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5989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5989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5989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含答案专题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9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0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2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3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4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1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部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2月12日 1.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2.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A.相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B.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率:NaHCO3<Na2CO3 D.热稳定性:NaHCO3<Na2CO33.将1.12g铁粉加入25mL 2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5:1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4.某稀溶被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1:3:1 C.3:3:8 D.1:1:4 5.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Na2CO3 C.NaOH,Na2CO3 D.Na2O2,NaOH,Na2CO36.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A B C D7.下列试剂中,不能使Fe2+转化为Fe3+的是( )①氯气 ②NaCl溶液 ③KMnO4溶液 ④稀硝酸 ⑤盐酸 ⑥NaNO3溶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⑤⑥8.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 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B.2:1 C.3:4 D.4:39.已知用金属钠生成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①4Na+O2= 2Na2O,②4Na+CO2= 2Na2O+C ③2NaNO2(亚硝酸钠)+6Na= 4Na2O+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①方法产物中可能混有过氧化钠
C.②方法中固体产物中的碳可在空气中灼烧除去 D.③方法中副产物氮气可以保护Na2O不易被氧化10.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 : 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11.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B.溶液中一定含Fe2+
C.溶液中一定含Cu2+ 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12.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 、、、、、、、、.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13.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L,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Mg、Al共0.2mol B.参加反应的HCl为0.4mol
C.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4mol电子 D.若该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则能产生0.2mol H214.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木炭(C)和O21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和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的是( )A.取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克
B.取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克固体
C.取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克
D.取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克固体16.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6:1 B.3:1 C.2:1 D.1:217.下列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e+3Cl22FeCl3 B.Fe+2HCl=FeCl2+H2↑
C.Fe2O3+6HCl=2FeCl3+3H2O D.Fe(OH)2+2HCl=FeCl2+2H2O18.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这时观察到( ) 水进入左瓶 B.水进入右瓶
C.水同时进入两瓶 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19.有、、、、这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它们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盐酸 B.烧碱溶液 C.氨水 D. 试剂20.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
① 金属钠投入到溶液中 ② 过量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 过量生石灰投入到少量饱和溶液中 ④投入溶液中A.只有① B.只有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④21.为探索工业中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废料的再利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回收方案: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滤渣B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
(3)若要从滤液D中得到绿矶晶体,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在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
A.漏斗 B.坩埚 C.烧杯 D.玻璃棒
(4)试剂Y应该是一种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它不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H2O2 B.H2 C.O2 D.Fe22.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潜水艇中供氧体系反应机理的装置图(夹持仪器略)。
(1)A装置为CO2的发生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
(2)B装置可除去A装置中可能挥发出的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
(3)C装置为O2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
(4)D装置可除去C装置中未反应的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_。
(5)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O2的装置,检验所收集的气体为O2的方法为__________。
(6)C装置中固体由淡黄色完全变为白色,检验固体成分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入过量____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过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__________且不褪色,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 2019年2月12日化学参考答案 1.答案:B解析:根据铝镁合金具布的性质及其用途来看,导电性好与这些用途无关。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Na2CO3和NaHCO3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A.相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正确
