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提升-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5990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复习提升-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5990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复习提升-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5990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第三单元复习提升-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复习提升-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共7页。
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正确评价北宋的中枢机构1.(2021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宋代皇帝不可以未经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而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否则,便不符合“国体”。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然后行下。这表明宋代中枢机构 ( )A.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B.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D.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2.(2021广东珠海二中高一月考,)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食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 )A.兵士激增,国家负担沉重B.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C.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D.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易错点2 王安石变法是否加重人民负担3.(2020山东滨州高三6月模拟,)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提到,北宋中期改变了当时害民的差役制,施行募役制,让百姓交一些“代役之税”作为雇人服役的资金,这近似于一种人身税,是王安石的第一好政策。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募役法的实施 ( )A.转嫁了财政危机 B.缓和了阶级矛盾C.减轻了农民负担 D.增加了财政收入4.(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高一期末,)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为政府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钱穆先生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易错点3 行省制度的优越性5.(2021河南名校联盟高一开学考,)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名称有些听起来不像常设官员,其名称中往往带有动词。比如刺史,“刺”即刺探,其本意为临时派出,后演变为州牧;比如行省长官“行某处中书省事”,意指临时作为中央代表行中央特派之事,后变成固定的地方官;比如巡抚,意指代皇帝巡行地方,后巡行变为常设。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具有随意性B.临时委派的做法杜绝了地方割据的出现C.监察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的主要职责D.王朝政府注重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易错点4 经济重心南移的特点和影响6.(2020安徽合肥第六中学高二期末,)下表是唐宋时期美术家的地域分布统计表。某学者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该学者 (深度解析)比较项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其他地区唐朝73%11%6%10%北宋63%17%10%10%南宋6%26%65%3%A.所依据的史实不准确B.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C.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D.能严谨地进行历史推论易错点5 正确理解程朱理学7.(2021江西赣州会昌中学高二月考,)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重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C.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D.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8.(2021河北邯郸鸡泽第一中学高二月考,)“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由此可知,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B.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C.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 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A2.C3.C4.A5.D6.B7.D8.D1.A 根据材料“宋代皇帝不可以未经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而将‘圣旨’以‘指挥’形式直接下达有关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然后行下”可知,宋代中枢机构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具有严密的运作程序,故选A项;宋代中枢机构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并非“分权与制衡”,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宋代中枢机构运作有严格的程序,“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与材料主旨不符,亦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使相权受到进一步分割,排除D项。2.C 根据材料“财用有无不知也”“何故用不足也”“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等信息可知,枢密院、管军将帅和三司等部门或个人重视自身利益,不能相互配合协调,反映了北宋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故选C项;兵士激增,国家负担沉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北宋虽然强化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但材料与此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北宋军队战斗力的信息,排除D项。3.C 据材料可知,募役法即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此举使不能或者不愿服役的农民可以交钱代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故选C项;材料强调募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不涉及转嫁财政危机,缓和阶级矛盾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两项;募役法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这一点,排除D项。4.A 材料“安石之开源政策”说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之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迹近为政府敛财”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对人民存在剥削压榨的现象,“急刻”说明短时间内对百姓危害大,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效果并不明显,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加重了百姓负担,与社会管控无关,排除D项。5.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刺史、行省长官、巡抚等官职的设置,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协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故选D项;题干中的刺史、行省长官、巡抚起初都是中央派出的官员,后期成为地方行政长官,这是因时而变的结果,非随意的,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唐代的藩镇割据都是地方割据的表现,故“杜绝”一词不妥,排除B项;监察并不是每一位地方官员都具备的职责,排除C项。6.B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化重心的转移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且中国古代文化是为政治服务的,文化重心的变化除了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外,也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该学者的研究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故选B项;该学者依据的史实是准确的,排除A项;该学者并未全面分析影响因素,并不是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排除C项;该学者忽视了政治因素,有失严谨,排除D项。名师点睛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交通贸易: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沿海城市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2)人口分布:经济重心南移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人才结构: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元明清时期,南方籍贯的状元在数额上形成了绝对优势。(4)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5)生态环境:导致南方一些地区被过度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7.D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其中包含了一定的理性思考,故D项正确; A、B、C三项都不能准确表达题干材料的主旨,故均排除。8.D 根据所学知识,程朱理学强调人的气节,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的形成有积极的影响,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观点不符,B项材料无法体现,C项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故均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