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节 植物生长素-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第1节 植物生长素-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
    第1节 植物生长素-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
    第1节 植物生长素-2022版生物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后作业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有关生长素实验的分析
    1.(2021黑吉两省十校高二期中)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在这之前有很多科学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生长素相关内容的探讨。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易错 )
    A.达尔文通过实验确定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生长部位在尖端以下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到尖端下部
    C.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温特实验中放置空白琼脂块是为了证明琼脂块不是影响实验的因素
    2.下图是有关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的发现最初是源于人们对图1中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B.图2取自达尔文的实验,可证明植物的感光部位位于胚芽鞘的尖端
    C.图3取自鲍森·詹森的实验,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给下部
    D.图4取自温特的实验,可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生长素是吲哚乙酸
    3.(2021湖北武汉蔡甸高二月考)生长素的发现应该追溯到达尔文父子,他们做的部分实验如图(②~⑥组均受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对照组,②~⑥是实验组
    B.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幼苗尖端及单侧光有关
    C.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
    D.该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幼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题组二 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判断
    4.(2020河北唐山高二期末)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易错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一面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
    5.(2019河北高三学业考试)将不同光照下培养的两个胚芽鞘(在光照处理前,大小、生理状况相同)尖端切下,分别放在A、B和C、D四个大小相同的空白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除胚芽鞘尖端,再将四个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甲、乙、丙、丁四个胚芽鞘切面的一侧,如图所示。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四个胚芽鞘的生长状况。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与乙弯曲方向相同 B.甲与丁弯曲程度相同
    C.丙弯曲程度大于甲和乙 D.丁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6.(2021山西运城高中联合体高二期中改编)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胚芽鞘直立生长 B.②胚芽鞘直立生长
    C.③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D.④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题组三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7.(2021山东菏泽单县五中高二月考改编)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吲哚乙酸是由温特发现并命名的
    B.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
    C.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会消耗能量
    D.生长素只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8.(2021湖北部分省级示范性高中高二期中改编)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体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B.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才会出现极性运输
    C.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苏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
    9.(2020吉林长春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期末)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下列对该实验及其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
    B.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
    C.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也能感受单侧光
    D.实验1为对照组,实验2为实验组
    10.根据图示完成达尔文实验相关问题,然后阅读教材,对照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1)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 有关。
    (2)③和④对比,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 ,而不是尖端以下的 。
    (3)达尔文的猜测:胚芽鞘尖端受 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
    面比 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4)生长素的合成: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 中合成;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 ;运输方式是 。
    (5)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
    题组四 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1.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类似,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B.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也能诱导细胞分化
    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因此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
    D.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12.(2021山东枣庄八中高二月考)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特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并命名为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向光侧生长素合成慢
    C.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不能横向运输
    D.植物茎的向光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13.(2021山东临沂高二期中改编)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a~g表示相应的生长素浓度,①②③代表芽,④⑤代表茎)。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曲线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 。 深度解析
    (2)乙图g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②处生长素浓度,此时②处的生长状况与①处不同的原因是 。如果去掉①, (填“②”或“③”)会优先发育。
    (3)将甲图中植物③⑤侧向下水平放置较长时间后,若d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 (填字母)点可表示⑤侧生长素浓度。此时生长素的分布不均是由 导致的。
