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011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011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2022版地理选择性必修2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011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整套地理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试卷练习题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景观反映的区域特征是,图中两区域关联的基础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区域整体性
(2021山东菏泽实验中学高二上月考)2006年,阿曼的法拉吉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主要依靠重力把山泉水、地下水引到村落中,其中有的水渠藏于地下,以免水被蒸发;有的水渠露出地面,便于人们使用。为了公平、合理利用珍贵的水资源,人们还遵循了一条严格的分段用水制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景观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 )
A.差异性 B.关联性
C.开放性 D.整体性
2.1978年5月25日中国、阿曼建交。建交后,两国在经贸、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发展顺利。这说明 ( )
①中阿两国存在区域差异
②区域间是有联系的,体现了区域关联性
③区域关联对区域发展方向没有影响
④中阿之间主要是自然要素的区域间流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原创)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拥有1 200多年稻田养鱼的历史,2005年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图1 浙江省青田县地理位置
图2 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
3.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形成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的主要自然区域要素是 ( )
A.地形、气候 B.地貌、水文
C.气候、文化 D.地形、经济
4.据图2,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反映出 ( )
A.区域自然要素 B.区域人文要素
C.区域整体性 D.以上都对
题组二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
(原创)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回答下面两题。
5.图中两区域关联的基础是 ( )
A.整体性 B.层次性 C.差异性 D.动态性
6.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区域各要素都存在明显差异
B.甲、乙两区域的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
C.甲区域自然资源储量一定多于乙区域
D.甲、乙两区域相关联有利于区域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2021山东高二12月联考)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已成为北京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内容。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7.关于图中各要素的组合,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资源、劳动力与产品 ②—产业与技术 ③—工业制成品
B.①—产业与技术 ②—工业制成品 ③—资源、劳动力与产品
C.①—工业制成品 ②—资源、劳动力与产品 ③—产业与技术
D.①—产业与技术 ②—资源、劳动力与产品 ③—工业制成品
(2021河北阜城中学高二上期末)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能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题组三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分别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读两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0.下列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有 (深度解析)
①地理位置差异显著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③都位于平原地区
④人均耕地面积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松嫩平原 (深度解析)
A.雨热同期,水热组合更好
B.多水田,耕地集中连片
C.多石油、煤等,矿产资源丰富
D.冬季寒冷,楼房的南北间距更小
(2021北京延庆高三模拟)2021年1月12日,满载着100个集装箱的东北玉米班列,到达贵阳改貌车站,标志着东北三省—盘锦港—武汉港—云贵川“北粮南运”铁水联运大通道正式开通。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东北三省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粮食输出区,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平坦,众多河流提供水源
B.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改善
C.人均耕地面积大,生产规模大
D.工业化水平低,劳动力较充足
13.铁水联运大通道的开通有利于 ( )
A.缩短粮食产区与消费区的距离
B.促进粮食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
D.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运营时间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区域整体性
(2021山东济南高二1月学情诊断)内蒙古根河市全年平均气温为-5.3℃,历史记载最低温度达-58℃,冻结期在210天以上,被称为中国冷极。根河市位于断裂带,形成多个涌泉点,河流很多河段的水温高于冰点,形成不冻河,导致根河市空气湿度非常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专家认为根河市成为中国冷极也与当地不冻河密切相关。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不冻河段河水不断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热量
B.不冻河段持续向当地大气释放大量热量
C.不冻河段水流速度较快带走本地大量热量
D.蒸发的水汽凝华成雾凇时释放大量热量
2.()中国冷极的形成体现了区域的 ( )
A.层次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2021广东高三普通高中学业质量11月大联考)江西南部乐安县境内的流坑古村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乌江从东、南、北三面环绕该村(下图)。村落内部的八条街巷呈“七横一纵”的梳子形状,该村从村东南通过人工挖渠将乌江的水引入龙湖,并从村西南排出,形成了“从乌江来,到乌江去”的自循环系统。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七横”街巷走向,更有利于 ( )
A.村落齐整美观 B.交通便利快捷
C.夏季通风凉爽 D.避开冬季寒风
4.()“从乌江来,到乌江去”的自循环系统并不是为了 ( )
