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知识讲解_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提高练习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知识讲解_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提高练习题01
    知识讲解_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提高练习题02
    知识讲解_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提高练习题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知识讲解_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提高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提高练习题,共8页。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倾斜角的概念,掌握直线倾斜角的范围;

    2.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理解各倾斜角是时的直线没有斜率;

    3.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会求直线的斜率(或倾斜角);

    4.掌握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5.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

    【要点梳理】

    要点一、直线的倾斜角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则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规定:当直线和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倾斜角为,所以,倾斜角的范围是

    要点诠释:

    1.要清楚定义中含有的三个条件

    直线向上方向;

    轴正向;

    小于的角.

    2.从运动变化观点来看,直线的倾斜角是由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成的角.

    3.倾斜角的范围是.当时,直线与x平行或与x重合.

    4.直线的倾斜角描述了直线的倾斜程度,每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和它对应.

    5.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不能确定直线的位置,但是,直线上的一点和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可以唯一确定直线的位置.

    要点二、直线的斜率

    1.定义:

    倾斜角不是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表示,即

    要点诠释:

    (1)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0°,k=tan0°=0;

    (2)直线与x轴垂直时,=90°k不存在.

    由此可知,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

    由斜率的定义可知,当范围内时,直线的斜率大于零;当范围内时,直线的斜率小于零;当时,直线的斜率为零;当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直线的斜率与直线的倾斜角(除外)为一一对应关系,且在范围内分别与倾斜角的变化方向一致,即倾斜角越大则斜率越大,反之亦然.因此若需在范围内比较倾斜角的大小只需比较斜率的大小即可,反之亦然.

     

    要点三、斜率公式

    已知点,且轴不垂直,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要点诠释:

    1.对于上面的斜率公式要注意下面五点:

    (1) 当x1=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90°,直线与x轴垂直;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即y1,y2和x1,x2在公式中的前后次序可以同时交换,但分子与分母不能交换;

    (3)斜率k可以不通过倾斜角而直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求得;

    (4)当y1=y2时,斜率k=0,直线的倾斜角=0°,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

    (5)求直线的倾斜角可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而得到.

    2.斜率公式的用途:由公式可解决下列类型的问题:

    (1)由点的坐标求的值;

    (2)已知中的三个量可求第四个量;

    (3)已知的横坐标(或纵坐标)可求

    (4)证明三点共线.

     

    要点四、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设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若,则的倾斜角相等.由,可得,即.

    因此,若,则.

    反之,若,则.

    要点诠释:

    1.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斜率存在分别为不重合;

    2.当两条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且不重合时,的倾斜角都是,则.

    要点五、两直线垂直的条件

    设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若,则.

    要点诠释:

    1.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

    2.当一条垂直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两条直线也垂直.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设直线过原点,其倾斜角为,将直线绕坐标原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直线,则直线1的倾斜角为(   

    A+45°   

    B135°

    C135°

    D.当0°≤180°时,为+45°,当135°≤180°时,为135°

    【答案】D

    【解析】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因此,只有当+45°∈[0°180°),即当0°≤135°时,的倾斜角才是+45°,而当135°≤180°时,的倾斜角为135°.故应选D

     【总结升华】(1)倾斜角的概念中含有三个条件:直线向上的方向;x轴的正方向;小于平角的正角.

    2)倾斜角是一个几何概念,它直观地描述且表现了直线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且倾斜程度相同的直线,其倾斜角相等;倾斜程度不同的直线,其倾斜角不相等.

    4)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倾斜角,二者缺一不可.

    举一反三:

    【变式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的倾斜角为,则此直线的斜率为tan

    B.直线的斜率为tan,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

    C.若直线的倾斜角为,则sin0

    D.任一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它不一定有斜率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对于A,当=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A错;对于B,虽然直线的斜率为tan,但只有当[0°180°)时,才是此直线的倾斜角,B错;对于C,当直线平行于x轴时,=0°,而sin0°=0C错.应选D

    【高清课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814902

    2.如图所示,直线的倾斜角,直线垂直,求的斜率.

    【答案】  k2=

    【解析】由图形可知,,则k1k2可求.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90°+30°=120°直线的斜率k2=tan120°=tan(180°―60°)=tan60°=

    【总结升华】(1)本例中,利用图形的形象直观挖掘出直线的倾斜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公式tan(180°)=tan是一个重要公式,它是求倾斜角为钝角时的直线斜率的关键,即把钝角的正切转化为锐角的正切.熟记30°45°60°角的正切值可快速求解.

    举一反三:

    【变式1】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直线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又因为,即

            所以

         类型二: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的应用

    3.(2016春 吉林延边州月考)若aN,又三点Aa0),B0a+4),C13)共线,求a的值.