    (4)若想以发芽的玉米粒为材料证明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应对实验组的发芽玉米粒进行 处理,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培养发芽玉米粒的温度和光照环境最好是 。
    (5)为探究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特点,实验室提供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单位:ml/L):10-10、10-8、10-6、10-4、10-2,其他材料用具齐全,则最好选用哪三种浓度的溶液?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胚芽鞘生长、弯曲方向判断
    1.(2021辽宁朝阳一中高二期中,)将花盆放入暗箱中,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暗箱和花盆都不旋转,则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B.若暗箱匀速旋转,花盆不转,则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C.若花盆匀速旋转,暗箱不转,则胚芽鞘直立生长
    D.若花盆和暗箱同步匀速旋转,则胚芽鞘直立生长
    2.(2020河北唐山高二期中,)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用显微镜观察,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的结论是( )
    3.(2021山东临忻兰陵高二期中,)下列图解是研究植物向光性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b和c对照
    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c和a对照
    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c和e对照
    D.上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的胚芽鞘
    4.(不定项)(2021山东青岛二中高二期中,)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分析下列单子叶植物幼苗的生长状态(注:K暗箱中幼苗随暗箱旋转,L暗箱中幼苗能转而暗箱不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只有A、E
    B.幼苗向左弯曲生长的只有F、G
    C.幼苗向右弯曲生长的只有C、D、J
    D.幼苗既不生长又不弯曲的只有B、H、G
    5.(2021广东东莞高二月考,)Ⅰ.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同样的花盆,各栽入1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然后在外边套上纸盒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一段时间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填编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填编号)装置。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①根据 (填编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单侧光照射引起玉米幼苗向光生长。
    ②根据 (填编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有关。
    ③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Ⅱ.为探究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图中A段)还是尖端下面的一段(图中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完成该实验设计。
    (1)实验装置中云母片的作用是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
    (2)若甲实验装置中胚芽鞘直立生长,乙实验装置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则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 ;若甲实验装置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乙实验装置中胚芽鞘直立生长,则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 。
    题组二 生长素运输、生理作用的综合题
    6.(2021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生长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7.(2021河北张家口高二期中,)观察下列两个关于生长素作用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F
    B.生长素对Ⅰ、Ⅳ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生长素对Ⅱ、Ⅲ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C.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CD段
    D.若C点对应顶芽生长素浓度,则同一枝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应大于F
    8.(2021四川树德中学高二月考,)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单侧光和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
    (1)据图乙可知,根比茎对生长素更敏感,结合甲、乙两图推测根的向光侧和背光侧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点。
    (2)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
    (3)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实验根尖切段,再重复(2)实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接收琼脂块中均检测不到放射性,则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
    (4)据图甲可知,该植物幼苗的茎已表现出向光性,研究发现这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有关。某同学探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时,发现可能是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即尖端的生长素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或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植物茎的向光性 (填“有”或“没有”)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
    ②该同学探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时,提出了三种假说。
    假说一:单侧光只会导致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
    假说二: 。
    假说三:单侧光既会导致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又会导致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实验思路:选取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均分为A、B、C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 并分析。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 ,则假说一成立;若 ,则假说三成立。
    ③若假说一成立,测得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n(如图乙所示),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教材P91),A正确;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教材P91),此时还没提出“生长素”的概念,B错误;拜尔的实验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温特实验中放置空白琼脂块是为了证明琼脂块不是影响实验的因素,D正确。易错提醒
    生长素发现过程总结
    2.D 19世纪末,达尔文和他的儿子设计了实验探讨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生长素的发现最初是源于对图1中植物向光性的研究,A正确。图2取自达尔文的实验,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胚芽鞘尖端被锡箔罩住后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照射,胚芽鞘直立生长;用锡箔套在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对比可证明植物的感光部位位于胚芽鞘的尖端,B正确。图3取自鲍森·詹森的实验,胚芽鞘尖端与下面的伸长区用琼脂片隔开,胚芽鞘弯曲生长,与没有用琼脂片隔开时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一致,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到下部,C正确。图4取自温特的实验,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与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教材P92),没有涉及吲哚乙酸,D错误。
