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5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51)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51)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51)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51)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51),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12 分),现代文阅读,文学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得分
    评卷人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 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 1 分,共 8 分。)
    (1)持节云中,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人们常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形容农民劳动的辛苦,而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的
    “ , 。”两句更能体现这种情形。
    一封朝奏九重天, 。 ,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夫战,勇气也。 , ,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左传》《曹刿论战》)
    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词语。(3 分)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 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 xī nà( ) 的可能。
    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 huò rán guàn tōng(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作出智慧的判断。 再把它加到技能中去,这样就 有技能, 有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一定非常欢迎你, 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
    A、如果既又因为B、所以要么 要么因为
    C、如果要么要么因此D、所以既又因此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把“因为”改为“所以”)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肇庆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把“整治” 和“排查” 互换位置)
    C、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删去“能否”) D、“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在“自我保护”后面
    加上“意识”)
    5、仿照下面句子的内容和形式,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排比。(3 分)
    题 号





    总分
    等级
    得 分
    小溪超越大山的阻隔,迎来江河的拥抱;种子冲破泥土的禁锢,迎来春风的轻抚;
    , ; , 。
    得分
    评卷人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6—8 题。(8 分)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 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6.请解释下列加点字。(2 分)
    (1)二者不可得兼.()(2)故患有所不辟.也()
    (3)蹴.尔而与之()(4)万钟于我何加.焉()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文章第二段在列举了路人和乞丐不吃嗟来之食的事例后,还列举了什么事例?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9—10 题。(4 分)
    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禽②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
    以报曹公乃去。”辽以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赐,拜书告辞。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注释】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关羽、袁绍。 ②禽:通“擒”。
    ③白马:地名。④封:封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及羽杀颜良”中的“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B、及.郡下,诣太守
    C、及.鲁肃过寻阳D、徐公何能及.君也
    得分
    评卷人
    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2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11—13 题。 (10 分)
    请敬畏规则
    ①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②不遵循规则的民族好像很拽,其实很苦和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中国的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 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汹涌着一车人,我可不吃眼前亏。
    ④可悲的是,中国人总觉得最拽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 的资本。
    ⑤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 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⑥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中国人的表现可以说是最差的。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 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⑦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洲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律宾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 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 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⑧1764 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 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 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
    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⑨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 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 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题目“敬畏”一词表达出对“规则”的一种庄严感、使命感。
    第⑤段用成语“一地鸡毛”形容美国公司做决策时的混乱局面,表达出作者的反感。 C.哈佛校长的做法印证了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句话。
    D.本文告诉我们: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12.下面现象与本文中心观点一致的是()(3 分)
    A.一些用人单位雇佣员工时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这样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B.马路上遇到行人横过人行横道时,一些车辆能抢就抢,力争早点过去。
    智利铜矿事件中,被困住的矿工们自发组织,听从老矿工的指挥,定时定量地获取食物,挺住了最艰难的 17 天。
    城市改造建设中,一些人抢着在拆迁之前“栽种”房子,以获得更大的利益。13.概括第⑦段的内容,并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4-17 题(12 分)
    雪夜
    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 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 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你说的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 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却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我 正要推醒父亲回家,却见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
    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 孩子,是矮婶啊!我忘记了推醒父亲,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 岁啊。
    小江双手抓着一捆稻草使劲往外拉,一个没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矮婶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着拉。 小江嘴里却愤愤地嘀咕着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寒风中,母子俩僵持着,浑身颤抖。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
    矮婶放下煤油灯,用左手吃力地拉着小江刚刚拉过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压得太紧,她发了好几次力也拉不下。 小江终于不忍,上去帮忙,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矮婶提起一捆稻草就要回家,小江却犹豫着说:“娘,再拉一捆吧,够牛吃三天了。”矮婶看看草堆,摇着头说:“算了吧,你四伯家的牛也要吃草呢。”说完,母子俩就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 的母子俩身上。我急忙抓住要往外冲的父亲,与此同时,父亲刚出口的“不要脸的……”也硬生生地吞回了半句
    ——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慢地坐回原地。
    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
    呼呼的北风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小江更 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是矮婶。”我贴着父亲的耳朵低低地说。
    “哦,拿草的是二柱三柱吧……你们……”父亲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
    回到家,母亲还坐在床上纳鞋底,问我们抓没抓到贼。见我们谁也不说话,母亲才发现我们的神情很凝重, 就一再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哎,老天造孽啊!”父亲长长地叹口气说,“你这就起来,给桂香送稻草去……”
    “是桂香啊?”母亲吃惊地大张着嘴,继而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母亲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喃喃地说,“一个女人家,一见人就脸红,手又不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又是一个大雪夜,送草回来,我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依稀看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片连着一片, 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选自《小小说》,有删改)
    请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 分)
    答:
    请赏析下面语句。(4 分)
    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
    呼呼的北风已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
    答:
    得分
    评卷人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4 分)
    答:
    小说的结尾意蕴丰富,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 分)
    答:
    四、文学名著阅读(6 分)
    夏洛克一个但尼尔来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尔再世!聪明的青年法官啊,我真佩服你! A请你让我瞧一瞧那借约。
    夏洛克 在这儿,可尊敬的博士;请看吧。
    A 夏洛克,他们愿意出三倍的钱还你呢。
    夏洛克 不行,不行,我已经对天发过誓啦,难道我可以让我的灵魂背上毁誓的罪名吗?不,把整个儿的威尼斯给我,我都不能答应。
    A 好,那么就应该照约处罚;根据法律,这犹太人有权要求从这商人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来。还是慈悲一点,把三倍原数的钱拿去,让我撕了这张约吧。
    夏洛克 等他按照约中所载条款受罚以后,再撕不迟。您瞧上去像是一个很好的法官;您懂得法律,您讲的话也很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所以现在我就用法律的名义,请您立刻进行宣判,凭着 我的灵魂起誓,谁也不能用他的口舌改变我的决心。我现在但等着执行原约。
    安东尼奥 我也诚心请求堂上从速宣判。
    A 好,那么就是这样:你必须准备让他的刀子刺进你的胸膛。夏洛克 啊,尊严的法官!好一位优秀的青年!