A.提供灌溉水源 B.防洪防涝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稳定河岸线
题组二 区域关联性
(2021湖北黄冈高二上期末)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江苏盐城沿海是丹顶鹤最大的越冬地,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在我国的主要栖息地。每年早秋,约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丹顶鹤从北方栖息地向南迁徙到越冬地越冬。下图为丹顶鹤在我国的迁徙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丹顶鹤向南迁徙过程中,沿图示迁徙路径迁徙,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充分利用海陆风 B.避开天敌
C.多湿地分布 D.避开台风影响
6.()丹顶鹤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开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空地通过,其原因是 ( )
A.上升气流,节省体力 B.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C.风力较大,利于飞行 D.食物丰富,觅食较容易
题组三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2021河北邯郸大名一中高二上期末)南美白对虾适应能力强,一般在沿海地区养殖。甘肃景泰川灌区在20世纪90年代被迫弃耕,近年来,当地通过开挖池塘,汇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并抬土造田使大部分弃耕地得以复种。下图示意景泰川位置和虾池剖面。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景泰川灌区通过养殖白对虾使弃耕地得以复种的基本原理是 ( )
A.挖塘抬土,地下水位降低
B.白对虾吸收,水体盐度变淡
C.降水增多,盐分淋溶增强
D.气温降低,土壤蒸发减弱
8.()与我国沿海主产区相比,景泰川产出的白对虾品质更高的原因是 ( )
A.水温高 B.盐度大 C.污染少 D.饵料足
(2020山东德州高二下期末)江苏省兴化市有数以万亩的垛田(图1)。垛田是在河网密集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田上以种植蔬菜为主,环绕四周的水域主要养殖鱼虾。资料记载,兴化洪涝灾害多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垛田高度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地区防洪抗旱能力增强,兴化境内垛田景观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图2)。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图1
图2
9.()下列关于垛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降水变率大,旱灾频繁
B.土地集中连片,土壤深厚肥沃
C.水系发达,水产丰富
D.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
10.()推测兴化垛田高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使其变低 B.地壳运动,地势降低
C.人为挖低,便于耕作 D.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治理
11.()下列关于垛田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热充足,水稻种植业发达
B.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C.泽国美景,利于发展旅游业
D.伏旱干热,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深度解析
材料一 2011年,国务院批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地处沿海的福建省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浙江南部、广东东部和江西部分地区)的主体,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福建省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其包括了福州、厦门和平潭三个片区。至此,福建走向繁荣发展的开放前沿,成为与台湾开展合作交流的主阵地。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分布图。
(1)()自2011年以来,福建在我国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请说明促进福建快速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请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条件。
专题强化练二 区域比较
选择题
(2021安徽芜湖高二上期末)下面是东亚、东南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图,据此完成下题。
①陕西北部—地坑院 ②北京—四合院
③柬埔寨—水屋 ④日本西部—合掌屋
1.()图示传统民居的设计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黄土直立性强
B.②—光照强,蒸发旺盛
C.③—台风多,海啸频繁
D.④—雨量大,暴雨多发
(2021江苏如皋高二下期初)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各省区的GDP数据显示,南方的经济总量占据了全国的65%,北方的经济总量只有全国的35%。南方经济水平最低的西南地区也几乎超越了西北和东北地区,南北差距越来越大。读我国2000—2018年南方、北方GDP比重变化图,完成下面三题。
2.()下列省区中,经济水平差异最大的一组是 ( )
A.川与辽
B.鲁与粤
C.浙与甘
D.晋与湘
3.()影响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因素是 ( )
A.改革开放 B.经济结构
C.资源禀赋 D.科技水平
4.()为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南方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B.由南向北转移高新技术产业
C.北方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D.北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2021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湾区经济是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读图a和图b,回答下面两题。
图a 湾区经济发展阶段
图b 五大湾区主要城市的经济贡献
5.()五大湾区 ( )
A.各主要城市均衡发展,分工明确
B.主导产业为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
C.以天然港口为发展基础,始终以海运为主要对外联系方式
D.依托核心城市发达的交通和对外交往能力,带动区域发展
6.()与旧金山湾区相比 ( )
A.东京湾区经济效率更高
B.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比重更大
C.纽约湾区信息产业更发达
D.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发展转型更早
(2021河北石家庄二中高二上期末)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面积1 700多万平方千米)举办,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约1.15万平方千米)举办。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俄罗斯和卡塔尔都有影响世界的资源是 ( )
