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 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十八章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关键能力整合突破,核心素养专项提升,必备知识自主诊断,北海道,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短小流急,太平洋,濑户内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一、日本1.位置和范围
东临太平洋,西北靠日本海。由A 、B 、C 、D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印度1.位置和范围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3.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三、俄罗斯1.位置和范围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靠北冰洋,纬度较高,范围包括欧洲东部和北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四、澳大利亚1.位置和范围南回归线横穿中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主要由澳大利亚大陆、A 岛及周围一些小岛组成,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五、美国1.位置和范围跨寒、温、热三带,东临 ,西临太平洋,南临 。本土有48个州、1个特区,海外有夏威夷州(热带)、阿拉斯加州(寒带)两个州。
六、巴西1.位置和范围绝大部分位于0°~20°S,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广的国家。
1.日本的气候(1)日本属于季风气候。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四周被海洋包围,因此气候深受海洋影响,具有海洋性特征。(2)夏季,日本受来自太平洋的偏南风影响,面向太平洋一侧为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北侧则为山地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冬季,来自亚洲高压的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时,受海洋影响,变得比较湿润,当在日本海沿岸登陆后,受地形的抬升,多暴雪。
2.深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经济
【典例】 读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洋流C.海陆位置、洋流D.太阳辐射、洋流【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日本冬季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降水差异的比较、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
【思路导引】第(1)题,材料信息:1月→此时受 季风控制。
第(2)题,日本属于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四周环海,各地距海洋近→季风气候具有 特征→降水 。从图示降水量来看, 沿岸降水多于 沿岸。 第(3)题,
[尝试解答](1) (2) (3)
(2020辽宁沈阳一模)下图为日本植被水平和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对图中圆圈所示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甲岛海域生物资源匮乏B.乙航天发射中心常年晴朗C.丙植被为温带荒漠草原D.丁箭头大致指向东南方向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在我国大陆分布北界大约为34°N,在日本约38°N,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夏季普遍高温B.日本冬季较为温暖C.我国光照时间较长D.日本全年降水较多
3.九州地区是日本对华出口木材的主要产地,主要原因是( )A.产业水平低,以出口原料为主B.距离中国较近,便于交通运输C.水热条件好,林木蓄积量较大D.垂直地带性强,林木种类多样
答案 1. D 2. B 3. C 解析 第1题,甲岛海域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A项错误。日本属于季风气候,不可能常年晴朗,B项错误。日本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没有温带荒漠,C项错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因此丁箭头大致指向东南方向,D项正确。第2题,植被分布界线的纬度高低主要与气温有关。我国气候大陆性强,日本气候海洋性强,因此冬季同纬度地区相比,日本气温高于我国,故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北界纬度较低,B项正确。第3题,主要考查影响森林生长的条件。日本经济发达,产业水平高,A项错误。九州地区有木材出口到中国,说明该地木材资源丰富,距离远近不是主要原因,B项错误。九州地区纬度低,水热条件较好,森林生长速度快,林木蓄积量大,木材资源丰富,C项正确。九州地区山地少,垂直地带性相对不强,D项错误。
1.印度的气候特征(1)印度降水时空分布特征①时间分布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②空间分布特征:半岛西部沿海形成多雨区,其他地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地形导致的。半岛西部为西高止山脉,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多雨区;德干高原和恒河平原地形平坦,抬升作用不明显,至东北山区,受地形抬升,降水逐渐增多。
(2)热带季风气候气温特征:全年高温。最高温不是出现在7月,而是出现在5月。主要原因是印度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5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此时多晴朗天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7月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因此气温反而低于5月。
2.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特点
【典例】 〔2016浙江卷,36(1)(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2材料二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素养解读】本题以南亚及我国部分区域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差异及河流水文特征,旨在考查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及综合思维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以及地理事物的分布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乙地位于恒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主要围绕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自然原因主要包括流域面积、地势起伏、降水的强度和时间、植被状况等,社会原因主要包括人口分布及其对植被的影响等。
答案 (1)青稞(小麦) 水稻 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2020河南郑州模拟)加尔各答是印度东北部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及重要港口,为西孟加拉邦首府。近年来,西孟加拉邦政府出台了新的投资和工业政策,大力发展工业,积极吸引外资,力争将加尔各答打造成印度纺织工业中心。下图分别为印度局部地区主要工业分布示意图、加尔各答及周边地区地形及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1~3题。
1.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A.工业分布比较均衡 B.靠近销售市场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D.接近原料产地2.将加尔各答打造成印度纺织工业中心最主要是依靠当地的( )A.气候条件B.港口条件C.地形条件D.产业基础3.西孟加拉邦政府将加尔各答打造成印度纺织工业中心对当地的影响是( )A.促进产业升级B.减轻交通压力C.增加就业机会D.缓解用地紧张
