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了解反射与反射弧
1.(2021河南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二月考改编)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A.效应器指的是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末梢,其对刺激作出应答的表现为肌肉收缩
B.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然后经过传入神经到达效应器
C.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中只有感受器接受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D.反射能够完成的前提是反射弧各环节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易错 )
A.衣藻避开强烈的阳光刺激
B.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
C.看到食物分泌唾液
D.白细胞吞噬细菌
题组二 分析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3.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易错 )
A.②是传入神经,④是传出神经
B.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⑤④③②①
C.③是神经中枢,位于外周神经系统内
D.如果图中④受损,刺激⑤,⑤能作出反应,①不能作出反应
4.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中间神经元时(如图),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究竟来自内脏还是体表,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的信息,常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图中结构1接受一定的刺激后,可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
C.图中结构3为神经节,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D.图中结构4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为效应器
题组三 反射弧受损部位的分析
5.(2021山东滕州一中高二月考)在用脊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位可能是( )
A.感受器 B.效应器和传入神经
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效应器
题组四 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6.(2021山东济宁鱼台一中高二月考)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效应器是唾液腺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7.(2021河北石家庄辛集中学高三期中)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
B.只要一次喂食前给狗铃声刺激便能建立上述条件反射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若以后铃声单独出现而没有喂食,该条件反射可能会消退
8.某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买来5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每日三次,先吹哨再定点喂食,观察小狗的取食活动。一个月后,该同学发现小狗只要听到哨声,即使不喂食,也会到达指定地点等候。
(1)上述实验中,小狗听到哨声后到指定地点取食,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一反射活动属于 ,它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
(2)如果该同学进一步实验,只给小狗哨声的刺激,而不喂食,长此以往,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这说明 。
(3)上述实验使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 过程,需要 的参与。
(4)结合以上信息请思考,与非条件反射相比,条件反射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其对刺激作出的应答可能表现为肌肉收缩,也可能表现为腺体分泌等,如望梅止渴,A错误;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B错误;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教材P23),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都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C错误;只有反射弧各组成环节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D正确。
易错分析
(1)反射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
①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
②要有适宜的刺激(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
(2)反射弧是反射形成的必要条件,但是仅有反射弧没有适宜的刺激,也不能完成反射。
2.C 衣藻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层次中没有神经系统,衣藻避开过强的阳光刺激是生物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A不符合题意;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向水温适宜的地方运动不属于反射,B不符合题意;看到食物分泌唾液的活动需要经过反射弧,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因此属于反射,C符合题意;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由白细胞自身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通过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D不符合题意。
易错分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B 分析题图:④上有神经节,因此④是传入神经,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可知①为效应器,②为传出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⑤为感受器,A错误,B正确;③是神经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C错误;若④传入神经受损,刺激⑤感受器,只能产生兴奋,不能作出反应,D错误。
易错提醒
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关键点在于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4.B 题图分析可知,结构1属于感受器,结构2和结构4为传入神经,结构3是神经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牵涉痛是生来就有的,为非条件反射,A错误;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会产生兴奋,由相对静止的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B正确;图中结构3为神经节,不能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C错误;结构4为传入神经,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错误。
5.B 由破坏前信息可知缩腿反射弧有4个:①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②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③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④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若只破坏左后肢的感受器或同时破坏左后肢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右后肢,左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若只破坏左后肢的效应器,那么刺激左后肢,右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故只有B项正确。
6.D 在“望梅止渴”这种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是效应器,A错误;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感觉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但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C错误;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D正确。
方法技巧
反射类型的速判法:
7.D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前都先摇铃,如此重复多次,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这样就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B错误。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脊髓;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因此它们的反射弧不同,C错误。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D正确。
8.答案 (1)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2)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消退 条件反射既可建立也可消退 (3)学习 大脑皮层 (4)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解析 (1)小狗听到哨声后到指定地点取食,是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这一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的。(2)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铃声)与非条件刺激(食物)在时间上的结合。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只反复给予条件刺激而不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经过一段时间,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3)题述实验使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4)非条件反射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刺激部分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1.D
2.C
3.B
4.B
5.B
6.D
7.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2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1课时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2,12,4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巩固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群落的是,有蚜虫的地方往往有蚂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