A.煤炭 B.石油 C.铁矿 D.稀土
8.()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垦殖指数(垦殖指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都不高,共同原因是 ( )
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工业发达,占用耕地多
D.自然条件差,适垦土地少
(2020浙江十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改编)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耐旱、耐水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蚕是以桑叶为主要食物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最适生长的温度是23.8~25℃,桑蚕茧可缫丝,蚕丝主要用以做绸生产。江浙地区是我国桑蚕产业的起源地,但近十几年来蚕丝总产量不断下降,目前,广西成为我国桑蚕第一大产区,为江浙等地区提供蚕丝原料,同时加快发展捻丝、织造、服装及相关商贸物流等产业。图甲示意我国部分桑蚕优势区分布,图乙示意我国桑蚕主产区蚕茧总产量变化。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图甲
图乙
9.()江浙地区蚕茧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气候变暖导致桑树减少
②耕地面积减少
③市场需求减少
④农村劳动力紧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与江浙地区相比,广西利于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有 ( )
①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
②高温期湿度较大,降水多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种桑土地资源广
④地表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广西加快发展桑蚕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 ( )
A.种桑养蚕,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B.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不利于开发旅游文化产业
C.促进人口回流,加剧就业压力
D.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某德国汽车企业同我国长春市“一汽”、上海市“上汽”、广州市“广汽”等汽车企业合作,使这三座城市成为我国三大汽车产业基地,同时,这三座城市的汽车配件产业也同时发展了起来。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12.()该德国汽车企业与我国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汽车企业合作生产汽车的主要原因是 ( )
A.都有较好的工业协作条件
B.都有充足、廉价的劳动力
C.都有丰厚的资金
D.都有悠久的汽车生产历史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区域整体性
(2021河北,1—2,6分)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下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 ( )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生产方式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丰富的种植经验
2.()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 ( )
A.降低产品运输费用 B.提高市场竞争力
C.降低果园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0课标Ⅱ,1—2,8分)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 )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4.()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 )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2019北京文综,1,4分)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5.()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考点2 区域差异和比较
(2021浙江6月选考,1—2,4分)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地区
全国
甲
乙
丙
丁
人口增幅(%)
3.4
-1.7
4.5
2.6
4.2
三次产业
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9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6.()甲是 (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7.()四大地区中 ( )
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
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2021广东改编,3—5,9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表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时段(年)
产棉区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8.()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9.()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10.()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北京,1—2,6分)粮画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某同学选取各省级行政区主要作物为材料,创作《我的祖国》粮画。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11.()图中序号代表省级行政区,其中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③北部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该山脉南北坡 ( )
A.分别属于内流区和外流区
B.基带海拔在3 000米以上
C.河流补给以积雪融水为主
D.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
(2020浙江7月选考,6—7,4分)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指标
四大地区
甲
乙
丙
丁
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
8.2
10.7
9.5
71.6
人口占全国比例(%)
7.7
26.5
38.6
27.2
人均GDP(万元)
4.7
5.9
9.4
5.4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3.()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4.()我国四大地区中 ( )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2020江苏单科,17—18,4分)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5.()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
