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
展开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一、山地的形成1.褶皱山(1)概念: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褶皱。 (2)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和 。
2.断块山(1)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 ,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 ,就形成了断层。 (2)断层的位移类型。
易错易混 错误观点:岩石发生断裂即形成断层。正确观点:岩石发生断裂,并且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才形成断层。
3.火山(1)成因: 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如果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 高原,如 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2)组成:包括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
二、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类型
概念阐释 溯源侵蚀,亦称向源头侵蚀,是指地表径流使侵蚀沟向水流相反方向延伸,并逐步趋近分水岭的过程。溯源侵蚀在河流源头最为明显。
三、山地和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密度大小等。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 成 状分布。 ②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 向 过渡的地带。
1.褶皱和断层的比较
特别提醒 判断背斜和向斜时,岩层的弯曲形态只是直观手段,在实践中,往往采用岩层年龄关系进行判断更为准确。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地理实践力修建桥梁时,桥墩是建在背斜部位还是向斜部位?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背斜部位。桥墩重量大,对岩层产生较大压力。背斜为天然的拱形结构,其所承受的重力向两侧分解,因此背斜部位能承受更大的压力,稳定性好。
【典例】 (2020全国Ⅲ卷,7~8)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某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通过考查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培养学生野外观察地质剖面的实践能力。通过考查地层中侵蚀面的形态,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出,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D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时期遭受侵蚀,B、D两项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 (1)D (2)C
角度1 地质剖面图的直观判读(2020江苏南京高三模拟)断层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大类。甲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乙图为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的圣安地列斯断层。读图,完成1~2题。
1.甲图中( )A.岩层的形成顺序是③②①④B.⑤可能是玄武岩C.河流出现在①形成之前D.T1、T2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抬升2.圣安地列斯断层( )A.类似于甲图中c断层B.其西侧为断块山C.湖泊可能有泉水出露补给D.标志着美洲板块相对于太平洋板块向北运动
答案 1. D 2. C 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岩层的形成顺序是③②④①,A项错误。⑤位于岩浆岩和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可能是变质岩,B项错误。河流出现在①形成之后,C项错误。T1、T2位于断层的上升岩块,它们的形成是由于地壳抬升,D项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圣安地列斯断层位于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读图可知,类似于甲图中b断层,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圣安地列斯断层位于美国西海岸,被湖泊所占据,故其西侧不可能出露地表,形成断块山,B项错误。承压水沿断层裂隙上涌形成泉水,成为湖泊水的补给来源,C项正确。圣安地列斯断层属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它不能代表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间的相互运动关系,D项错误。
角度2 与等高线相关的地质构造图的判读(2020湖南娄底一中高三月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①河西侧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P,①河和②河之间的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Q,②河东侧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S,P、Q、S岩层形成的年代连续。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符合图示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若该地的岩层年龄为P>Q>S,则该地可能( )A.地表Q区域为地垒B.处于背斜顶部位置C.干流处于向斜槽部D.处于向斜左翼位置
答案 3. B 4. D 解析 第3题,从①②③④四图可以看出,四图都符合①河西侧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P,①河和②河之间的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Q,②河东侧地表均为同一沉积岩层S。由于题干中提示P、Q、S岩层形成的年代连续,形成于不同年代,①④两图岩层P、Q、S形成年代不连续。故②③对,①④错。B项正确。第4题,根据第3题图②③中P、Q、S岩层的新老关系,如果P>Q>S,则应对应图中③,判断其为褶皱构造中向斜左翼位置,D项正确。
考向二 外力地貌的发育
1.不同河段河谷的形态及成因
2.河流堆积地貌综合对比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其分布、形成机制和地貌类型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方法归纳 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的原因和过程在分析侧蚀时应该分以下两种情况:(1)在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可以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来解释。北半球河道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河道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2)如果是弯曲的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成因解释如下: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