答案 1. D 2. D 3. C 解析 第1题,印度工业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西北部和东北部沿海,内陆地区除首都新德里和南部班加罗尔外,工业分布较少,A项错误;工业分布大多靠近原料产地,如棉纺织工业主要靠近棉花产地,钢铁工业主要靠近煤、铁产地,麻纺织工业主要靠近黄麻产地,B项错误、D项正确;印度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C项错误。第2题,加尔各答地处黄麻产地,原材料丰富,人口众多,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消费市场。麻纺织工业是加尔各答原有的主要工业部门,产业基础好,这是西孟加拉邦政府将其打造成印度纺织工业中心的最主要原因,D项正确。第3题,纺织工业属于传统工业,并不能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A项错误;工业发展势必会增加交通需求,并不能减轻交通压力,B项错误;西孟加拉邦政府将加尔各答打造成印度纺织工业中心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C项正确;工厂建设需要土地,将其打造成印度纺织工业中心,会加剧用地紧张问题,D项错误。
1.纬度位置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2.中俄经济合作(能源合作)
【典例】 〔2018全国Ⅰ卷,36(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素养解读】本题以中俄经济合作为背景,主要考查区域差异的比较,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
答案 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的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经鄂毕湾注入北冰洋。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B.流速快,含沙量大C.有凌汛、春汛和夏汛D.流量大,航运发达2.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A.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B.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C.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D.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答案 1. C 2. B 解析 第1题,鄂毕河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其补给方式季节变化大,因此水位季节变化大,A项错误。鄂毕河大部分流经沼泽地区,地形平坦,流速慢,河水中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B项错误。河流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有凌汛现象;春季气温回升,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有山地降水、冰川融水补给,形成夏汛,C项正确。该地纬度高,人口稀少,沿线经济落后,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不发达,D项错误。第2题,河流落差大小、流速与河流流量没有关系,A项错误。鄂毕河流域沼泽广布,沼泽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且支流众多,集水面积广,因此流量大,B项正确。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对河流流量影响不大,C项错误。该地没有大量海水倒灌现象,D项错误。
3.(2016全国Ⅰ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答案 (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解析 第(1)题,考查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由图可知,该半岛中部为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地势由中部向东西两侧降低,地势差异显著。对降水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季风的阻挡作用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二是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和蒸发量发生垂直变化。对气温的影响主要是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将上述内容综合表述,即可得出准确答案。第(2)题,大型野生动物少的主要原因可以从食物、活动空间和气候方面作答。第(3)题,鲑鱼是熊的重要食物,河流是鲑鱼溯河流而上的条件;近距离拍摄需隐蔽条件好,可从植被和地形隐蔽方面作答;熊出没时应为温暖期,此时夏季风活跃,山地东西两侧天气条件差别大,天气条件对拍摄有较大影响。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征及成因1.半环状特点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沙漠带。
2.形成原因(1)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2)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属地中海气候。(3)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成为干季。
(4)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5)西部沿海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交替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干燥少雨。
【典例】 (2018全国Ⅲ卷,9~11)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澳大利亚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以及住宅建筑特点,旨在考查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掌握情况,并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居住建筑。
【思路导引】第(1)题,
第(3)题,地下住宅室温受外界影响小,气温变化较小,并不是不变。由于受外界气温影响小,因此冬暖夏凉,类似于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包建于地面,不是地下。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合该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特征,B项对。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A项错。③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C项错。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景观丰富,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D项错。第(2)题,读图可知,通天井直通地下住宅,其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不可能是为了收集雨水,A项错,D项对。通信与通天井没有关系,B项错。由图可知,通天井的深度较大,采光作用不大,C项错。第(3)题,由于地下住宅离地面深度较大,受地面气候影响较小,因此与地面相比,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类似于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②③对。故选B项。室温不变说得太绝对,应该是变化较小,①错。蒙古包位于地上,与地下住宅不同,④错。答案 (1)B (2)D (3)B
澳大利亚的金伯利高原,总面积约31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夏雨冬旱,每年湿润西北风为高原中的奥德河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使该地成为农业试验区。高原西部和西北部濒临海洋,南部邻大沙沙漠。据此完成1~2题。