16.()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
(2017江苏单科,25,3分)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双选) ( )
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
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下表为“我国主要粮食产区1985年和2015年粮食产量占比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粮食产区
东北区
黄淮海区
长江中下游区
江南区和华南区
1985年占比(%)
9.52
21.59
20.40
24.58
2015年占比(%)
19.24
23.12
15.93
15.45
1.()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耕作制度 B.水土资源
C.光热资源 D.地形条件
2.()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稻种植技术提高 B.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D.劳动力成本上升
(2021浙江高三3月模拟)孟加拉国吉大港以北沿岸地区是全球重要的拆船业集聚区之一。来自其他国家的报废船只被拆解后,回收的废钢是钢材生产的重要原料。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该地区形成拆船业集聚区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工资水平低 B.港口优良
C.技术水平高 D.钢铁产量大
4.()拆船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 ( )
①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 ②加重风暴潮灾害
③产生水污染 ④破坏局部海洋生态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安徽安庆高三一模)马尔代夫由散布在印度洋上的1 000多个珊瑚岛组成,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土南北长820千米,东西宽130千米,首都马累位于马累岛。中马友谊大桥由中国承建,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桥,它连接马累和机场岛。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中马友谊大桥修建之前,马尔代夫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落后 B.地壳运动活跃
C.人口较少 D.科技水平较低
6.()大桥建成后对当地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
①增强马累岛与其他岛屿之间的陆上联系
②带动周边岛屿的物流业、旅游业等发展
③缓解马累的交通压力
④缩短马累和机场岛的空间距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7.(2021北京朝阳高三上期中)黄河沿岸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窑洞有靠山窑和坑窑(地坑院)之分,居住在里面冬暖夏凉。下面为山西芮城西侯度村窑洞和河南三门峡陕州窑洞景观及位置图。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12米、深6~7米的矩形深坑,窑院一角挖出一个斜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读图,回答问题。
()比较西侯度与陕州民居的差异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修建法拉吉是受当地干旱的气候环境影响,反映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体现区域的整体性特征,故选D。
2.A 中阿两国存在区域差异,①对;两国在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合作,体现区域关联性,②对;区域关联对区域发展方向有影响,③错;经贸、文化交流突出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④错。故选A。
3.A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青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据此分析,地形、气候是形成稻鱼共生系统的主要自然区域要素。故选A。
4.C 稻田养鱼反映区域自然要素(地形、气候)和人文要素(农业生产);水稻提供氧气、有机物质给鱼,鱼食田间虫、草,鱼粪肥田,反映植物和动物间的相互作用,故反映了区域整体性。故选C。
5.C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C对;区域整体性是指区域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区域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大尺度区域内包括若干小尺度区域;区域动态性强调新区域的出现以及区域随社会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D 组成不同区域的各要素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在差异,并非各要素都存在明显差异,A错;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甲、乙两区域的关联主要表现为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B错;甲区域自然资源要素流向乙区域,不仅仅代表自然资源储量大小,更反映自然资源需求量大小,如果甲区域自然资源储量小于乙区域,但甲区域自然资源供大于求,乙区域自然资源供不应求,则自然资源要素还需要从甲区域流向乙区域,故甲区域自然资源储量不一定多于乙区域,C错;甲、乙两区域相关联有利于区域因地制宜协调发展,D对。故选D。
7.B 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市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周边区域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是产业的转出地、技术的发源地,①表示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提供的产业和技术;天津市是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为北京提供工业制成品,②表示加工型区域向知识型区域提供的工业制成品;河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和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可为京津地区提供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和农副产品,③表示资源型区域向外提供的资源、劳动力与产品。故选B。
8.C 长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力量更雄厚,处于长江河口,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更便利;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②③对,①④不符合。故选C。
9.D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河口,故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应该是加强水土保持。故选D。
10.A 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松嫩平原位于45°N附近、东北地区中部,两区域纬度和海陆位置有显著差异,①对;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都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②对;都位于平原地区,③对;长江三角洲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错。故选A。
