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_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基础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5994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知识讲解_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基础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5994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知识讲解_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基础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5994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数学必修四课时试卷及知识点总结
- 巩固练习_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_基础 试卷 1 次下载
- 知识讲解_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_基础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巩固练习_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_提高 试卷 1 次下载
- 巩固练习_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_基础 试卷 1 次下载
- 知识讲解_平面向量应用举例_提高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知识讲解_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基础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基础练习题,共9页。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学习目标】1.能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能熟练运用二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能灵活地将公式变形并运用.3.通过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进一步提高运用联系的观点、化归的思想方法处理问题的自觉性,体会换元思想、方程思想等在三角恒等变换中的作用.【要点梳理】要点一: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要点诠释:(1)公式成立的条件是:在公式中,角可以为任意角,但公式中,只有当及时才成立;(2)倍角公式不仅限于是的二倍形式,其它如是的二倍、是的二倍、是的二倍等等都是适用的.要熟悉多种形式的两个角的倍数关系,才能熟练地应用好二倍角公式,这是灵活运用公式的关键. 如:;2.和角公式、倍角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就可得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它们的内在联系如下:要点二:二倍角公式的逆用及变形1.公式的逆用;...2.公式的变形;降幂公式:升幂公式:要点三: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能够解答的三类基本题型求值题、化简题、证明题1.对公式会“正着用”,“逆着用”,也会运用代数变换中的常用方法:因式分解、配方、凑项、添项、换元等;2.掌握“角的演变”规律,寻求所求结论中的角与已知条件中的角的关系,如等等,把握式子的变形方向,准确运用公式,也要抓住角之间的规律(如互余、互补、和倍关系等等);3.将公式和其它知识衔接起来使用,尤其注意第一章与第三章的紧密衔接.【典型例题】类型一:二倍角公式的简单应用例1.化简下列各式:(1);(2);(3).【思路点拨】逆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答案】(1)(2)(3)【解析】 (1).(2).(3).【总结升华】本题的解答没有去就单个角求其函数值,而是将所给式子作为一个整体变形,逐步向二倍角公式的展开形式靠近,然后逆用倍角公式,要仔细体会本题中的解题思路.举一反三:【变式1】求值:(1);(2);(3).【答案】(1);(2);(3)【解析】(1)原式=;(2)原式=;(3)原式=.类型二:利用二倍角公式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例2. 求sin10°sin30°sin50°sin70°的值.【思路点拨】解这类题型有两种方法:方法一:适用,不断地使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方法二:将正弦题目中的正弦形式全部转化为余弦形式,利用进行化简.【答案】【解析】方法一: .∴方法二:原式.【总结升华】本题是二倍角公式应用的经典试题.方法一和方法二通过观察角度间的关系,发现其特征(二倍角形式),逆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使得问题出现连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的形式.在此过程中还应该看到化简以后的分子分母中的角是互余(补)的关系,从而使最终的结果为实数.利用上述思想,我们还可以把问题推广到一般的情形:一般地,若,则.举一反三:【变式1】求值:sin10°cos40°sin70°.【解析】原式.类型三: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例3.化简下列各式:(1)【思路点拨】(1)观察式子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把倍角展开成单角,再进行化简.(2)观察式子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把倍角展开成单角,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答案】(1)(2)【解析】(1)(2)【总结升华】①余弦的二倍角公式的变形形式:.经常起到消除式子中1的作用.②由于,可进行无理式的化简和运算.例4.(2015秋 安徽阜阳期末)已知,且(1)求的值;(2)求的值.【思路点拨】(1)根据角的范围求出cos,tan,然后通过二倍角公式转化,分子分母同除cos2,代入tan,即可求出值.(2)直接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函数,展开代入tan的值求解即可.【答案】(1)6;(2)7【解析】(1)由又,∴,∴(2)举一反三:【变式1】(1)的化简结果是 . (2)已知,且α∈( ,π),则 的值为 .【答案】(1)(2)【解析】(1)原式= = = =(2)因为,且α∈( ,π),所以,原式=.类型四:二倍角公式在三角函数式给值求值题目中的应用【高清课堂:倍角、半角公式370633 例2】例5.求值:(1)已知,求.(2)已知,求.【思路点拨】观察所求的角与已知角的关系,发现它们是二倍的关系,所以用二倍角公式去求解.【答案】(1)(2)【解析】(1) = = =(2)= = =【总结升华】给值求值是求值问题中常见的题型,求解的要点是利用公式沟通已知条件和所求式子之间的联系,考查公式运用和变换的技巧.举一反三:【变式1】 已知,且,求,,的值.【答案】 【解析】由,得,即,∴由,得,∴.即.整理得.解得或(舍去).∴.∴.【总结升华】解题过程中注意角的范围的判定. 【变式2】(2016 天津红桥区模拟)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1)求cos2的值;(2)求的值.【答案】(1);(2)【解析】(1)因为是第二象限角,,所以,.(2)又是第二象限角,故.所以.类型五:二倍角公式的综合应用 【高清课堂:倍角、半角公式370633 例3】 例6.已知,求:(1)f (x)的最大值以及取得最大值的自变量的集合;(2)f (x)的单调区间.【思路点拨】用降幂公式把原式降幂,然后用辅助角公式化成的形式. 【答案】(1) (2)单增区间 单减区间 【解析】(1)原式= = =则当即时, (2)f (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则 f (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则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两角和的正弦、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公式及的性质等知识.要记住倍角公式两类重要变形并能熟练应用:(1)缩角升幂公式,.,.(2)扩角降幂公式,.例7.已知向量,,求函数.(1)求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2)若,求的值.【思路点拨】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的坐标形式,将题设条件中所涉及的向量数量积转化为三角函数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函数f(x)关系式.【答案】(1) (2)【解析】(1)因为,,所以.因此,当,即时,取得最大值.(2)由及得,两边平方得,即.因此,. 举一反三:【变式1】(2015秋 朝阳区期中)已知函数.(1)求f(x)的最小正周期;(2)求f(x)的单调递减区间.【答案】(1)2π;(2),k∈Z.【解析】(1)由已知可得:. 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为2π.(2)由,k∈Z,得,k∈Z.因此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k∈Z.【变式2】已知向量m=(sinA,cosA),,m·n=1,且A为锐角.(1)求角A的大小;(2)求函数(x∈R)的值域.【答案】(1)(2)【解析】(1)由题意,得,,.由A为锐角得,.(2)由(1)知,所以.因为x∈R,所以sinx∈[-1,1].因此,当时,有最大值,当sin x=-1时,有最小值-3,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巩固练习_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基础,共5页。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与正切公式_基础练习题,共11页。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_提高练习题,共1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