1.金伯利高原应为图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金伯利高原奥德河地区湿润西北风的主要成因是( )A.冷暖气团的相遇 B.热带气旋的移动C.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 1. A 2. D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金伯利高原西部和西北部濒临海洋,南部邻大沙沙漠,因此应为甲地,A项正确。乙、丙两地西部、西北部均不靠近海洋,B、C两项错误。丁地南部没有沙漠,D项错误。第2题,金伯利高原奥德河地区湿润西北风是北半球的东北风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的,因此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A项错误、D项正确。气旋对一个地区的影响时间比较短暂,不会造成整个夏季多雨,B项错误。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澳大利亚会出现严重的干旱,C项错误。
美国的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1.中部平原通道作用(1)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寒冷气流可以长驱直入,并达到墨西哥湾,气温骤降,形成暴风雪和寒潮天气。(2)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可以长驱直入,并达到北冰洋沿岸,使本地区普遍暖热。(3)由于中部地形平坦,南北贯通,利于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相遇抬升,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极易形成龙卷风。在春季尤甚。
2.西部高山对气流的阻挡作用(1)西部高山阻挡西风进入,迎风坡降水丰沛,山间高原、盆地地处背风坡,形成半干旱气候,草场广布。(2)受西部高山的限制,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沿海呈狭长的带状分布。(3)受西部高山阻挡,冬季太平洋沿岸一侧不易受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影响,同纬度地区气温高于大西洋沿岸地区。
3.东部高原、山地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1)东部山地比较低缓,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东部山地的西北坡位于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坡,常形成大雪天气。
【典例】 下图是沿36°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3)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某月气温曲线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气温特征、区域地理特征,旨在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学科素养。
解析第(1)题,首先确定该区域的位置,根据方向标和图中的经度为120°、100°、80°,结合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变化可知该地是沿36°N的北美大陆。①地是山脉,海拔高,气温低;②地处在山脉的背风坡,地势低,受海洋影响小,因此,该地气温较高。第(2)题,越靠近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越小,平均气温⑤地比④地低,①地位于沿海,③地位于内陆。因此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①地因海拔高,气温低,等高线向低纬度(南)突出。相反,③地等温线向北凸出。第(3)题,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西部的沿海地区,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稀少;③地为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的山区;⑤地以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答案 (1)D (2)A (3)B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北美洲北部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太平洋沿岸气温年较差小于大西洋沿岸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2.由图中数据可推测,大陆( )A.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B.东岸河流的结冰期短于内陆C.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D.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答案 1. A 2. C 解析 第1题,图示地区太平洋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的影响,冬暖夏凉;大西洋沿岸受海洋影响小,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A项正确。地形对气温年较差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B项错误。两者都位于沿海,C项错误。本地区太平洋沿岸常年为暖流,大西洋沿岸常年为寒流,对气温年较差无影响,D项错误。第2题,图中数据为气温年较差,不能反映出降水、森林覆盖率等信息,A、D两项错误。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慢,因此海洋性强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小,大陆性强的地区气温年较差大,C项正确。图中没有寒冷期持续的时间,因此无法分析河流结冰期的长短,B项错误。
巴西的农业1.巴西农业生产特点巴西是农牧业大国,农牧业是巴西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农产品有大豆、甘蔗、玉米、稻米、咖啡、籽棉、柑橘、香蕉等。2.农业发展优势:国土面积广大,耕地资源丰富,尤其是高产良田数量多;由于其纬度较低,气候上优势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多样,适合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3.农业发展(1)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很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巴西可耕地总面积为2.8亿公顷,但其开发利用只占到国土面积的6%。二是产量低。巴西水热资源丰富,但受限于农业技术水平,农业单产水平较低。(2)农业以出口产品为主,但粮食尚需进口。(3)地区发展也很不均衡。在经济发达的南部、东南部地区,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资本投入。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是巴西的欠发达地区。
【典例】 〔2016天津卷,13(1)(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巴西地形示意图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2)据图2、图3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图2 巴西1月降水量分布图
图3 巴西7月降水量分布图
【素养解读】本题以巴西和中国农业数据对比表,巴西降水量时间、空间分布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对农业发展潜力的分析、区域降水分布差异的原因等,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思路导引】第(1)题,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
