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140)
展开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 根据注音,依次在题下方格内写出相应汉字,要求工整、规范、美观。(4 分)
汉 字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有多少人都 xiàn 慕、流连那众星捧月、门庭若市的荣耀,那酒席间觥筹交错、谈笑 xī闹的 qiè意,或是并肩花前月下、chàng 谈春云夏雨的浪漫,或是他乡遇故知、高山伴流水的充实,还有游走交际场,往来风月阁的浮华……
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2 分)
A.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
B. 世界博览会仿佛就是一支多元文化之间“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圆舞曲。
C. “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张老师问。
D. 在四川地震灾区,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宋志永爱心救援小分队。”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近几年来,姜堰市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区几个主干道“夜景观”建设得琳.琅.满.目.。
B. “星光大舞台”是泰州教育局为教师搭建的表演舞台,广大师生可以耳.濡.目.染.许多名师风采。 C.电影《让子弹飞》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每空 1 分)
(1)法不阿贵, 。 (2) ,君子好逑。
(3)粉骨碎身浑不怕,
( 4 ) 我 在 朦 胧 中 , 眼 前 展 开 一 片 海 边 碧 绿 的 沙 地来, 。
( 5 ) 《 桃 花 源 记 》 中 表 现 人 们 生 活 幸 福 的 名 句 是“ , ”。
(6) 当人生困厄坎坷时,你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
“ , ”的乐观豪迈来自勉。5.名著阅读(6 分)
它们从小就身手敏捷。有一次我捉住了一只三岁的公“耶胡”,我作出种种慈爱的表情想使它平静下来;但那小鬼头却乱喊乱抓,拼命咬我,弄得我没有办法,只好把它放了。
……
根据我所看见的事实来说,“耶胡”似乎是最不可教导的动物,它们除了能拖拉、扛东西以外,再没有什么本领可言了。我认为这种缺陷主要是由于它们性情别扭而懒惰。它们狡猾、 狠毒、阴险而且记仇,它们身体强壮、结实,但是性情懦弱,结果弄得骄横、下贱而残忍。
(1) 上面的选文出自名著《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的 ,“耶胡”身上具有 的美德。(2 分)
(2) 选文中,作者刻画“耶胡”的懒惰、懦弱、狠毒,其写作意图是什么?(2 分)
(3) 请你从这部名著的其他情节中选择一例,来说明这一写作意图。(2 分)
6. 综合实践(8 分)
近年来,初中生在校带手机现象呈日益上升之势。为此,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 200 份调查表,回收 189 份,回收率 95.4%。对带手机学生进行手机数量、手机来源、
手机主要用途的调查,对你认为手机的主要负面影响等 4 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
调 查 项 目
人数
所占比例
拥有手机人数
49
24.5%
父母购买
36
73.0%
手机来源 自己购买
7
14.3%
亲戚赠送
6
12.7%
打电话、发短信
手机主要用途
53
86.9%
玩游戏、作弊
(多项选择)
9
18.4%
炫耀
6
12.2%
手机主要负面影响 影响学业
159
84.2%
(多项选择) 浪费金钱 59 31.2%
不益于学生身心健康
11 5.7%
⑴请你从上表中,归纳出四点主要信息。(2 分)
答 :
⑵从上表“手机主要用途”栏目的数据分析中,你发现了一些苗头性的信息,假使在周末 学生座谈会上,有机会向校长反映。你将怎样对校长说呢?(要求用语得体,语言简明、连贯)(2 分)
答 :
⑶校长听了你的建议后,决定举行一次“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禁还是不禁”的辩论会。辩论会上,甲、乙双方展开激烈的陈述,请你为乙方另换一个角度补出一条理由。(2 分) 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用手机
甲方理由: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②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课程能用得上手机,手机成 为一块看时间的“表”。③我们正处在成长阶段,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好奇心却很强,手机里 的信息对我们极感兴趣,让我们上当受骗,甚至走上歧途。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禁止不如疏导
乙方理由:①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分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②
③全美学校管理者联合会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⑷辩论会结束之际,校长做了总结陈词,高度肯定了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善于思考的优点。不过,他也指出甲方三点理由中,有一句话有语病,你能找出来并加以订正吗?(2 分) 第 句,改正:
二、阅读理解(60 分)
(一)7.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这首诗,完成下列三题。(6 分) 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
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⑴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
是: , 。(2 分)
⑵“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2 分) 答:
⑶联系学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14 分)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②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③龀丧父,家
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④,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
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二十六,有删节)
【注】 ①屹屹:同“矻矻(kū)”,勤奋不懈的样子。②檠(qíng):灯架。③髫(tiáo):儿童。④青紫:古代公卿经带之色,这里指高官显爵。
8. ⑴解释下面句加点的词。(4 分)
①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 ②自新涕.泣长跪 ( )
③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 ) ④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
⑵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⑴自新以灯檠投之.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 ⑴自新随口而.应 ⑵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⑴亡父以.此命鸿是 ⑵咨臣以.当世之事
D. ⑴飘飘然.若在世外 ⑵然.得而腊之以为饵9.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句中划两处,2 分)
群 子 弟 屹 屹 未 有 所 得
10. 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译文:
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1. 请你结合文中语句,说说张自新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答: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①卫星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充满神秘。“其实卫星就相当于以前打仗时候的消息树。
在一个高地上种棵树,有日本鬼子来了,人们就把那棵树拽倒,另外一边的人就都能看见了。” 这就是信息传递,卫星另外还有两个功能,即信息获取和导航。
②卫星导航是这些用途中最为复杂的问题。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如果围绕着地球发射 24
颗卫星,形成三个不同的轨道面,编织成一个网络,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同时看到四颗星。美国 GPS 系统的研发就是依据这个原理。
③而与此不同,中国科学家陈芳允所提出的双星定位,是只用两颗卫星即可完成最基本的定位功能。由于北斗系统的奠基理论为双星定位,那么地面上的第三个点就需要有精确的地面高程,即地面高低分布的精确数据。对于科学家来说,这个高程数据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化工程。
④在北斗系统筹备之初,这些早已熟悉 GPS 的科学家为自己提出要求。导航精度要高, 要有自己的创新。这里的创新,是指北斗系统独有的、GPS 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这种通
信功能有时候非常重要,用户之间可以互相联系。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所有通信都断了,
救援队就依靠这个功能。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们还制定了导航反应的标准,在 5 秒之内必须有所反馈。为了达到
这些标准,北斗卫星发射时间推迟了两年。直到 2000 年 10 月,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卫星才正式送入轨道。时隔两月,第二颗卫星成功发射。此刻,从提出理论,到发射卫星上天, 北斗计划已经走过 15 年。
⑥2003 年 12 月开始,北斗系统正式开通开始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作为测量技术手段,
虽然目前北斗系统的应用还远不如 GPS 一样完善,但以往一直依赖于 GPS 授时、导航的用户,
开始多了一种选择——而这从长远来说,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在经济利益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⑦如今,中国军队的导航和授时方式已经逐步由 GPS 向北斗转换,而金融、电力、渔政和森林防火等民间领域也逐渐尝试使用北斗系统。2010 年 12 月 18 日,北斗系统成功发射了
第七颗卫星。目前,北斗系统进入了卫星发射布网的高峰期。按.计.划.,到 2020 年,北斗将与
GPS 一样,成为一个向全球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人类贡献了“司南”的中华民族,通过北斗计划,进入了定位和授时的宇航时代。(根据“新浪网”相关资料改编)
12. 阅读第①段文字,说说引号内的文字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13. 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文字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4 分)
⑴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如果围绕着地球发射 24 颗卫星,形成三个不同的轨道面,编织成一个网络,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同时看到四颗星。
答:
⑵按.计.划.,到 2020 年,北斗将与 GPS 一样,成为一个向全球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答:
14. 说说下面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4 分)
⑴这种通信功能有时候非常重要,用户之间可以互相联系。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所有通信都断了,救援队就依靠这个功能。
答:
