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103)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103),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每题 2 分,共 20 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根深蒂.固(dì) 惟妙惟肖.(xiào) 恣.睢(zì) 汲.取(jī) B.深恶.痛疾(wù) 锲.而不舍(qì) 阴霾.(mái) 胆怯.(qiè) C.鳞次栉.比(zhì) 强聒.不舍(guā) 狡黠.(jié) 腆.着(diǎn) D.吹毛求疵.(cī) 戛.然而止(jiá) 剽.悍(piāo) 斑斓.(lán)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鲜为人知左右逢源沧海桑田莫衷一是B.孜孜不倦不可明状相得益彰心旷神怡C.盛气凌人广袤无垠顾名思义抑扬顿措D.轻飞曼舞妇儒皆知言简意骇销声匿迹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季羡林先生获得了“印度荣誉公民奖”,他是著名的印度学大师,得此殊荣,当.之.无.愧.。 B.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因在进口食品中发现质量问题,质检局决定对进口食品采取变.本.加.厉.的检测措施。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2 分) 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 修改:删去“发自内心地”。 通过开展“节能环保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低碳意识进一步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强”。 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修改:在“食物”前增加“因为”。 林丹能成为羽毛球超级“大满贯”第一人靠的是平时刻苦训练和临场发挥出色取得的。 修改:删去“取得的”。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 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 调料。胡屠户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6.下边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2 分)《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杨志是罗贯中创作的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 《陈涉世家》选自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D.《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A.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B.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请仿照文段中画“ ”部分,在横线处续写一个短语,形成排比。(2 分) 每个人都是自然之子, 各有天赋和禀性。爱因斯坦式的天真, 法布尔式的单纯, ,常常令人受到感染,内心荡起涟漪。做人当如是,抛开得失的计较,率性而为,诚信做事。那么,这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将处处飘荡着真挚的歌声。《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 、慧骃国四个国家,在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的阵营是以 来划分的。(2 分)默写(任选其中两句,如多写,以前两句为准)(2 分) ①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②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③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④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二、阅读(40 分)
(一)阅读《范进中举》中的段落,回答 11-15 题。(14 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众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远,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 老爹们,再为商酌。”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房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子上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是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文中空缺处依次应填的一组词是 、 、 。第一段主要描写了 的场面。(4分) 选段通过多种描写,刻画了范进中举发疯的丑态,请写出关键的词句:(3分) ⑴语言: ⑵动作: ⑶外形: 根据“噫!好了!我中了!”一句,结合你的理解,试写出当时范进的心理活动。(40字以内)(2分)
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按要求写出相应的语句。(2分)
⑴烘托范进昏厥时怕人情景的是: ⑵烘托范进疯走狂奔的是: 第二段中写报录人出主意打范进一个嘴巴说明了什么?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3分)
(二)阅读《学费》,回答16-20题。(14分)①初秋的天,有些热。他走在前面,父亲离他不远,走在后面。②“爹,别送了,回去吧。”他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没作声,继续跟在他后边。“爹,你回去 吧,我一个人能行。”他有些催促父亲了。父亲含混地应了一声,停下了脚步。③“凡事小心点,多留个心眼。”父亲又叮嘱了他一遍,然后扭头蹒跚地往回走。父亲年轻的时 候开山炸石,一块石头砸在了他的脚背上,留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④望着父亲逐渐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这次去大学报到,本来,父亲说好了要 去送他的。然而,临行的时候,父亲还是变了卦。也许,父亲太在意他的跛足,怕他的形象给上大学 的儿子丢了人。⑤“小二,你等等。”没走出多远,父亲在背后喊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又转身回来了,看上去很着急,走路的姿势摇摆得像一架风车。⑥“爹还是不放心你的学费哩。”他下意识地摸了摸缝在衬衣口袋里的钱,鼓鼓的,也硬硬的。这些学费,都是父亲东挪西借筹来的。就为了这几千块钱,跛足的父亲,走村串乡,不知道跑了多少 山路,说了多少好话。⑦“这钱,装在口袋里,爹还是不放心,要不,咱换个地方?”