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7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016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7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016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7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016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71)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7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酿泉为酒, ,下列对本文理解恰当的一项是,联系上下文,第⑦段划线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 27 题。
请将所有的答案在答题卷中完成,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默写(18 分)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42 分)
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登高》)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
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6.酿泉为酒,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第 7——8 题(4 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曲中“杨花雪”的意思是 (2 分)
下列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 分)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9——11 题(8 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 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无法找到“古仁人”的无奈。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忧”不仅是为君王的安危而担忧,也为国家、百姓而担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D.文中的“览物之情”既指“满目萧然”的悲情,又指“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12 分)
拾樵司马光
余见童子拾樵于道,约曰:“见樵先呼者得之,后毋得争也。”皆曰:“诺!”既而行,相与笑语戏狎,至欢也。瞲①然见横芥②于道,其一先呼,而众童子争之,遂相挞③击,有伤者。余惕④然,亟归而叹曰,“噫!夫天下之利大于横芥者多矣,吾不知戒而日与人游,恃其欢而
信其约。一旦有先呼而斗者,能无伤乎?”
【注】①瞲:xuè,惊讶地看。 ②芥:小草。③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④惕:忧虑、恐惧。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 分)
(1)后毋得.争也()( 2)恃.其欢而信其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夫天下之利大于横芥者多矣
在“吾不知戒而日与人游”这句话中,在作者看来与别人交往中应该“戒”怎样的人? (2 分)
这个小故事阐明的道理是 ( 3 分)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4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6—20 题(共 21 分)
游戏与发明
①有些中国人现在很牛,自我感觉好得不得了,动不动就要拿咱中国和西王发达国家比试比试。在比的过程中,一方面无奈地承认差距,但另一方面又觉得差距不大,只要假以时日就可以照样可以迎头赶上。更有甚者,借一些不负责任的西方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将领导世界之类的豪言壮语。我以为,这是一种很可笑的虚妄。如果我们将当今世界范围所流行的一切,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还是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看成某种游戏,你将发现, 没有一种游戏是今天的中国人发明的。从现代政治到市场经济,从航天技术到足球比赛,从奥运会到互联网,电视、电影、电话、飞机、地铁、汽车、高速公路、可口可乐、西服皮鞋、 信用卡、摇滚乐……没有一样起源于中国。
②中国人的发明似乎完全集中在古代,例如著名的四大发明;所有相对世界而言的属于中国的符号好像也和今天无关,例如孔子、长城、故宫、大熊猫、武侠……至于水饺、灯笼、 春节这些与民俗民生有关的事物在今天仍然盛行,但也局限在国门之内或者华人世界。就今天现状来看,我们不能不看到,世界对属于中国事物的兴趣主要还是猎奇,而没有深入到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层面。
③今天的中国人就像一名运动员,有野心也有拿奖牌奖状的实力,但他绝不是裁判。在某个比赛项目上或许技能超群,但项目本身并不是中国人设立的。有背后的权威力量和机制控制、左右着一切,建立规则、树立标准并加以裁定,在此范围内中国人基本上是不沾边的。 着急也没有用,大呼小叫不公平也于事无补。发明游戏并有人来玩是一件愿打愿挨的事。相对世界而言,今天的中国人所创造的玩法只供内需,加以推广让大家都来玩一把基本无门。当然了,如果所有的人都来玩你的游戏,即使你玩得不如对方,那也是胜利,而且是最根本的胜利。这种胜利的滋味中国人已经很久没有尝到了。
④在辉煌的古代,这滋味中国人是尝过的。比如满清入主中原,最后还不是汉化了吗? 还不是得玩汉人的游戏,只不过比汉人玩得还好而已。汉人也不是为此而备感骄傲吗?今天 可不行了,得玩别人的游戏了,就算你玩得比人家好那又有什么用?还不能算是根本意义上 的胜利者。因此中国人郁闷啊。但郁闷比麻木要好,就不会虚妄地认为玩别人的游戏只要玩 得高级就可以喧宾夺主了。
⑤承认某种前提性的缺憾可使我们变得谨慎,也更加聪明,有劲也才可以不往一个地方 使。比较是立体的,不仅要比数量、规模、实力,更重要的还得比质量、方式、方向,原创 性的发明永远是最重要的。无论哪个时段的文明都是以创造性的开拓为其标志的,当今的全 球化亦然。中国人不应该满足于做一个跟进者、赶超者、状元或冠军,更高的追求是做开创 者、设计者,制定规则并率先而行。应该像古代中国人那样具有虽败犹荣的资本和骄傲(如 果真的比不过人家),而不可以有得理不饶人的傲慢——那是根本的粗鄙。
