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含答案专题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3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5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6含答案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7含答案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4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4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部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2月3日 溶液、浊液和胶体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 丁达尔效应 B. 是否能透过半透膜 C. 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D. 分散质粒子大小2. 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湿布扑灭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长时间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物理小识》中对镀金法有如下叙述:“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其中“入火则汞去”是指A. 蒸发 B. 升华 C. 分液 D. 分馏5.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6.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标准大气压,20℃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 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 同温同压下,NA个NO与N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D. 0℃、1.01×104Pa时,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7. 在两个密闭容器甲、乙中,依次充入氧原子数目相同的O2、O3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体积:甲>乙 B. 气体的质量:甲<乙 C. 气体的分子数:甲<乙 D. 气体的压强:甲>乙8. 配制100 mL 1 mol/L NaCl溶液,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一样的纸,然后将氯化钠放在纸片上称量B. 把称得的氯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移入容量瓶中C. 沿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至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D.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9. 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100mL1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mL 3mol·L-1的FeCl3溶液 B.300 mL 1mol·L-1的NaCl溶液 C.150mL 2mol·L-1的NH4Cl溶液 D.300mL 3mol·L-1的KCl溶液 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B. 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C. 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molD. 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11. 0.2L1mol•L﹣1FeCl3溶液与0.5L1mol•L﹣1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A.5:2 B.3:1 C.6:5 D.1:312.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 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点 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 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1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的CO和CO2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11:7B. 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O,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 配制450 mL 0.1mol/L的NaOH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1.8gD. 1 L0.45 mol/L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比0.1L0.15mol/LAlCl3溶液大14. 在三个等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2、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p(N2)>p(H2)>p(O2) B. p(O2)>p(N2)>p(H2)C. p(N2)>p(O2)>p(H2) D. p(H2)>p(N2)>p(O2)1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 mo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 LB. 配制1 mol·L-1 NaCl溶液 1 L,其方法是将58.5 g NaCl溶于1 L 水中C. 1 mol NH3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 D. 1 mol O2的质量是32 g·mol-1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植物油的密度比水小的原理,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这两种液体混合物B. 用CCl4萃取碘水的实验中,振荡静置后,上层为紫红色溶液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以通入适量O2后点燃17. 某种酒精与水的混合物中,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5:6,则该混合物中酒精(化学式C2H6O)的质量分数为:( )A.45.5% B.68.0% C.75.4% D.无法计算 已知某溶液的:①体积; ②密度; ③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 ④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定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计算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④19.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 O2(g)和 N2(g)分子数相同B.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 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 16:11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 5 mol O2(g)和 2 molN2(g),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 5:2D.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O2(g)和 2 molH2(g)的体积之比等于 5:22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氨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氨水的密度为b gcm﹣3,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1 B.molL﹣1 C. molL﹣1 D.molL﹣121. 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制备Fe(OH)3胶体,并研究该胶体的性质.(1)该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操作制备胶体,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取一个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滴加1mL~2mL饱和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待__________后,停止加热;(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1所示,放置2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填写“有”或“无”)__________ 丁达尔现象:再向烧杯中加入用稀硝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3)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 型管中,如图2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填“阴”或“阳”)_____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22.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三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1)如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方案2】用如下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4)导管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5)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a.CCl4 b.H2O c.NH4Cl溶液 d.(苯)(6)若m g样品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V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A1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用含V、m的代数式表示)。23. 常温下,在27.5g水中溶解12.5g 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g/cm3.求:(1)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2)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3)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19年2月3日化学参考答案1.D 分析:溶液、浊液和胶体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其中浊液的分散质微粒大于100nm,溶液的分散质微粒小于1nm,胶体的分散质微粒介于1nm~100nm之间,答案选D。 C 3.A 4.A5.D 分析: A、装置是蒸馏,可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A错误;B、装置是渗析,可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例如胶体的提纯等,B错误;C、装置是过滤,可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C错误;D、装置属于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正确,答案选D。