父亲像是和他商量,又像在自言自语。“那……放在哪儿好呢?”他有些迷惑。因为在他想来,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地方能妥善地藏了这比命还重要的钱。⑧“要不,把钱塞进袜子里,这样,穿在脚底下,是不是更安全?”父亲眼中跳跃着兴奋和喜悦 仿佛一颗忐忑的心,就要藏在一个最安全的地方了。⑨父子俩坐在山路上,小心翼翼地拆开缝在衬衣上密密麻麻的针脚,把钱分成两堆,极认真地塞进袜底,然后,再慢慢地穿上鞋,系紧鞋带。父亲看了一眼他的鞋,说:“这回,该没事了。”也许,父亲是真的放心了,额上的皱纹一道一道舒展开来,蓄积在其中的汗水,没遮拦地滑了下来。⑩与父亲再次分别之后没走多长时间,他便觉得脚底疙疙瘩瘩的,不舒服。这段山路虽然只有 12 里,但他不知道是不是能坚持到镇里的车站。因为,他觉得脚底下又滑又湿 钱大概已经被汗水浸透了。⑪找了一个山头,他坐下来,慢慢脱下鞋,又小心地褪下袜子,他吓了一跳:由于汗水浸泡,再加上脚底的磨蹭,上面几张钞票已严重变形,而且,图案也变得模糊不清了。他慌了,赶紧脱下另一只鞋,迅速扯下袜子,抽出里边的钱。也许,那一刻,他吓坏了,慌得有些手忙脚乱,这时,一阵风刮来,一沓钞票,像平地里惊起的一群蝴蝶,飘飘扬扬,四散飞了起来 他脑袋里“轰”的一声, 一刹那,天塌地陷。⑫一张张的钱,就像四散了的魂魄。⑬他赶紧四下里寻找。石头下、草丛间、树坑里,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他都找遍了。他一 边找,一边哭,不敢回去告诉父亲,怕父亲承受不住这个打击。一直找到下午,仍然有 500 元钱不见
下落。放弃寻找后,他果断地把剩余的钱重新装进那个衬衣口袋里,然后,抱得紧紧的,奔向镇里的车站 也许,他能做的,他该做的,只剩下这.些.了。⑭一直到学校,他都紧紧地抱着那件衬衣,以及衬衣口袋里的钱。交了学费,他已经没有一分钱过生活了。他没把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学校,只是说,自己家庭困难,需要勤工俭学。系里很爽快, 除了在餐厅给他找了份工作,还减免了他的部分学费。⑮开学典礼后,他给父亲写了封信,信里说,一路上,乘汽车,换火车,都很顺利。大学不错, 系里的老师对他也不错,一切都好,希望家里不要挂念他。⑯信寄出去不久,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他说,前些日子,有人谣传说,一个学生的钱被风刮跑了, 还有人说是你,爹没相信。这事不会发生在咱身上,爹对你放心着哩。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只歪歪扭扭回了这么几行字,信的最后,是这样一句话:儿子,你长大了!”⑰霎时,他泪流满面。请按给出的语言形式概括出文章的其他情节。(4 分)千叮万嘱,深情送子 一阵风来,学费丢失 .第⑬段中加点的“这些”具体指什么?(2 分)
文章末尾以“他泪流满面”收束,这泪水里包含了“他”怎样复杂的感情?(2 分)
本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刻画人物?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独特个性?(4 分)
结合文章内容,以“成长”为话题写几句话,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2 分)
(三)阅读《曹刿论战》,回答 21-26 题。(12 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选自 ,相传是春秋时期的 所作。(2 分) 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4.任.选.下.面.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2) 小惠未徧.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5.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 分) ⑴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 的时候。 ⑵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 的时候。26.文中的曹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谈谈理由。(2 分) _
三、作文(40 分)27.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⑴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启迪 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⑵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装有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 叫青年人喝,青年人觉得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低沉浮着,一会儿,一丝清香缓缓地从杯中飘出来……高僧这样加了三次水,茶叶在杯子里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于是,青年人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茶叶经历多次的沸水浸泡,终于绽放了芳香!人生如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请以“磨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二)学费(14 分)
(三)曹刿论战(12 分)26. 每点 1 分,答对其中两点可得满分。(2 分 ) (1) 有爱国思想。理由:“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国家面临战争,曹刿能主动请见,想为国效力。 (2) 有政治远见。理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关于战争准备的讨论说明曹刿懂得取信于民的道理。
(3) 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理由:齐人三鼓。刿曰:“可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在指挥战争的时候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三 作文(40 分) 评分标准见中考卷。 补充说明: 三个错别字扣 1 分,重现的不算,最多扣 2 分。 卷面严重潦草者,酌情扣除 1-3 分。 字数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400 字以下按降一等处理。 忘写标题扣 2 分,题目一擅自改题、题目二直接用话题作标题的,扣 1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03),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03),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必须用蓝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40),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