    【答案】a=±2

    【解析】ABC三点共线

    直线ACBC的斜率相等

    解之得:a=±2

    【总结升华】由于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斜率都相等,因此ABC三点共线ABC中任意两点的斜率相等(如kAB=kAC).

    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直线上任意两点所确定的方向不变,即在同一直线上任意不同的两点所确定的斜率相等.这正是利用斜率可证三点共线的原因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A35),B13),C511)三点,试判断这三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由题意可知直线AB的斜率,直线BC的斜率.因为kAB=kBC,即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并且它们过同一点B,所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4.已知直线经过点P11),且与线段MN相交,又M23),N32),求直线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  如图所示,直线相当于绕着点P在直线PMPN间旋转,是过P点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

    PN位置转到位置时,倾斜角增大到90°,而

    又当位置转到PM位置时,倾斜角大于90°,由正切函数的性质知,kkPM=4k≤―4

    综上所述,

    【总结升华】直线的倾斜角是从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而直线的斜率及斜率公式则从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是数形结合.利用它可以较为简便地解决一些综合问题,如过定点的直线与已知线段是否有公共点的问题,可先作出草图,再结合图形考虑.

    一般地,若已知Ax1y1),Bx2y2),Px0y0),过P点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过P点的任一直线的斜率为k,则当与线段AB不相交时,k夹在kPAkPB之间;当与线段AB相交时,kkPAkPB的两边.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814904

    【变式1知直线过点,且与以为端点的线段相交,求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

    【答案】

        5.已知实数xy满足2x+y=8,且2x3,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2 

    【解析】  如图所示,由已知,点Pxy)在线段AB上运动,其中A24),B32),而,其几何意义为直线OP的斜率.

    由图可知kOBkOPkOA,而kOA=2

    故所求的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

    【总结升华】  利用斜率公式构造斜率,可以解决形如之类的代数问题.

    利用斜率公式解决代数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代数式的特征,看是否可写为的形式,从而联想其几何意义(即直线的斜率),再利用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来分析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  已知函数0x1)的图象如图,若0x1x21,则(   

    A    B

    C    D.前三个判断都不正确

    【答案】 A

    类型三: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6.已知经过A33),B86),经过,求证:

    【解析】 直线的斜率为

    直线的斜率为

    k1=k2

    【总结升华】判定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是否平行的依据是:当这两条直线均不与x轴垂直时,只需看它们的斜率是否相等即可,反过来,两条直线平行,则隐含着这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当这两条直线均不与x轴垂直时).

    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只要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是否相等即可,但是要注意斜率都不存在的情况,以及两条直线是否重合.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直线(k3)x+(4k)y+1=02(k3)x2y+3=0平行k的值是________

    【思路点拨】考查题意,不难发现x=3为所求,然后利用直线平行的条件解答即可.

    【答案】35

    【解析】k=3时两条直线平行,

    k3时有  所以k=5

    故答案为:35

     

     7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A21),B13),C34),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

    【思路点拨】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为,即AC为一条对角线,设,则由AC中点也是中点,利用线段的中点公式求得.同理可得,若构成以AB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即;以BC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则,综合可得结论.

    【答案】22),或(-60),或(46).

    【解析】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为,则AC为一条对角线,

    ,则由AC中点也是中点,

    可得,解得

    同理可得,若构成以AB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则;以BC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则

    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22),或(-60),或(46).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中点公式的应用,用待定系数法求点的坐标,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举一反三:

    【变式1若三条直线ax+y+1=0x+ay+1=0x+y+a=0能构成三角形,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aR a≠±1,且a2

    【解析】三条直线不平行,且不过同一点。

    类型四: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

    8.已知定点A13),B42),以AB为直径的端点,作圆与x轴交于点C,求交点C的坐标.

    【答案】 (10)或(20

    【解析】 本题中有三个点ABC,由于AB为直径,C为圆上的点,所以ACB=90°,因此,必有kAC·kBC=1.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x轴的交点为C,则ACCB.设Cx0),MJ ,去分母解得x=12

    C10)或C20).

    【总结升华】利用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解题,主要利用其斜率的关系,当然,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本例中,利用ACB=90°,及两条直线垂直时斜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构造关于x的方程,解之便求出其交点坐标,因此利用直线垂直与平行关系可构造相关方程,解之即可求出相关参数.

    本例中,当ACBC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ACBC,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如图).故不需要对ACBC斜率不存在的情形作讨论.

    举一反三:

    【变式1】若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实数=      

    【答案】1

    【解析】 因为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所以,所以

     

     

    相关试卷

    知识讲解_余弦定理_提高练习题: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余弦定理_提高练习题,共8页。

    知识讲解_平面_提高练习题: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平面_提高练习题,共8页。

    知识讲解_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基础练习题: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基础练习题,共8页。

    • 精品推荐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