    3.C ①无光照或四周光照,幼苗直立生长;②单侧光照,幼苗向光弯曲生长;③单侧光照并切去尖端,幼苗不生长,不弯曲;④单侧光照,尖端戴不透明帽,幼苗直立生长;⑤单侧光照,幼苗尖端戴透明帽,幼苗弯曲生长;⑥单侧光照,幼苗尖端下面一段包不透明膜,幼苗弯曲生长。①是无光照或者四周光照幼苗,为对照组,②~⑥是施加不同实验变量的组,为实验组,A正确;①②③的结果证明弯曲生长与幼苗尖端及单侧光有关,B正确;④⑤⑥的结果证明能够感受光照的是幼苗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幼苗能弯向光源生长,但是不能证明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向光侧,C错误;题述一系列实验结果不能证明有某种化学物质从幼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有可能是某种刺激导致幼苗弯向光源生长的,D正确。
    4.C 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C符合题意。
    易错提醒
    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
    (1)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
    (3)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4)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
    5.C 由题图分析可知:由于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在单侧光的刺激下,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所以C处生长素浓度大于D处,而A处生长素浓度等于B处,故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B>D。甲的左侧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右侧没有,左侧生长速度快于右侧,甲应该向右弯曲生长,同理乙向左弯曲生长,A错误;通过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B>D,故丙弯曲程度大于甲和乙,甲的弯曲程度大于丁,B错误,C正确;丁处的琼脂块含有生长素,所以会向右弯曲生长,D错误。
    6.B 由于生长素无法透过玻璃片,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只能从左侧向下运输,无法从右侧向下运输,致使尖端下部左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右侧,故①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A错误;由于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块,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尖端下部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故②胚芽鞘直立生长,B正确;由于生长素无法透过云母片,阻碍了生长素由单侧光照射而引起的横向运输,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尖端下部两侧生长素分布均匀,故③胚芽鞘直立生长,C错误;在单侧光的刺激下,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进行横向运输,致使尖端下部左侧生长素分布少于右侧,故④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D错误。
    7.C 生长素是由温特发现并命名的,A错误;生长素在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教材P93),B错误;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此过程中会消耗能量,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教材P93),D错误。
    8.A 在植物体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极性运输不受重力和单侧光等的影响,A正确,B错误;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C错误;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调节作用,无催化作用,D错误。
    9.C 实验1和实验2的自变量是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的位置,比较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可知,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至形态学上端,A、B正确;实验1和实验2没有用到胚芽鞘尖端,因此不能说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也不能证明感光部位在尖端,C错误;实验1中形态学上端位于上方,为对照组,实验2为实验组,D正确。
    10.答案 (1)尖端 (2)尖端 伸长区 (3)单侧光 背光 向光 (4)发育中的种子 形态学下端 主动运输 (5)微量有机物
    解析 (1)①未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②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①与②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2)③尖端用锡箔小帽罩住+单侧光→胚芽鞘直立生长,④尖端以下用锡箔环套住+单侧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和④对比,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不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3)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教材P91)。(4)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在幼嫩组织中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5)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教材P92)。
    11.C 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C错误。
    12.D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由尖端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温特并没有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A错误;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使生长素在尖端内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但是不影响向光侧生长素的合成,B错误;生长素既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也能横向运输,C错误;植物茎的向光生长过程中,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都促进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正确。
    13.答案 (1)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根>芽>茎 (2)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抑制②生长 ② (3)g 重力 (4)去除根冠 适宜的温度和黑暗的环境 (5)最好选用10-10 ml/L、10-8 ml/L、10-6 ml/L的生长素溶液。
    解析 (1)乙图中的每一条曲线都能说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结合图乙可知,根对生长素最为敏感,其次是芽,然后是茎。(2)由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①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②处(侧芽),会抑制②生长。如果去掉①,②会优先发育。(3)将甲图植物③⑤侧向下水平放置较长时间后,由于重力的作用,④处生长素向⑤侧运输,⑤侧生长素浓度高于④侧,生长速度快于④侧,若d点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g点可表示⑤侧生长素浓度。(4)若想以发芽的玉米粒为材料证明植物根向地性的感受部位在根冠,应对实验组的发芽玉米粒进行去除根冠处理,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培养发芽玉米粒最好在适宜的温度和黑暗的环境中进行。(5)探究生长素对根的生理作用特点,结合图乙和题干给出的生长素浓度,最好选择10-10 ml/L、10-8 ml/L、10-6 ml/L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10-10 ml/L时为低浓度促进生长,10-8 ml/L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10-6 ml/L时为高浓度抑制生长。
    导师点睛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都体现了这种特点。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
    能力提升练
    1.D 判断胚芽鞘是否生长,要看是否有生长素的来源,且生长素是否能到达作用部位;判断胚芽鞘是否弯曲,要看生长素是否分布均匀。若暗箱和花盆都不旋转,则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A正确;若暗箱匀速旋转,花盆不转,则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B正确;若花盆匀速旋转,暗箱不转,则胚芽鞘直立生长,C正确;若花盆和暗箱同步匀速旋转,则胚芽鞘向暗箱开口处弯曲生长,D错误。