B、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正确
C、都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 H2SO4= Na2SO4+2H2O+2CO2↑,Na2CO3和NaHCO3分别与同浓度硫酸反应,由于后者产生一样多的气体需要的硫酸的量仅是前者的一半,故NaHCO3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泡速率快,C错误;
D、热稳定性:NaHCO3<Na2CO3,NaHCO3受热会分解,而Na2CO3不会,正确3.答案:B解析:n(Fe)=0.02 mol,n(Fe3+)=0.05 mol,发生反应:Fe+2Fe3+=3Fe2+,Fe3+过量,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0.01 mol Fe3+、0.06 mol Fe2+。4.答案:D5.答案:A解析:根据反应式: 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计量关系,可知2mol NaHCO3生成CO2和H2O各1mol,Na2O2只有1mol,故其恰好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气体排出后,只剩余Na2CO3,答案选A。6.答案:D解析:向和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分别是、、,所以选项D中图像正确,答案选D。7.答案:D解析:要实现Fe2+转化为Fe3+,必须加强氧化性物质,②NaCl、⑤HCl均没有强氧化性,⑥中的NO3-在酸性条件下才表现强氧化性。8.答案:C解析:设每份铁铝合金样品中含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由、 、 三个关系式得解得。9.答案:C解析:三个反应中均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氧化钠易被氧化为过氧化钠,则①方法产物中可能混有过氧化钠,故B正确;在空气中灼烧除去产物中的碳时,氧化钠也会转化为过氧化钠,故C错误;氮气性质稳定,不与氧化钠反应,则③方法中副产物氮气可以保护Na2O不易被氧化,故D正确。10.答案:B解析:由 和 可知,若硫酸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3,若铝完全反应,则二者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由于,故铝与硫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硫酸不足,铝与NaOH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NaOH溶液过量。11.答案:C解析:加入铁粉,铁粉先与反应后再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存在,该固体可能为①,此时铁粉完全反应, 完全反应而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剩余;② 和,此时铁粉有剩余, 、均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不含,加入溶液不变红色。故溶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剩余固体一定含有。12.答案:C解析:向无色溶液(不含有)里加入铝粉,只放出,溶液可能显酸性也或能显碱性;若溶液显碱性则含有大量的,与、、、会发生离子反应不共存,故不含这四种离子,剩余离子中与生成沉淀也不能大量共存,故二种离子中只能有一种与其余离子存在,共4种;若溶液显酸性,含有的大量与、不共存,另外在酸性条件下如果有不能生成氢气,所以可能含有、、、、共5种,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离子种类的判断13.答案:A解析: 反应的实质为Mg+2H+Mg2++H2↑,2Al+6H+2Al3++3H2↑, ,则参加反应的n(HCl)=n(H+)=0.4 mol。因为盐酸过量,故产生H2的量取决于金属的量,所以若换成过量的稀H2SO4,同样产生0.2 mol H2。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由2H+→H2,得电子总数为0.4 mol。0.2 mol Mg在反应中提供0.4 mol电子,0.2 mol Al在反应中提供0.6 mol电子,0.2 mol Mg、Al混合物提供的电子数应大于0.4 mol而小于0.6 mol,A不正确。 14.答案:C解析:A选项中: ,;B选项中: (少量) , (过量) ;C选项中只发生反应: ;D选项中: (不足量) ; (足量) .15.答案:C解析: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混合物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的质量分数,A正确;
和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的质量分数,B正确;
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选项C不能测出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和都与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所以可以计算出的质量分数,选项D正确。16.答案:D 17.答案:B18.答案:A解析:钠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固体,燃烧后左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右瓶内气体体积变化不大,压强变化不大;故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活塞,水只会进入左瓶中.故选A.19.答案:B解析:、、的鉴别。
上述几种溶液逐滴加入烧碱溶液: 与之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很快沉淀变成灰绿,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与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与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反应,先出现白色沉淀,再继续滴加,沉淀消失。20.答案:D解析: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的沉淀;
②过量溶液和明矾溶液,将得不到沉淀,铝元素将以偏铝酸根形式存在。
③将有氨气和碳酸钙沉淀。
④双水解,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21.答案:1.过滤; Fe、Cu; 2.CO2 +AlO2-+2H2OHCO3-+Al(OH)3↓
3.蒸发浓缩; B; 4.氧化剂; BD解析:1.操作①得到滤渣B和滤液A,因此为过滤操作。合金废料中只有Al能溶于NaOH溶液,因此滤渣B含有Fe、Cu。
2.反应①由NaAlO2得到Al(OH)3,过程中通入的是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 + AlO2- +2H2OHCO3- +Al(OH)3 ↓。
3.滤液D为FeSO4溶液,由FeSO4溶液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这一系列操作中没有用到坩埚。
4.由Cu和稀硫酸得到CuSO4还需加入氧化剂,不可能是H2、Fe。22.答案:1.CaCO3 +2H+Ca2+ +H2O+CO2↑
2.HCl HCO3- +H+H2O+ CO2↑
3.2Na2O2 +2CO22Na2CO3 +O2 2Na2O2 + 2H2O4NaOH + O2↑
4.CO2 2OH- +CO2CO32- +H2O
5.取出集气瓶正放于桌面上,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所收集的气体为O2
6.CaCl2 Na2CO3 溶液变红 NaOH解析:1.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
2.制得的CO2中混有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3.从B装置中出来的CO2中含有水蒸气,通过C装置时CO2、H2O均能与Na2O2反应产生氧气。
4.D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
5.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6.C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可能含有NaOH、Na2CO3,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检验并除去,过滤后加入酚酞试液检验NaO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4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6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1NaOH溶液,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8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