11.C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松嫩平原水热组合较差,A错误;松嫩平原多旱地,耕地集中连片,B错误;松嫩平原石油、煤等矿产资源丰富,C正确;松嫩平原冬季寒冷,楼房南北间距更大,D错误。
区域差异的分析
区域自然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区域差异可以参考下图:
12.C 地形平坦、水源较多、气候变暖、热量条件改善,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但这不是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粮食输出区的主要原因,A、B错;人均耕地面积大,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是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粮食输出区的主要原因,C对;东北地区有我国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工业化水平不低,D错。故选C。
13.D 铁水联运不能缩短粮食产区与消费区的距离,但可以减少粮食运输时间,提高粮食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A错,D对;该运输通道利于我国“北粮南运”,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并非促进粮食国际贸易发展,也不是为了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B、C错。故选D。
能力提升练
1.A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冻河段的河水蒸发旺盛,而河水蒸发会从周围大气中吸收大量热量,从而导致气温更低,加剧寒冷,A对;不冻河段持续向当地大气释放大量热量,会使当地气温升高,与该地成为中国冷极矛盾,B错;材料中未明确体现河流速度快,C错;蒸发的水汽凝华成雾凇时释放大量热量,会使当地气温升高,与该地成为中国冷极矛盾,D错。故选A。
2.D 受大兴安岭地质活动的影响,根河地区的地层产生大规模构造断裂,断裂带发育时形成河流,河水蒸发形成水汽、冰雾,它们从外界吸收热能,加剧根河的寒冷,这主要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D正确。故选D。
3.D 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七横”街巷呈东西走向,与我国东部的冬季风来向几乎垂直,从而利于避开冬季寒风,选D。
4.D “从乌江来,到乌江去”的自循环系统引入的江水水量有限,对河岸线影响不大,选D。
5.C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丹顶鹤迁徙路径经过地区多湿地分布。故选C。
6.A 丹顶鹤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此时是白天升温时段,森林和水域升温慢,为下沉气流,不利于飞行,选择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或是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利于飞行,节省体力。故选A。
7.A 由材料可知,当地挖塘抬土,在台田上进行农业种植,使得地下水位降低,进而减轻当地土壤盐碱化。故选A。
8.C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污染较重,景泰川地处西北内陆,人类活动较少,污染较小。故选C。
9.C 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江苏省,降水丰富,不会有频繁的旱灾,A错;因河网密布,土地地块较小,B错;水系发达,水产丰富,C对;河流含沙量小,D错。故选C。
10.D 据材料可知,兴化洪涝灾害多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地区防洪抗旱能力增强,兴化境内垛田景观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结合图2,兴化垛田高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较高,这是因为洪涝较多,洪水水位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垛田变矮,根本原因是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治理,无须建较高垛田防洪,D对;垛田较高,被流水侵蚀可能性小,且垛田高度不能够满足需求时,当地农民会人工堆高垛田,A错;地壳运动极其缓慢,短期内不会下降几米,B错;垛田顶部平坦,其高度变化对耕作影响不大,不需要人为挖低来进行耕作,C错。故选D。
11.C 垛田面积小,不利于大面积种植水稻,则该地水稻种植业不发达,且不利于机械化生产,A、B错;该地河网密布,物产丰富,农业景观独特,可以发展旅游业,C对;该地河网密布,利于排盐,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化,D错。故选C。
12.答案 (1)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沿海,海陆交通便利;森林、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具有大量劳动力,地价较低;靠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和营商环境优越;国家政策支持;邻近港、澳、台,是著名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等。
(2)大陆优势: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广阔消费市场;台湾优势:先进技术,雄厚资金。
解析 (1)结合图文材料,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投资环境、市场、劳动力、政策、历史等方面说明促进福建快速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2)大陆和台湾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经贸合作的互补性,主要从各自优势考虑,大陆人口众多,劳动力、土地廉价,市场广阔;台湾技术先进,资金充足。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主要从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条件(劳动力)、科技条件(教育、技术、创新)、经济条件(经济基础、经济增长活力和竞争力、基础设施、市场条件)、社会政治条件(社会发展程度、地域文化、政策、团结稳定局面、投资条件)等方面分析。
专题强化练二 区域比较
选择题
1.A 地坑院与黄土直立性强,适宜开凿窑洞有关,A对;四合院墙厚、正房朝南,是为了冬季多纳阳光保暖,B错;水屋结构是因气候炎热潮湿而建造的,C错;合掌屋顶尖坡陡是因日本西部冬季降雪量大,为防止积雪压坏房屋而设计的,D错。故选A。
2.C 浙江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结构的差异,二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C对;而川与辽、鲁与粤、晋与湘的经济水平差异不如浙与甘大,A、B、D错。故选C。
3.B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我国北方以第二产业为主,而南方科技型、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故影响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结构,据此判断B对,A、C、D错。故选B。
4.D 针对经济发展的不足,北方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寻找经济的增长点,从而促进南北协调发展,D对;北方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将会加剧生态环境问题,不利于发展,C错;南方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和由南向北转移高新技术产业,不利于南方的发展,A、B错。故选D。