    2.B 由图示可以看出,背光侧细胞长度比向光侧长,说明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接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即题图中的部位②,故选B。
    3.C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与胚芽鞘尖端有关,因此应选择有尖端和无尖端的两组,故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b和c对照,A正确;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是单侧光照射,应选择有无单侧光的两组,故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c和a对照,B正确;若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d和e对照,分别用锡箔盖住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C错误;实验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故题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的胚芽鞘,D正确。
    4.B A没有单侧光照射,直立生长;B没有尖端,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左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向右弯曲生长,因其没有尖端,无法感受单侧光,单侧光对其生长素分布不起作用;D受单侧光影响,弯向光源生长;E尖端无法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直立生长;F尖端感受单侧光,弯向光源生长;G左侧部分被切除,生长素运输阻断,右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弯向左侧生长;H尖端被云母片隔断,生长素无法向下运输,停止生长;I右侧被云母片隔断,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被阻断,左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弯向右侧生长;J尖端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生长素能透过琼脂块向下运输,弯向光源生长;K幼苗随暗箱旋转,幼苗只能接受来自小孔的光照,弯向小孔生长;L暗箱中幼苗旋转而暗箱不转,故幼苗尖端各部位受光机会均等,幼苗直立生长。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有A、E、L,A错误;幼苗向左弯曲生长的有F、G,B正确;幼苗向右弯曲生长的有C、D、I、J,C错误;幼苗既不生长又不弯曲的有B、H,D错误。
    5.答案 Ⅰ.(2)3、4、5 2 (3)1与3 1与2 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 Ⅱ.(1)阻断生长素运输 云母片放在A段还是B段(云母片的位置) (2)胚芽鞘尖端(A段) 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B段)
    解析 Ⅰ.(2)据图分析,1号幼苗尖端受到单侧光刺激,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幼苗向光弯曲生长;2号幼苗去掉尖端,无法产生生长素,幼苗既不生长也不弯曲;3号幼苗在纸盒内,无单侧光刺激,生长素分布均匀,幼苗直立生长;4号幼苗尖端用锡箔小帽罩住,不能感受光的刺激,生长素分布均匀,幼苗直立生长;5号幼苗去掉尖端,在其上放置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幼苗直立生长;6号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切去尖端的幼苗的左侧,幼苗向右弯曲生长,故3、4、5号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2号。(3)①1号和3号的自变量是有无单侧光照,结果1号向光弯曲生长,3号直立生长,1号与3号对比说明玉米幼苗向光生长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②1号和2号的自变量是有无胚芽鞘尖端,结果1号向光弯曲生长,2号既不生长也不弯曲,1号与2号对照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生长与尖端的存在有关。③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有关。Ⅱ.(1)题述实验探究的是在单侧光照射下,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尖端(图中A段)还是尖端下面的一段(图中B段),实验装置中云母片的作用是阻断生长素运输,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云母片放在A段还是B段(云母片的位置),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情况。(2)若甲实验装置中胚芽鞘直立生长,乙实验装置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则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A段);若甲实验装置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乙实验装置中胚芽鞘直立生长,则燕麦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B段)。
    6.A 图1:胚芽鞘弯曲程度越大,α越小。图2:横坐标以上的部分代表促进作用,横坐标上的C点代表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横坐标以下部分(C点以后)代表抑制作用。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大,胚芽鞘放置琼脂块的一侧生长最快,其弯曲程度最高,α具有最小值,A错误;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胚芽鞘弯曲程度增大,α逐渐减小,B正确;由图2可知,只有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C正确;由图2曲线可知,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D正确。
    7.B 分析甲图可知,小于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时,随浓度增加生长素促进效果增强,大于C点小于F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时,随浓度增加生长素促进效果减小,F点时生长素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素浓度大于F点时将会抑制生长。分析图乙可知,图乙表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Ⅰ、Ⅲ、Ⅳ三处均是促进作用,Ⅱ处是抑制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敏感度大小关系为:根>芽>茎。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对根是促进作用,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对根是抑制作用,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F,A正确;生长素对Ⅰ、Ⅲ、Ⅳ三处均是促进作用,生长素对Ⅱ处是抑制作用,B错误;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低于Ⅳ处的生长素浓度,且对茎的促进效果小于Ⅳ处的促进效果,所以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CD段,C正确;顶芽生长素极性运输到各侧芽,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于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侧芽生长被抑制,所以若C点对应顶芽生长素浓度,则同一枝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应大于F,D正确。
    8.答案 (1)A、B
    (2)
    (3)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4)①没有 ②单侧光只会导致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胚芽鞘是否弯曲生长(或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A组和B组直立生长,C组向光弯曲生长 A组直立生长,B组和C组向光弯曲生长,且C组的弯曲程度大于B组 ③小于m(0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优秀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节 植物生长素优秀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51植物生长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51植物生长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第2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植物生长素第2课时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表现为两重性,如图表示施用IAA,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回答下列有关生长素的问题,9〜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