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ACD,AAB,DBD,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2.成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3.基础因素:热量。
1.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多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2.成因: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3.基础因素:水分。
2.干湿地带性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2.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为基带。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例如: 天山的基带为温带荒漠、灌丛带。
森林上限称为林线影响林线的因素: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9.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10.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11.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夏季0 ℃等温线,常年积雪下界,冰雪的补给量(降水)与消耗量(气温)大致相等。雪线以下,为季节性积雪区。影响雪线海拔的因素 1、气温: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全球气候变暖,雪线海拔上升。同一山体,夏季雪线高于冬季。 2、降水:降水多,雪线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沿海雪线海拔低,内陆雪线海拔高。 3、地形:陡坡易发生雪崩,积雪难以保留,雪线上升;缓坡利于积雪保留,雪线下降。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雪线低。
全球雪线海拔分布规律:从副热带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1. 影响图中雪线高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坡度 B. 降水 C. 海陆位置 D. 气温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 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读以北半球为主的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
2. 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最多的是( )A. 珠穆朗玛峰 B. 横断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 阿尔卑斯山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9.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10.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11.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1.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坡与北坡降水量的差异,并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2.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垂直带谱比北坡复杂?3.山地雪线的海拔与气温和降水有密切关系。想一想,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原因有哪些?
1.南坡降水明显多于北坡。南坡位于来自印度暖湿气流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多,北坡为背风坡。2.南坡位于阳坡,温度较高;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南坡相对高度大,所以垂直带谱更复杂。3.南坡是迎风坡,有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带来丰沛的水汽,降水多,雪线低。北坡气候干燥,蒸发大。
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9.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C.面积扩大D.面积缩小10.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11.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
1.规律:①有序性: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②重复性:有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2.成因: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②地貌、岩性和土质的差别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B.土壤C.地形D.光照
C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到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有序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华北平原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华北平原的地形分异,从滨海到山麓依次为: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其间还有两个过渡性洼地区。各部分的地表组成物质、地表水系、地下水位和矿化度、排水条件、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3.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4.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地形 ②水分 ③热量 ④土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B 4.A【分析】3.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4.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A。
1.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2.要求: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明确土地利用方式,确定农作物种植种类。3.目的: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
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温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水分。
(2)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到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反映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热量。
(3)以海南岛热带季雨林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含义﹔从海南岛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图中AB线上植被景观是否一致?倘若不一致,说出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气候特点为热带季雨林提供充足的水热条件,土地土壤为季雨林提供生长空间和养分,同时季雨林也为大气提供水汽,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不一致,两侧平原为热带季雨林,中部为山地,会出现垂直自然带变化。
在生态建设中,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湿润地区可植树造林,结合实际选择适生树种。在较为干旱的地区,优先选择适应性强的灌丛群落,乔木、灌木、草本合理搭配,不宜单纯种植一种乔木。草原自然带不适宜大规模植树造林,注重恢复草被。针对以往过度的开发活动,在森林自然带宜退耕还林,在草原自然带可退耕还草,在湿地区域适度退耕还湖。( 1)观察当地从平原到山地(或从河谷到山脊、从城镇到乡村)的自然环境分异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按照因地制宜思路加以分析。( 2)如认为土地利用现状合理,可作出整体评价;如认为土地利用现状不够合理,则提出改进建议。
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观察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该地所属的自然带、气候类型及特点、植被类型及主要树种、土壤类型、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所占比重等。如认为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合理,进行评价时应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取得了怎样的经济效益,二是如何实现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如认为当地土地利用现状不合理,提出改进建议应说明土地利用方式怎样变化,并说明变化后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规律
42.贡嘎山东坡山麓地区所处水平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季雨林带43.推测S0样地的主要植被类型为( )A.裸地B.草原C.灌木D.乔木44.相较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冰川退缩区的植被演替,海螺沟植被演替从初始到形成成熟顶级群落的速度要快很多的因素是( )A.人类干扰更少B.土壤肥沃C.光照更足D.水热组合更好
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植被原生演替序列的区域。下表示意2017年绘制的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自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42.B 43.A 44.D
读某大洲局部自 然带分布示意图1. 甲、 乙、 丙自然带分别为(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2. 乙自然带在图示区域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6.B 7.D
在新疆, 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 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 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天山自 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在新疆, 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 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 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天山自 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 质优、 种类多, 试分析其原因。
(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在新疆, 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 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 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天山自 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 并简单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1)该山峰可能位于:A.阴山山脉 B.安第斯山脉南段 C. 天山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2)该山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1)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由温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了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水分。 (2)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由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到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反映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热量。 (3)以海南岛热带季雨林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含义;从海南岛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图中AB线上植被景观是否一致?倘若不一致,说出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 答案: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气候特点为热带季雨林提供充足的水热条件,土地土壤为季雨林提供生长空间和养分,同时季雨林也为大气提供水汽,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不一致,两侧平原为热带季雨林,中部为山地,会出现垂直自然带变化。
转场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图为我国某山地牧民转场路线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季牧场。5.图中表示夏季牧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6.与山地四季牧场形成关系不密切的因素是( )A.山地所处纬度 B.山地相对高度C.山地岩石类型 D.山地坡向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地处坦桑尼亚东北部,临近肯尼亚边境,东西延伸约80千米;海拔5895米,为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因阻挡了印度洋上吹来的潮湿海风,在南坡较低海拔处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景观。南坡自山麓到山顶,植被垂直分带明显,依次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森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寒漠带和高山冰雪带。
1.有人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乞力马扎罗山顶的冰雪可能会消失,到时“赤道雪峰”将名存实亡。你是怎么看的?说出你的理由。
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冰雪融化加快,雪线上升,冰雪最终可能消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完整版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自然带的命名,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气候类型,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品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陆地自然带,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大尺度,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影响变化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习目标,地域差异,望天树,板状根,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