⑵作为测量技术手段,虽然目前北斗系统的应用还远不如 GPS 一样完善,但以往一直依赖于 GPS 授时、导航的用户,开始多了一种选择。
答: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②然而,我觉得“界面” 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④上世纪 70 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 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⑤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⑥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⑦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⑧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⑨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
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
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
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读书文摘》2010 年第 4 期) 15.本文围绕阅读,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2 分)
答:
16.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第⑧段文字是如何来说理论证的?(4 分)
答:
17. 阅读第⑨段画线句子,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答:
(五)阅读《托尔斯泰》(柴静),完成 18~21 题。(20 分)
①服务员是个姑娘,细眼高颧骨。
②我一进门看见她,她没有迎上来的意思,也没笑,也没有给我找座,我张口问要等多久,她就说了两个字:“等着。”
③排在我前面的人多,有两个中年男人,好不容易坐定后,嬉.皮.笑.脸.地说:“渴死了能
给倒杯水吗?”她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拿张纸单往桌子一搁,用食指点住,往前一搓,再往
后撤一步背着手儿站得笔直,静静地发出一股子冷气。
④一对年青人,低.声.下.气.地凑上前问:“请问楼上还有位子么?”她头都不偏一下,“自 己去看。”
⑤我这儿还站着排队呢。走累了也懒得再走了,拎着大包小包,靠在墙角上等,超市的那只袋子勉强放在窗角上,差点滚下来,我狼狈地去抓,又差点把边上一只纸巾盒碰翻。
⑥她冷冷地扫我一眼,纹丝不动,这眼神儿挺让人慌的。
⑦我白站着,没事儿干,从书包里拿本书,一只手端着,一只手拎东西,歪歪斜斜地看。
⑧她点完菜经过我这儿,我侧身让,书没端住,掉了。
⑨她站住了,我慌慌张张从她脚前捡起书,捡的时候袋子又歪了,我左扶右扶,生怕她发火。她果然开口说话了:“托尔斯泰?”我愣了一下,什么?
⑩她厉声问:“你看的是托尔斯泰?”
1○1我看了看她的脸色,几乎是嗫.嚅.着说:“是。”
1○2她往身后一张刚收拾出来的桌子一指,“坐那儿”。
1○3排在我前面的人想说什么,看了一眼她,都不吭气了。我也没敢吭声,拖着东西挣扎
到那张桌子,把包包袋袋安顿好,椅子前前后后挪了半天才把我自己塞进去。
1○4我想冲她笑一下,刚扯开嘴,她面无表情,转身走了。
1○5我一边看书一边吃。吃到一半的时候,她给别人上菜,路过我这儿,手里端个杯子,脚都没停,“咣”往我桌上一放,往前走了,看都没看我一眼。
1○6白开水,热的。 (选自《新华日报·新潮》2010 年 12 月 24 日)
18. 你能从下面三句话中的加点词,分析出文中三组人物的心理状态吗?(6 分)
⑴有两个中年男人,好不容易坐定后,嬉.皮.笑.脸.地说:“渴死了能给倒杯水吗?”
答:
⑵一对年青人,低.声.下.气.地凑上前问:“请问楼上还有位子么?”
答:
⑶我看了看她的脸色,几乎是嗫.嚅.着说:“是。”
答:
19. 文章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请分析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 分)
答:
20. 文中第⑨、⑩段两次出现“托尔斯泰”,在情节发展和主题揭示上有何作用?(4 分)答:
21. 小说结尾“白开水,热的”,只有五个字,却意蕴深远。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表达效果。(6 分)
答:
三、作文。(60 分)
22. 有人说:语文是一棵枝叶繁茂的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学语文就是摘果子。有人说: 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的窗口,语文能陶冶人的情操……你对语文学习一定有许多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请你以“美,在语文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除诗歌外,其它体裁不限。(2)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4 分)
题目: 美,在语文中
600
参考答案
1.羡,嬉,惬,畅。 2.B。3.D
4.(1)绳不挠曲 (2)窈窕淑女 (3)要留青白在人间 (4)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1)斯威夫特,友谊、仁慈。(2 分)(2)写作意图是用来批判现代社会虚伪的文明。
(2 分)(3)在小人国,通过比赛绳技来选拔官员,说明英国统治的腐败、文明的虚伪。在飞岛国,科学家们从黄瓜里提取阳光; 把粪便还原为食物; 将冰煅烧成火药; 造房子先从房顶造起自上而下一路到地基 ; 以养蜘蛛代替养蚕来纺丝织线; 用吹风器打气给人治病; 用谷壳来播种; 软化大理石想做出枕头,针毡; 用树脂矿石和蔬菜的混合物涂在羊身上不让羊长毛,繁殖无毛羊推到全国各地等,这些都讽刺了当时一些科学研究的不切实际,是虚伪的文明。(举例恰当即可)(2 分)
6.⑴①现在的初中生中,有近 1/4 的学生拥有手机;②学生拥有的手机,主要是父母提供的;③学生使用手机主要用于打电话、发短信;④手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影响学业上。
⑵校长,现在学生带手机现象日渐增多,这当中有近 1/5 的同学带手机是为了玩游戏、作弊, 这种现象对青少年成长不利,请学校领导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正确引导。好吗?