⑥如果有一天,现代的中国人发明了一项或多项游戏(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或者其它 方面的),全世界的人都在玩,玩得兴致勃勃,那就真的有点厉害了。但目前尚看不到这样 的迹象,所以我们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5 分)
阅读第①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3 分)
纵观全文,第④段划线句“因此中国人郁闷啊”,中“郁闷”的主要原因有:
(1) (3 分)
(2) (3 分) 19.下列对本文理解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第②划线句“至于水饺、灯笼、春节这些与民俗民生有关的事物在今天仍然盛行”,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在作者看来中国人很聪明,能把别人的“游戏”玩得比别人好。
作者认为中国人在没有发明新“游戏”之前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豪言壮语。
本文作者的意图是:告诫国人不要满足于玩别人的“游戏”,自己要成为“游戏”的发明者。
读完本文后,请你为改变当代中国鲜有创造发明的现状提出建议。(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21—26 题(共 27 分)
特殊的晚宴
①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身母亲,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
孩。
②那天,主人要请很多客人吃饭。主人对保姆说:“今天您能不能辛苦一点儿,晚一些
回家?”保姆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过来吧。”保姆急匆匆地回家,拉了儿子就往主人家赶。保姆说:“带你参加一个晚宴。” 保姆把儿子关进主人家的书房。她说:“你先待在这里,晚宴还没有开始,别出声。”
③不断有客人光临主人的书房。或许他们知道男孩是保姆的儿子,或许并不知道。他们 亲切地拍拍男孩的头,然后翻主人书架上的书。男孩安静地坐在一旁,他在急切地等待晚宴 的开始。
④保姆不想让儿子破坏聚会的快乐气氛,更不想让年幼的儿子知道主人和保姆的区别。 她把儿子叫出书房,并将他关进主人的洗手间。主人有两个洗手间,一个主人用,一个客人用。她看看儿子,指指洗手间的马桶:“这是单独给你准备的房间,这是一个凳子。”然后她再指指大理石的洗漱台:“这是一张桌子。”她从怀里掏出两根香肠,放进一个盘子里。 “这是你的,”她说:“现在晚宴开始了。”
⑤盘子是从主人家的厨房里拿来的,香肠是她在回家的路上买的,她已经很久没有给儿 子买香肠了。
⑥男孩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更没有见过洗手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漂亮 的大理石洗漱台。他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淡淡香气,幸福极了。他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 桶盖上。
⑦他盯着盘子里的香肠,唱起歌来。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保姆的儿子。他去厨房问保姆,保姆说:“也许是跑出去玩了吧。”主人看保姆躲闪的目光,就在房子里寻找。 终于,他顺着歌声找到了洗手间里的男孩。那时男孩正在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他愣住了, 问:“你躲在这里干什么?”男孩说:“我是来这里参加晚宴的,现在我正在吃晚餐。”他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男孩说:“知道,这是单独为我准备的房间。”他问:“是你妈妈这样告诉你的吧?”男孩说:“是!不用妈妈说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男孩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我希望有个人陪我吃这些东西。”
⑧主人默默地走回餐桌前,对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后,他从餐桌上端走两个盘子。他来到洗手间的门口,礼貌地敲门, 得到男孩的允许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放到马桶盖上。他说:“这么好的房间,当然不能让你一个人独享……我们共进晚餐。”那天,他和男孩聊天,唱歌。他让男孩坚信洗手间是整 dòng 房子里最好的房间,他们在洗手间里吃了很多东西,唱了很多歌。不断有客人敲门进来,他们向主人和男孩问好,他们递给男孩美味的饮料和烤得金黄的鸡翅,他们露出夸张羡慕的表情。后来,他们干脆一起挤到小小的洗手间里,给男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
⑨多年后,男孩长大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给他留下印象深刻的依然是那次特殊的晚宴。
根据拼音写汉字:整 dòng 房子 (2 分)
这篇小说开篇交代了男孩的家是“破旧平房中的一间”,照应了下文哪些内容?(4 分)
(1)
(2)23.小说中的主人维护小男孩自尊的具体表现是:(6 分)
(1)
(2)
(3)
24.联系上下文,第⑦段划线句:“你躲在这里干什么?”,这个句子的语气是否符合主人的身份?请说明理由。(3 分)
,25.阅读全文,下列理解与文章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这篇小说以一个美丽的谎言维护了一个小男孩的自尊。
母亲十分自卑,所以将孩子关进了洗手间,说明她不懂得维护孩子的自尊。C.男孩长大后从这次特殊的晚宴上懂得:帮助他人,首先需要维护他人的自尊。
D.小说中的小男孩单纯可爱表现在:看到主人家的富有,并不为自己家的贫穷而难过。26.文中第⑧段划线句“主人默默的走回餐桌”。此时主人是怎么想的?请你为他补写一段心理活动描写。字数 80 字左右。(8 分)
第三部分、作文
题 目: 的印象要 求:
选择一个词语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
写一篇记叙性为主的文章,字数 600 字左右。
在文中不得透露学校、姓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27),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58),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83),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综合性学习,赏析,焦急埋怨愤怒,多阅读经典,不沉迷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