    A 因为这约上所订定的惩罚,对于法律条文的含义并无抵触。
    夏洛克很对很对!啊,聪明正直的法官!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
    上文选自《威尼斯商人》,作者是 国著名剧作家 ,选文中 A 指的是 。
    (3 分)
    文中夏洛克是一个怎样的人?(1 分)
    结合全文,说说 A 是怎样解决这场冲突的?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2 分) 答:
    五、作文(4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给自己一个笑脸,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 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们,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字数要求 550 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题号分值
    一20
    1 8 【本题共 4 小题,错、漏、多 1 字扣 0.5 分,扣完小题分为止。】
    2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
    2一鼓作气再而衰
    23(1)亵渎(2)嬉闹(3)豁然贯通
    3A
    3A
    3示例:蝴蝶挣脱蛹茧的束缚,迎来鲜花的陪伴; 小草顶破沙土的羁绊,迎来雨露的滋润;
    思想摆脱桎梏的束缚,迎来飞翔的自由。二12
    62(1)同时 (2)通“避”,躲避 (3)用脚踢 (4)益处
    3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3 还举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反面论证人不能为了高官厚禄而见利忘义。(事例 1 分,作用 2 分,意思对即可。“反面论证”一词 0.5 分,如果学生答:“对比论证”也可给 0.5 分)
    2C
    2 因为关羽受刘备的深恩,曾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或“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 不可背之。”
    4写了澳大利亚车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事,阐明人们能自觉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2 分)作用:作为事实论据,与上文形成对比。(2 分)(意思对即可)
    2父亲带“我”雪夜捉贼,发现偷稻草的是村邻矮婶和她的儿子,便放走了她们,(1 分)并吩咐母亲给矮婶送稻草, “我”和母亲每隔两三天悄悄给矮婶送稻草。(1 分)
    4(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矮婶做贼被发现后紧张、害怕的心理,无颜面对失主的羞愧 心理。(2 分)
    (2)渲染寒冷的氛围,表现矮婶生活的艰难与困顿,(1 分)为下文写父亲谅解并帮助她作伏笔(1 分).(也可以从拟人的角度赏析)
    4示例:①善良。同情、帮助弱者,发现偷草人是矮婶后,吩咐妻子给矮婶送去稻草,帮她度过难关。②机智。故作没有看清偷草人,给矮婶留足面子。③执着或正直。为了捉贼(或不让“贼”继续祸害别人),不顾白天的劳累,不怕雪夜的寒冷。④勤劳。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天天劳作不闲”。(答两点即可,人物评价各 1 分,举例各 1 分;若评价与举例不符,按评价得分)
    2示例:①表达对矮婶一家的美好祝愿,希望她早日摆脱困境。②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如春草般茂盛的爱心的歌颂。③深化主题,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点 1 分,答到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四6
    3英莎士比亚鲍西娅
    1夏洛克是一个凶残、贪婪的人。(也可以答:复仇心重、残忍、惟利是图、爱财如命等,意思相近即可。至少答出两点)
    2鲍西娅要求夏洛克只许取肉,不许流血,且一分一毫不能有差异的方法,迫使夏洛克放弃要求。(1 分)表现了鲍西娅果断、沉着、博学和智慧的性格特征。 (1 分)
    五40
    2140
    作文等级评分意见
    一类卷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36—40 分)2、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书写工整,没有错别字。

    22
    11
    3
    B
    12
    3
    C
    二类卷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8—35 分)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书写工整,很少有错别字。
    三类卷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1—27 分)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书写清楚,错别字不多。
    四类卷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11—20 分)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书写不够清楚,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1、无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 10 分以下)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书写模糊,错别字多。
    [说明]
    加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加 1—3 分(加到本题满分为止):
    ①立意深刻;②选材新颖;③构思独特;④语言优美;⑤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①没有标题扣 2 分;②不足 55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③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复不计),最多
    扣 3 分;④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 1-3 分;⑤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分辨的扣 1-3 分;⑥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
    校名、人名的扣 1-3 分。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5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5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5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51),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5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51),共8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