6 B 分析: A. 1个标准大气压,20℃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N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故A错误;B. 4℃时9mL水的质量为9g,其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它们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C. 同温同压下,NA个NO与N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故C错误;D. 0℃、1.01×104Pa时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所含的原子数目小于NA,故D错误。故选B。7 . D 【详解】温度和密度均相同氧原子数目相同的O2、O3两种气体,两容器气体的质量相等,O原子的个数以及物质的量相等,A.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质量相等,密度相等,根据V=则气体的体积也相等,选项A错误;B.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质量相等,选项B错误;C.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O3)=3:2,物质的量与分子数成正比,则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也是3:2,选项C错误;D.O原子个数相等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O2):n(O3)=3:2,由PV=nRT可知,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为3:2,甲>乙,选项D正确。答案选D。8.C分析: A.称量氯化钠时,要放在托盘纸上称量,称量氢氧化钠等腐蚀性或潮解物质要放在器皿中称量,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溶解氯化钠在烧杯中进行,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 定容时,使用胶头滴管,不能用玻璃棒,故C错误;D.烧杯、玻璃棒要洗涤,洗涤液也要注入容量瓶,保证溶质全部转移,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C。9.D10 B 分析: 根据题意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Mr(Y)=0.5Mr(Z),即Mr(X)<Mr(Y)<Mr(Z),A、三种气体的原子组成不能确定,因此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中质量最大的不一定是Z,A错误;B、根据密度ρ=M/Vm可知,气体处在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三种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X,B正确;C、气体的物质的量n=V/Vm,Vm和气体的状态有关,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Vm不一定等于22.4L/mol,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均为0.1mol,C错误;D、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由于Mr(Y)=0.5Mr(Z),所以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因此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4:1,D错误,答案选B。11.B 【解答】解:0.2L1mol•L﹣1FeCl3溶液与0.5L1mol•L﹣1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mol/L×3:1mol/L=3:1,故选B.12.B 【详解】A. 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点,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A错误;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B正确;C. 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错误;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溶质的质量不足2.4g,所以浓度偏低,D错误。答案选B。13.B 分析: A、CO和CO2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28:(1×2/44)=11:14,故错误;B、同体积、同密度,即气体的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为28g·mol-1,因此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一定相等,故正确;C、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瓶,应用500mL的容量瓶,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0×10-3×0.1×40g=2g,故错误;D、NaCl中c(Cl-)=0.15mol·L-1,AlCl3中c(Cl-)=0.15×3mol·L-1=0.45mol·L-1,Cl-浓度相等,故错误。14.C分析: A、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其大小是不确定的,会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22.4 L•mol﹣1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故A错误;B、58.5gNaCl溶于1 L水中,所配溶液体积大于1L,溶液浓度不等于1 mol/L,故B错误;C、1个NH3分子含有10个电子,则1mol NH3含有10mol电子,即6.02×1024个电子,故C正确;D、质量的单位为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 mol-1,故D错误。15 C 分析: 利用植物油与水互不相溶性质,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错误;CCl4密度比水大,应该在水的下层,B错误;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加水过多,溶液体积变大,浓度偏低,C正确;有CO2气体大量存在的情况下,CO不能够燃烧,达不到目的,D错误;正确选项C。点睛: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以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CO被氧化为CO2,既除去了CO,又增加了CO2的量。16.A 17.B 18.C试题分析:由于w =×100% =×100%,c ==或,因此需要已知②密度、④溶质的摩尔质量,才能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正确;答案选C。19.A 【解答】:A.压强不一定相同,则Vm不一定相同,体积相同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二者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等温等压下,气体的Vm相同,由ρ==可知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64:44=16:11,故B正确;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气体,容器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呈正比,则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故C正确;D.等温等压下,气体的Vm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体积呈正比,5molO2(g)和2mol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故D正确.故选A.20 C 【解答】:标况下a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氨气的质量为:17g/mol×mol=g, 该氨水的质量为:1000g+g,该溶液的体积为:V==mL,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故选C. 21 1. FeCl3;红褐色 2. 无;有白色沉淀 3. 阴;Fe(OH)3胶体粒子带电分析:(1)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2)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是可以的;(3)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解答:解:(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该用新制的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出现红褐色后即可,故答案为:FeCl3;红褐色;(2)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是可以的.所以半透膜外的液体是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由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故答案为:无;有白色沉淀;(3)氢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所以向阴极移动,即阴极附近溶液颜色加深,故答案为:阴;Fe(OH)3胶体粒子带电.22.(1)防止倒吸(2)检查装置气密性 关闭K1,打开K2 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3)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4)保持气压恒定,使NaOH浓溶液容易流下(5)ad (6)[41V/22400m]×100% (1)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2)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1mol/L(3)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30.2mL解答:解:(1)12.5g 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电离产生的Cu2+和SO42﹣均为0.050mol,故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050mol+0.050mol=0.1mol,答: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1mol;(2)溶液的体积为:=0.0331L,故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1mol/L,答: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1mol/L;(3)取出溶液中含溶质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1.51mol/L×0.02L=0.0302mol,故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0.0302L=30.2mL,答: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30.2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6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l·L-1NaOH溶液,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8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1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用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