⑶学校、家庭如果善于引导,措施得当,是可以化弊为利,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⑷第③句,将“手机里的信息对我们极感兴趣”改为“我们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兴趣”。 7.⑴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⑵“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
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 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⑶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8. ⑴①应:回答。②眼泪。③扛。④戚:忧愁。(4 分)⑵C。(2 分)
9. 群 子 弟 / 屹 屹 / 未 有 所 得(2 分)
10. 答案 ⑴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讥讽的,把他看作是乡下人。(2 分)
⑵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受上等奖赏。(2 分)
11. 他是一个敏慧绝出、性方简(性格方正诚实),无文饰(没有丝毫的矫饰)、勤奋读书、孝敬长辈的人。(2 分)
【参考译文】
张自新,原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年少读书,聪明绝伦。古《经》中有疑惑难解之处,学友们勤奋不懈而茫然无所获,张自新随口而答,仿佛向来很熟识的一样。他性格方正诚实,没有丝毫的矫饰。看见他的人没有不讥讽的,把他看作是乡下人。同舍的书生晚间读书,疲倦而睡去,自新用灯架扔他(以提醒他),油污满桌子,他严肃恳切地提出批评, 仿佛老师一样。幼年丧父,家计不能支撑,母亲说:“我看见人家读书,期望做大官,万人中
不过一个。况且我们家命运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为什么读书呢?”自新哭泣、长跪,说:“亡父用这来嘱咐我,将离人世时,没有听说别的话,我怎么敢忘却呢?况且我难道因为衣食的缘故而使母亲忧劳吗?”他和他的兄长耕田度日,戴着斗笠扛着锄头,脸色黧黑。晚间归来, 就正襟危坐,吟咏古人的诗文,飘飘然仿佛在尘世之外,不知道贫贱是一种悲戚了。
12. 引号内的文字所起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引出说明对象——卫星,二是通过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卫星的功能——信息传递。(2 分)
13. ⑴根据科学家的计算,表明“那么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能同时看到四颗星”的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⑵按计划,表明一直到 2020 年,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是有步骤、逐步实施的,当然也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 分)
14. ⑴这段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北斗系统独有的、GPS 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⑵这段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目前北斗系统的应用还远不如 GPS 一样完善”。 (4 分)
15. 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2 分)
16. 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2 分)过去“无用”的阅读,给人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与现在的阅读所选的书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形成二者形成对比,(1 分)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1 分)
17. 本题为开放题,答案示例:双休假期间,翻阅余秋雨《文化苦旅》,作者丰富的人文 知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思维的缜密都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印象,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物的疯狂掠夺、天一阁藏书楼的演变等史实都给我以心灵的洗礼与净化。(4 分)
18.(6 分)⑴写两个中年男人在众多顾客中好不容易找到座位,想讨好服务员的心态。
(2 分)
⑵写一对年青人在众人中间找不到座位时四处张望、曲意逢迎的焦急心态。(2 分)
⑶“我”在服务员面前“左扶右扶,生怕她发火”的慌张心态,以及听到厉声时的隐忍心理。(2 分)
19.第③段文字,通过动作描写。“拿”“搁”“点”“搓”“撤”“背”等一连串动 作,(2 分)刻画出服务冷若冰霜的神情,为下文那仅有的为我递茶水埋下伏笔。刻画了服务员冷淡、缺少关怀,但也能恪尽职守的性格特征。(2 分)
20.(4 分)文中两次出现“托尔斯泰”,在结构上,它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使情节有曲折。(2 分)在内容上,发人深思,启迪人们要做一个文学爱好者因为文学爱好者的心是连在一起的。(2 分)
21.(6 分)小说结尾“白开水,热的”,只有五个字,却意蕴深远。在结构上,与文章开头服务员对“两个中年男人”索要白开水的冷淡、回绝形成对比;(2 分)在内容上白开水的 “热”与服务员表情的“冷”也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使得服务员在繁忙之余对“我”还能够做到如此的关照。(2 分)“热”一语双关,既指白开水的“热”,也暗指服务员在遇到知音后内心产生的温暖。(2 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40):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40),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修改病句,给下面的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40):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40),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 送友人,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40):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40),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