5.D 据图b可知,五大湾区各主要城市发展并不均衡,如在纽约湾区的经济贡献中,纽约约占90%,其他城市约占10%,A错;据图a可知,五大湾区主导产业差异较大,不都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如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工业经济阶段,主导产业技术水平较低,B错;根据图示信息无法得知各个湾区仍以海运为主要对外联系方式,C错;由图b可知,五大湾区中均有核心城市做出了较大经济贡献,说明依托核心城市发达的交通和对外交往能力,带动区域发展,D对。故选D。
6.B 由图可知,与旧金山湾区相比,东京湾区经济效率略低,A错;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工业经济阶段,制造业比重更大,B对;纽约湾区处于服务经济阶段,信息产业没有旧金山湾区发达,C错;环杭州湾大湾区处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阶段,转型比旧金山湾区晚,D错。故选B。
7.B 卡塔尔位于西亚,石油资源丰富,俄罗斯也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B对。故选B。
8.D 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适垦土地少;卡塔尔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沙漠广布,适垦土地少,A、B错,D对;俄罗斯工业发达,东部有大面积土地因为气候寒冷而开发程度低,C错。故选D。
9.D 江浙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耕地减少,非农业人口增加,农村劳动力紧缺,发展桑蚕产业的土地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经济效益下降,蚕茧总产量也下降,②④对;图文材料中未体现市场需求减少,③错;根据桑树生长习性可知,气候变暖利于桑树生长,不会导致桑树减少,①错。故选D。
10.A 结合桑树和桑蚕的生长和生活习性可知,与江浙地区相比,广西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适宜桑树和桑蚕生长的时间长,①对;夏季风影响时间长,高温期湿度较大,降水多,②对;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桑树种植的土地资源广,③对;广西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地表水资源缺乏,④错。故选A。
11.D 种桑树利于减少水土流失,这属于生态效益,A错;种桑养蚕是人类文明活动,有利于发展以桑蚕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业,B错;产业部门增加,提供就业机会多,利于人口回流,C错;广西加快发展桑蚕产业利于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D对。故选D。
12.A 该德国汽车企业与我国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汽车企业合作,主要是因为长春、上海、广州三座城市的汽车产业都有一定的发展,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较好的工业协作条件,A正确;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汽车生产历史并不悠久, D错误;汽车产业并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海等地的劳动力也并不廉价,B错误;相比德国汽车产业,我国的汽车产业资金并不丰厚,C错误。故选A。
第二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1.A 由材料可知,察隅猕猴桃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自然环境独特,这是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关键,A项正确;察隅县2011年才开始规模种植猕猴桃,种植时间短,当地并没有可传承的传统生产方式,B项错误;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农业科技并不先进,C项错误;察隅猕猴桃种植时间短,种植经验并不丰富,且果树栽培经验是容易学习到的知识,对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影响较小,D项错误。
2.B 由材料可知,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即猕猴桃在果树上的生长时间长,积累的糖分和其他营养物质多,猕猴桃品质高,从而有利于提高察隅猕猴桃的市场竞争力,B项正确。
3.A “河”是水文要素;“梁”是指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本为陕北方言用语,后来专用于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名称);“柳”属于植被要素。故A项正确。
4.D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乙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说明这一地区在起名时,地表径流较为丰富。而现在图中乙地区河流较少,表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故D项正确。
5.C 从图中看,甲面所示区域位于珠江口,水域广阔,跨度大,建桥成本较高,A错;该区域水域广阔,河流流量大,与海洋相连,水运条件较好,B错;该区域经济发达,两岸经济交流频繁,交通需求量大,建桥可以缩短交通时间,C对;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两岸人口迁移频繁表述不合适,D错。故选C。
6.D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地区2012年至2019年人口增幅为负值,是人口的净迁出地区;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在四个地区中最高,说明其农业地位突出,因此为东北地区。D项正确。
7.B 结合上题分析,乙地区人口增幅最高,说明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产业结构最优,因此为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也最高,B项正确。丁地区虽然人口增幅较高,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因此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不是高科技,A项错误。吸纳外资能力最强的为东部地区,因此C项错误。乙地区和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东部地区重型工业比重降低,D项错误。
8.C 棉花属于喜温好光的植物。黄河流域产棉区和长江流域产棉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热量丰富,西北内陆产棉区位于我国大陆内部,多晴天,太阳辐射强,热量丰富,光照强,故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自然条件为充足的光热,C项正确。西北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A项错误;长江流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棉花生长期昼夜温差较小,B项错误;长江流域的红壤是酸性土壤,较贫瘠,D项错误。
9.C 1950—2015年,西北内陆产棉区的面积贡献率一直大于单产贡献率,C项正确。1950—2015年的中后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产棉区的面积贡献率大于单产贡献率,但前期单产贡献率大于面积贡献率,所以A、B、D项错误。
10.B 新疆地广人稀,后备可耕地较多,适宜发展农业的土地资源丰富,棉花种植规模慢慢扩大;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发展,机械采摘提高了劳动效率,有利于棉花种植面积扩大,B项正确。变化不是十分明显的沙漠化强度、气候暖湿化对棉花生产影响不大,所以A、C、D项错误。