【典例】 (2018全国Ⅰ卷,6~8)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B.T1C.T2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河流阶地面砾石平均砾径大小为背景材料,以阶地图为载体,通过图文结合,考查河流阶地面变化、河流流速、地壳运动状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思路导引】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且目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判断只有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因此T0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其他平坦面河水不会淹没,因此面积不会扩大。A项正确。第(2)题,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沉积物颗粒越大说明流速越大,因此T3形成时期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A项正确。第(3)题,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为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T3、T2、T1、T0,说明T2和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物颗粒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D项正确。答案 (1)A (2)A (3)D
角度1 流水作用与地貌(2020江苏徐州高三三模)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但黄河中游河段却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发育出了密集的蛇曲地貌。下图示意山西省永和县黄河蛇曲群的位置与景观。该区域内有多条东西向裂隙,两岸高出河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流水水平侵蚀痕迹。读图,完成1~2题。
1.与开阔平坦之地的“蛇曲”相比,此处形成“蛇曲”河道的关键是( )A.黄河中游的岩层松软B.中游水量丰沛,冲刷能力强C.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D.继承了古河道的原始形态2.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①地壳运动抬升 ②流水沿裂隙流动侵蚀 ③地壳运动,岩层多处断裂 ④河水侵蚀下切A.①③④②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答案 1. C 2. C 解析 第1题,蛇曲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此处形成“蛇曲”的河道与开阔平坦之地的“蛇曲”不同,此处岩层并不松软,A项错误。黄河中游水量并不丰沛,B项错误。黄河中游河段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应是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利于侵蚀,C项正确。古河道的原始形态不是形成“蛇曲”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第2题,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是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形成,故首先应有地壳运动,岩层多处断裂,然后流水沿裂隙流动侵蚀,使河道加宽,随后地壳运动抬升,水流速度加快,河水侵蚀下切。故③②①④正确。C项正确。
角度2 风力作用与地貌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 )A.侵蚀、侵蚀B.侵蚀、堆积C.堆积、侵蚀D.堆积、堆积4.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 )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
答案 3. B 4. C 解析 第3题,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根据海拔及等高线分布情况,甲、乙两区域分别位于沙丘两侧,甲侧海拔低,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主要风力作用为侵蚀;乙侧海拔高,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风力作用是堆积。B项正确。第4题,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迎风坡坡度较陡,背风坡坡度较缓。结合上题分析,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C项正确。
考向三 山地和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典例】 (2017海南卷,9~11)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C.林木产量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通风B.避灾C.采光D.美观(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素养解读】本组题以南岭山区三层民居为背景,融合了地形对聚落的影响、防灾减灾措施、洪灾特点,体现了对人地协调观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解析 第(1)题,由“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第(2)题,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层或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受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于这些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答案 (1)A (2)B (3)C
角度1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020安徽定远育才学校高三模拟)廊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以石头和木材为原料,多就地取材。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 )A.成都平原B.珠江三角洲C.闽浙山区D.祁连山区2.上图示意某区域地形及廊桥位置。关于图中甲、乙两廊桥,分析正确的是( )A.甲河面较窄,桥梁较短,桥梁更坚固B.乙更容易受丙冲沟的威胁C.乙离河流源地近,更容易受洪水冲击D.甲更容易受丙冲沟的威胁
答案 1. C 2. D 解析 第1题,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有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用途。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廊桥适宜修建在太阳辐射较强、雨水较多的低山丘陵地带,且石头、木材的取用都比较方便,由此推知,闽浙山区适合修建廊桥,廊桥数量较多,C项正确。在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廊桥的石头、木材等原料较少,廊桥数量相对较少,A、B两项错误。祁连山区雨水较少,修建廊桥必要性不大,数量较少,D项错误。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甲廊桥位于冲沟的底部,且与冲沟洪水流向一致,更容易受丙冲沟的威胁,D项正确。甲处桥梁更易受丙冲沟的威胁,经常受到洪水的冲击,桥梁破坏较严重,A项错误。乙的海拔比甲高,受丙冲沟的威胁不如甲大,B项错误。乙离河流源地近,但乙河面较宽,泄洪能力较强,而甲河面较窄,且位于丙冲沟的下游,因此甲比乙更易受洪水冲击,C项错误。
角度2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2020山东济宁高三二模)某科研小组对下图研究区域内行政村的地名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该区域内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研究区内,行政村地名占比最大的是( )A.以地貌命名(如塬、梁、峁)B.以水文命名(如沟、湾、畔)C.以植被命名(如柳、芦、麻)D.以颜色命名(如红、黑、青)4.定边县北部分布有大量沙地,却是以水文命名的行政村密集区,原因可能是( )A.该地地下水丰富,多以泉、井等命名B.历史上气候变化,使地表水环境变化C.风沙活动影响大,以水命名寓意防灾D.因移民而新建村,采用原有村名命名
答案 3. B 4. B 解析 第3题,该地位于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聚落对水源的依赖性强,以便于生产生活用水,该地水系较为发达,河流较多,因此聚落多沿河分布,以水文命名(如沟、湾、畔)的概率最大,B项正确。第4题,根据材料得知,该区域内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定边县北部分布有大量沙地,河流少,却是以水文命名为主,最可能是历史时期曾经有水,后来气候趋于干旱,河流断流,湖泊消失。B项正确。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图1 地质地貌示意图
