工拍摄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2.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发射,使减灾部门拥有了专业用于减灾工作的遥感卫星,对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干旱
C.地震 D.农作物病虫害
2018年8月,欧洲航天局发射了全球首颗用于测量地球低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的“风神”卫星。下图为该卫星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风神”卫星将有助于( )
A.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监测地震活动
C.预报洪涝灾害 D.阻止台风侵袭
4.利用“风神”卫星可以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主要是因为“风神”卫星可以( )
A.分析灾害原因
B.判断重灾区的位置
C.制定救灾方案
D.及时获取灾害信息
题组二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某年印度洋海啸发生时,36名英国游客被困在斯里兰卡南部海滨的希克杜沃海滩,其中一名游客的手机发出求救信号,使救援人员成功找到了他们。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5.该游客的手机具有的特殊功能是( )
A.彩信 B.定位
C.求救 D.拍照
6.通过手提信号系统,救援队可以不断地获取遇险人员的位置,并很快到达遇险人员所在地,这主要是利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 )
A.全天候 B.连续性
C.全能性 D.全球性
7.在救援中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帮助救援人员 ( )
①快速确定遇险者位置
②快速赶到并实施救援
③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④消除灾害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组三 地理信息系统
2014年7月23日15时30分前后,台风“麦德姆”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1级(强热带风暴级,风速30米/秒)。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制作该图像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雷达技术
D.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9.由图像可知高新技术在台风监测中的优越性有( )
①展现台风形成过程
②发现台风中心
③预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
④估计台风的强度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理信息技术的选取
(2021浙江杭州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改编)2020年6月17日,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利用GIS系统进行图层叠加分析,就能分析出泥石流最有可能发生的区域(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注:危险谷是指位于谷地方格旁(相邻及对角线方格),且位于土质疏松区的方格范围;泥石流发生区是指位于危险谷地区的方格且位于暴雨的方格。
1.()图中甲、乙、丙、丁处的数字分别为( )
A.1、0、0、1 B.0、1、1、0
C.1、1、1、0 D.0、0、1、1
2.()为有效评估“6.17”丹巴泥石流带来的灾害损失,需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易错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我国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4.()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易错 )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③遥感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020年12月27日23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微纳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据此回答下题。
5.()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题组二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014年5月2日,一场暴雨过后,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山区的某村落受破坏力巨大的灾害侵袭,众多房屋被掩埋,造成2 700多人死亡。下图为此次灾害发生后无人机在当地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题。
6.()应对上述自然灾害,可以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A.管理灾情数据
B.监测灾害的影响范围
C.引导灾害救援
D.储备并运输救灾物资
(2021湖北天门高一上期末)2020年7月21日,湖北省恩施市马者村沙子坝滑坡体出现大面积滑移,滑坡附近的74户房屋被不同程度地冲垮。当地政府接到险情后紧急处置,截至21日下午3时,分批次共转移群众1 963户8 397人,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示意滑坡灾害。据此完成下题。
7.()此次滑坡未造成伤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理信息系统提前监测预警
B.灾情发现及反馈较及时
C.遥感技术对受灾人员精准定位
D.居民积极向外搬迁定居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4月14日21点26分,日本熊本县发生了6.5级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20多个县都有不同程度震感。16日凌晨发生7.3级强烈地震,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导致至少24人死亡,上千人受伤。世界遗产熊本城毁坏严重,千年古迹阿苏神社被震垮。
()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地震减灾中的作用。
第四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 地理信息技术
(2020江苏单科,20,3分)研究人员在调查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上一千多个湖泊面积的年际变化数据。下图为“青藏高原色林错地区1984年和2015年同期卫星影像图”。据此回答下题。
1.()青藏高原环境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有(双选)( )
A.遥感光学成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B.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