11.A 从图中可读出,①为黑龙江、②为西藏、③为广东、④为台湾。四个省级行政区中,黑龙江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A正确。
12.D ③北部的山脉为南岭。南岭南北坡都属于外流区,A错;南岭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基带海拔小于3 000米,B错;南岭南北坡均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C错;南岭北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南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对。故选D。
13.B 我国各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般人均GDP反映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丙地人均GDP最高,经济最发达,应该是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面积广大,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达到71.6%,丁是西部地区;甲、乙两地区应该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人口少,占全国比例低,故甲是东北地区,乙是中部地区。故选B。
14.C 先进制造业要以发达的技术作为基础,东北地区技术不发达,A错;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内部发展状态不均衡,B错;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且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早、工业化进程快,故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中部地区,C对;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第一产业比重低于西部地区,D错。故选C。
15.B 根据图示可知,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不断增大的是东北区,说明其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B项正确;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华北平原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其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也是先增大后减小,A项错误;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西南区、东南沿海区不断减小,说明其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减小,C、D项错误。
16.B 蒙新区深居内陆,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B项正确;蒙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A项错误;经营规模可以扩大,C项错误;土地面积大,地块大,适宜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项错误。
17.BD 根据图示分析可知,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在2000—201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错误;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B正确;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较接近,但不相同,其中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C错误、D正确。
三年模拟练
一、选择题
1.B 由表可知,2015年黄淮海区粮食产量占比比1985年上涨了仅1.53%,而东北区上涨约10%。黄淮海区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区一年一熟,耕作制度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对两地粮食增产的差异影响较小,A错;东北区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充足,蒸发较弱,水资源较黄淮海区丰富,粮食增产潜力大,黄淮海区人口稠密,后备土地资源较少,水资源紧缺,粮食增产潜力小,B对;光热资源、地形条件比较稳定,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改变,不是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C、D错。故选B。
2.D 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江南区和华南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村劳动力减少,造成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D对;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会造成季节性撂荒,A错;气候变暖更有利于双季稻的生产,B错;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会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但不会造成耕地的季节性撂荒,C错。故选D。
3.A 船只拆解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孟加拉国人口多,经济较落后,工资水平低。故选A。
4.C 拆船业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破坏局部海洋生态系统。故选C。
5.A 马尔代夫岛屿众多,且岛屿面积较小,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马尔代夫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A对;马尔代夫群岛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B错;尽管当地人口较少,但马尔代夫的航运及旅游业较发达,居民出行需求较高,C错;科技水平低会影响大桥的修建,但并不是该国岛屿之间几乎没有大桥连接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A。
6.B 中马友谊大桥将有效缓解马累的交通状况,且连接马累岛和机场岛,使马尔代夫主要岛屿的发展空间发生质的飞跃,带动周边岛屿的发展,②③对;中马友谊大桥只是连接马累和机场岛,并不能增强马累岛与其他岛屿之间的陆上联系,①错;大桥的修建能缩短马累与机场岛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没有改变,④错。故选B。
二、非选择题
7.答案 差异:西侯度民居是依山体断崖水平掘进修建而成的靠山窑;陕州民居是在平坦的黄土塬面向下挖掘矩形深坑,然后在四边土壁挖窑洞而形成的坑窑(地坑院)。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解析 西侯度与陕州民居的差异主要是两地的地形特征不同而导致窑洞的修建方式和外观不同。西侯度地区地形崎岖,沟壑崖壁较多,当地居民依山体断崖水平掘进,修建成靠山窑;陕州地区地形相对平坦,缺少崖壁,当地居民在平坦的黄土塬面向下挖掘出矩形深坑,然后在四边土壁挖窑洞而形成坑窑(地坑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精品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读我国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