图2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比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其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特别提醒 当有断层时,看断层线上部延伸至哪一岩层处,则断层形成于该岩层之后。但断层上覆岩层与断层的形成早晚则需根据材料或图示其他信息加以判断。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2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如图2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中心新两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4)看岩层是否受力断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A处、图2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断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堆积作用且堆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地壳的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堆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堆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典例】 (2019江苏卷,3~4)右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2)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某地区地质剖面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影响区域地质构造差异的原因、地质作用等,体现了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解析 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界面M上部为水平岩层,说明其以堆积作用为主,而N岩层为向斜,说明该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挤压力,发生了弯曲变形。因此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构造运动变化,D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乙岩层与甲岩层交界面M处,乙岩层最上部的部分岩层缺失,说明乙岩层形成后经历了长期侵蚀,C项正确。甲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侵蚀,后接受沉积,A项错误。乙岩层位于甲岩层下方,说明乙形成时代早于甲岩层,B项错误。丙位于沉积岩的地表,是受地表外力侵蚀形成的沟谷,D项错误。答案 (1)D (2)C
(2017江苏卷,5~6)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B.2C.3D.4
答案 1. B 2. B 解析 第1题,断层乙上方岩层形成的时间晚于断层。岩浆岩丙的形态反映出岩浆活动侵入断层乙所在岩层及其上方岩层,说明岩浆岩丙形成晚于断层乙。甲岩层形成晚于丙。第2题,褶皱是岩层受挤压发生的弯曲变形。沉积岩岩层形成之初一般是水平的,若发生倾斜则判断其可能受挤压形成褶皱。同一次褶皱形成过程中,同一区域岩层弯曲变形倾斜的角度保持一致。若发生岩层倾角不一致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多次褶皱过程。所以乙所在岩层为一次褶皱过程,甲所在岩层为另一次褶皱过程。
规范答题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成因的分析
【典例】 (2019全国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素养解读】本题以美国内陆某河流基本概况为背景材料,以河流断面图为载体,考查河流断面形态变化的原因,体现了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第(1)题,河床宽度的变化主要与河流的 作用、易受侵蚀程度有关。河流流速慢,侧蚀作用强,河床变宽。反之,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床宽度变化不大。其次,河床两岸易受侵蚀,河床易变宽,反之,不易受侵蚀,则河床宽度变化不大。第(2)题,河水深度的变化从图示可看出包括两方面,其一是 升高,其二是 加深。因此应从补给量的变化、河流对河床的侵蚀两方面分析。第(3)题,题意为分析河底淤积的原因。河流淤积主要从物质来源和沉积作用两方面分析。物质来源主要是河流 ,沉积作用主要与河流流速有关。
解析 第(1)题,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主要从河水对河岸的侵蚀作用及河岸岩性、河岸形态等角度进行分析。该河段地处河流上游河段,因地壳抬升导致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河岸岩性单一(或相近),河岸直立,因此水位变化对河面宽度影响小。第(2)题,读图可知,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量的变化及河水的侵蚀、沉积作用进行分析。4—6月份,该河段河流主要以融雪补给为主,随着气温升高,补给量增加,河流水位上升,致使河水深度增加;该河段河流以融雪补给为主,河水含沙量低,且流量、流速持续增加,沉积作用弱,河流不断下切侵蚀河床,河道变深,使河水深度增加。第(3)题,8月份该河段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坡面侵蚀强,导致河水含沙量高。因降水具有不连续性,河流径流量变化大,流量减小、流速降低时,泥沙沉积作用明显。
答案 (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思维建模1.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波浪)。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2.侵蚀地貌成因答题思路
3.堆积地貌成因解答思路
(2020广东深圳高三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大分水岭盆地位于美国怀俄明州中南部地区,平均海拔约2 100米。盆地内年平均降水量120~300毫米,浅水湖湖面年平均蒸发量大于750毫米。地质历史时期由于造山运动形成盆地,盆地内发育河流R(现为时令河),R河向东通过垭口注入北普特拉河。冰川期的北普特拉河源头山区冰川广布,气候转暖期冰川大规模消融,北普特拉河径流量剧增。地壳运动使R河出口处的海拔逐步升至1 990米,大分水岭盆地出口被封闭,由外流盆地演变为内流盆地并一直保持封闭状态(河流无法外泄)。近1万年来,大分水岭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下图示意大分水岭盆地及周边地形图。
(1)简述冰川消融期造成大分水岭盆地封闭的内、外力作用过程。(2)分析盆地内沙丘广泛发育的原因。(3)分析沙丘广泛发育对阻止R河外流的作用。
答案 (1)内力作用:大分水岭盆地出口处地壳抬升,使大分水岭盆地封闭。外力作用:盆地内地势较低,冰川分布少,冰川融水补给较少;盆地内地势平缓,河流侵蚀能力较弱,无法切穿原出口处的高地。(2)山脉阻挡盛行西风气流,降水少,蒸发能力强,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发育差,昼夜温差大,地表物质风化作用强,沙源丰富;盆地内部地势平坦,堆积空间广阔。(3)盆地东北侧的沙丘覆盖增大了地表高度,进一步阻碍R河外流;沙丘增大,使地表水下渗损失增多,减少地表径流量,降低侵蚀能力,使流水切穿原出口处高地的可能性降低。
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挤压力,波状弯曲,断裂面,火山口,山间谷地,冲积洪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冲积平原,向斜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3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挤压力,波状弯曲,断裂面,火山口,山间谷地,冲积洪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冲积平原,向斜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第2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新人教版,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5-,-6-,-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