C.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
D.可以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
(2020浙江7月选考,16,2分)下图为某地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流程简图。完成下题。
2.()评价过程中,可以( )
①利用RS获取植被覆盖信息
②利用GPS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
③借助GIS进行数据图层管理
④通过RS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8江苏单科,17—18,4分)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4.()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
(2016浙江文综,2,4分)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题。
5.()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三年模拟练
选择题
(2021天津一中高一上期末)结合某日四川干旱监测图,完成下题。
1.()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2021浙江湖州三贤联盟高一上期中)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读“某停车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2.()地理信息系统能为该系统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 ( )
A.分析和管理车位空间信息
B.定位和跟踪车辆动态信息
C.获取司机的实时通信信息
D.整合网络支付者个人信息
3.()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城市( )
A.减少水体污染 B.缓解交通拥堵
C.控制人口密度 D.降低地价房租
(2020山东菏泽高一上期末改编)2020年3月23日,山东青岛小珠山发生火灾,扑灭后于24日复燃,27日导致1人死亡。4月29日,韩国京畿道利川市一物流仓库发生大火,导致38人死亡,其中有一名中国公民。地理信息技术在火灾救援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为了更科学地指挥调配灭火工作,紧急疏散并撤离相关人员,当地消防部门必须及时掌握火情,首先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5.()灭火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系统把此次火灾发生区、地形、风向等图层叠加分析,可以快速确定火灾的蔓延趋势,这种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下图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次台风影像图,读图完成下题。
6.()利用该台风灾害前后的浙江省遥感影像,可判读和分析本次台风( )
①引发的雨涝灾害状况
②导致的经济损失
③引发的地质灾害状况
④导致的人员伤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1福建龙岩高一上期末)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5G”的无限前景激发了众多产业的兴起。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于( )
①数据处理 ②搜索营救
③交通运输 ④导弹发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得益于“北斗+5G”,能够快速发展的产业是( )
A.无人机 B.生物医药
C.新能源汽车 D.机械制造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在地理信息技术中,遥感技术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可以进行快捷、准确地监测。
2.C 地震具有突发性,且是在地下形成、发生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不能对其进行直接监测。
3.C “风神”卫星可用于测量地球低层大气风速和风向,监测大气状况,进行天气预报,发布灾害预报,可以预报暴雨洪涝,减轻洪涝灾害影响,C正确;“风神”卫星可以监测大气状况,但不能监测地震活动,B错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对大气风速和风向的监测是不能减缓全球变暖的,A错误;可以监测台风,但不能阻止台风侵袭,D错误。故选C。
4.D 据图可知,该卫星通过紫外线来测量地球低层大气的风速和风向,遥感覆盖范围是紫外线经过的地方,则“风神”卫星是利用了遥感技术,可及时获取灾害信息,D选项正确。分析灾害原因、判断重灾区位置、制定救灾方案必须用到地理信息系统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5.B 救援人员根据求救信号成功找到求救者是借助手机的定位功能。
6.B 确定遇险人员的位置信息,利用的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连续性定位特征。
7.A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快速确定遇险者位置,快速赶到并实施救援,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A选项正确。
8.D 图中信息来源于遥感技术,图像经过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而成。
9.B 遥感技术可以展现整个台风形成过程、发现台风中心,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预测台风移动方向和速度、估计台风的强度。
能力提升练
1.A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甲位于土质疏松区且位于谷地方格旁,因此甲是危险谷,故甲处的数字为“1”;乙位于谷地方格的对角线方格,但不位于土质疏松区,因此乙不是危险谷,故乙处的数字为“0”;丙位于危险谷地区的方格,但不位于暴雨方格,因此丙为泥石流发生区的安全区,故丙处的数字为“0”;丁位于危险谷地区的方格,并且位于暴雨方格,因此丁为泥石流发生区的警戒区,故丁处的数字为“1”。故选A。
2.B 评估丹巴泥石流带来的灾害损失,一要有泥石流影响的地区及破坏程度信息,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这些信息;二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而这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故B选项正确。
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
遥感技术:拍摄图像;获取“面”的信息;侧重“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定“点”的位置。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信息;侧重“想”。
3.C 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技术。
4.D 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即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选择救援线路,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精确定位、导航,①②③对。故选D。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别