答案 (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2)1月降水多,7月降水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在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自主创新技术,特别适合远距离输电,具有容量大、损耗低、占地少、经济高效等优势。2017年12月,中巴联合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工程投运。该工程是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该线路横跨4个州,穿越66个城市,输送距离达到2 000多千米,将成为巴西电力输送的大动脉。下图是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一期线路示意图。
(1)根据中巴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供需现状,说明中巴电力合作建设美丽山输电工程的理由。(2)与伊泰普水电站相比,从河流的水文特征角度分析美丽山水电站的优势。(3)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推测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答案 (1)我国能源生产地和消费地距离远,西电东送等长距离输电项目催生了特高压输电技术,使其成为中国的自主创新技术,世界领先;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国内市场增长速度缓慢,产能过剩,迫切需要走向国际市场;巴西地域辽阔,输电规模及互联电网跨度大,巴西电力市场开发潜力巨大。(2)美丽山水电站的供水河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入库水量的季节变化小;美丽山水电站所在区域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入库泥沙较少。(3)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沿途穿越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易晒伤、中暑等;沿途经过平原、高原,再到平原,地势起伏变化大,不利于工程建设;河流水量大,河道宽,不利于工程建设;易受蚊虫、毒虫叮咬,易受疫病、瘴气、野生动物侵袭等威胁。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根据中巴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供需现状进行分析。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领先;从供给角度看,目前我国特高压输电项目国内市场增长速度缓慢,产能过剩,迫切需要走向国际市场。从需求角度看,巴西地域辽阔,输电规模及互联电网跨度大,巴西电力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为中巴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2)题,主要考查水电站建设的区位优势。河流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含沙量等。美丽山水电站的供水河流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入库水量的季节变化小;美丽山水电站所在区域的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入库泥沙较少。
第(3)题,主要考查水电站建设中的不利因素。水电站建设的不利因素主要从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对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角度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沿途穿越湿热气候区,全年高温,易晒伤、中暑等;沿途经过平原、高原,再到平原,地势起伏变化大,不利于工程建设;河流水量大,河道宽,不利于工程建设;易受蚊虫、毒虫叮咬,易受疫病、瘴气、野生动物侵袭等威胁。
规范答题世界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典例】 (2016北京卷,9~1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素养解读】本组题以空间信息(芬兰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该国家区域内的地理特征的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对区域认知的考查。
解析 第(1)题,芬兰纬度高,冬季漫长而寒冷;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较大,森林资源丰富,水土流失较轻,木材加工业发达;气候湿润,草场质量好,且欧洲人口和城市众多,市场广阔,故芬兰乳畜业发达。第(2)题,读图可知,芬兰燕麦种植北界在西部向北弯曲,反映了该国西部热量条件较好,由图中河流流向可知,西部为平原,且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热量条件好。答案 (1)D (2)B
思维建模1.自然地理特征类问题的描述方法(1)地形主要从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而较小的区域则应细至山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地形)、海拔、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来分析。(2)地势主要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3)气候①首先是气候类型,其次是气候要素的分布:气温(包括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等)和降水(包括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干湿状况等)。②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指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等。
(4)河流水文特征: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次数)、结冰期(有无、长短)、含沙量、水能、流速等。水系特征:源地、流向与所注入的海洋、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水系形状等。(5)资源种类多少、储量大小、开采条件的好坏。例如,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答题思路
芬兰素有“千湖之国”的美称,地理环境南北各具特色。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芬兰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为70%左右,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1)判断芬兰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所体现的地带性规律,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析芬兰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3)A地区是芬兰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概述其主要的有利条件。
答案 (1)纬度地带性。随着纬度的升高,热量降低,农业生产方式由种植业向林业及狩猎业过渡。(2)该地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锋面雨;极地东风将北冰洋水汽输入,降水量较大,形成亚寒带针叶林带。(3)气候: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沿海,且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量较大。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有河流流经,水资源丰富。交通:海岸线漫长,海运交通便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区域地理第43讲世界主要地理分区与国家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地形特点,答案1C2B,答案3A4B,2自然地理特征,3四大工业,4四大城市,续上表,答案1D2D,答案3C4B,2自然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0章第2节世界主要的国家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0章第2节世界主要的国家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