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的统称;而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系统,是地理信息技术中的一种。
5.A 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国土资源普查、农产品估产及防灾减灾,A选项正确。
6.C 从图中信息可知,该自然灾害是滑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提供定位和导航功能,可以快速确定灾害发生地区位置,引导灾害救援;管理灾情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监测灾害的影响范围是遥感技术的功能;储备并运输救灾物资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故选C。
7.B 监测预警不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选项错误。“当地政府接到险情后紧急处置”,说明此次灾情发现及反馈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B选项正确。精准定位需要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不能完成,C选项错误。居民只是被暂时疏散,并未向外搬迁定居,D选项错误。
8.答案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震后灾区图像,判断灾害损失程度;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给救援车定位导航;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判断最佳救援方案和路线。
解析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震减灾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遥感技术可获取震后灾区图像,判断灾害损失程度;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给救援车定位导航;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判断最佳救援方案和路线。
第四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BC 遥感技术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天气变化会影响遥感成像效果,天气多变导致遥感成像具有不确定性,A错误。遥感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B正确。由于卫星围绕地球旋转,遥感能及时获取大范围的最新影像信息,C正确。目前遥感技术对许多地物的某些特征还不能准确反映,还需要发展高光谱分辨率遥感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尚不可缺少,D错误。
2.B 遥感技术用RS表示,地理信息系统用GIS表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代表是GPS。不同的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RS可以识别出来,因此可以利用RS获取植被覆盖信息,①正确。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②错误。GIS的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数据,因此,可以借助GIS进行数据图层管理,③正确。RS并不能处理和输出生态环境质量专题图,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
3.D 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能快速、大范围获取地表事象分布,可帮助分析事象之间的联系,则D项正确。遥感获取的影像信息,还需要人工查证、确认,故A项错误;遥感不能获取地下信息,也不能探知遗迹的功能与作用,则B、C项错误。
4.D 突尼斯中南部位于35°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为荒漠景观,人迹罕至,不利于野外实地考察,故可利用遥感技术来探知地表信息。
5.D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位置信息,再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然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所以研究过程是②①③。
三年模拟练
选择题
1.C 遥感技术可用于自然灾害的监测,能够持续监测旱情等灾害的发展,C选项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定位和导航,A选项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输出、查询等,B选项错误。数字地球指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D选项错误。
2.A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智能化地理分析技术,可以动态地、及时地获取城市停车位的信息,并对城市停车位进行数字化分析,使用者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停车位,方便停车;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城市内停车位的余缺情况。据此选A。
3.B 智能化的停车系统,有利于车主尽快找到停车位,有利于缓解道路拥堵,节约时间,减少油耗,故选B。
4.C 当地消防部门快速、及时地掌握火情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
5.D 分析火灾蔓延趋势,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
6.B 利用该台风灾害前后的浙江省遥感影像,可判读和分析本次台风引发的雨涝灾害状况和地质灾害状况,所以B正确。
7.D 数据处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故其可用于搜索营救、交通运输和导弹发射,故选D。
8.A 得益于“北斗+5G”,能够快速发展的产业是需要用到定位、导航功能的产业,其中无人机对于导航功能需求较强。生物医药主要依赖的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主要依赖的是与电池、电机等相关的技术,机械制造主要依赖的是与力学、工程材料等相关的技术。故A选项正确。1.B
2.C
3.C
4.D
5.B
6.B
7.A
8.D
9.B
1.A
2.B
3.C
4.D
5.A
6.C
7.B
1.BC
2.B
3.D
4.D
5.D
1.C
2.A
3.B
4.C
5.D
6.B
7.D
8.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6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四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精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发育成熟的土壤最下层是,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