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一等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一等奖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育人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 孙权劝学【课标解读】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小短文,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文章只有129个字,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本册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能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学情分析】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已学过《世说新语》二则、《论语十二章》、《诫子书》、《狼》等六篇短小的文言文,初步积累过“乃”“但”等文言词汇的简单用法,对一些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本文浅显易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课文的注释和相关资料,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故事大意。同时,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熟悉,容易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只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行。学习活动教学指导与评价【情景导入】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一面用计迷惑关羽,一面命一个人为大都督,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把精兵隐藏在大船舱内,命摇橹士兵穿白衣,伪装商人西进,然后出其不意急袭荆州,关羽率军回救荆州失败,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计。这个夺荆州擒关羽的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三国演义》第75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识记《资治通鉴》及有关司马光的文学常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重点)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熟记文言实词“当涂”“辞”等,掌握文中语气词和称谓语的含义。(重点、难点)【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资治通鉴》是北宋 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司马光(公元1019—1086), 杰出的史学家和政治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sù)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元丰八年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故。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卿( ) 岂( ) 涉猎( ) 孰( ) 遂( ) 邪( )更(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蒙辞( )以军中多务( )(2)但( )当涉猎 (3)见( )往事耳 (4)自以为( )大有所益 (5)及( )鲁肃过寻阳(6)即更( )刮目相待(7)蒙乃( )始就学 (8)权谓( )吕蒙曰4.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1)孤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今义: )(2)即更刮目相待(古义: 今义: )(3)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5.一词多义(1)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蒙乃始就学(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4)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课内探究探究一 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学生小组合作,参照课下注释和相关工具书翻译课文。 3.找出语气词“邪”“耳”“乎”和称谓语“卿”“孤”“阿蒙”“大兄”,分别说说他们的用法和含义。 探究二 梳理文章 深层探究1、轻声朗读,梳理课文内容,概括本文情节。①(用原文回答)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吕蒙推辞的理由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 。劝的语言是: 吕蒙就学,鲁肃称赞 。②孙权劝学——吕蒙( )学——鲁肃( )学2.品读对话,揣摩语气语调,体会人物形象。请用“我从 中,读出 (人物) 是个 的人”的形式,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探究三 拓展延伸 收获启示 在这则故事中,孙权耐心劝导,吕蒙虚心接受,鲁肃不吝惜对他人的夸赞,每个人物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请大家大家谈谈你们的收获。三、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D、卿今当涂掌事;卿言多务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肃/遂拜蒙母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吕蒙在“孙权劝学”以前是个没什么学识的人B、文中没有直接写吕蒙进步之快,而是借鲁肃之口说出,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方法。C、孙权要吕蒙“涉猎”,是为了让他增长见识,以便能更好地管理军中事务。D、本文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动作描写。四、教学反思 【育人目标】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自主学习部分需要提前预习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疏通文意,完成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答案:1.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 五代 北宋 2.(教师注意强调多音字、通假字以及古今不同读法的字的读音。)qīng qǐ shè shú suì yégēng3.(1)推托 事务 (2)只 (3)了解 (4)认为 (5)等到 (6)重新 (7)于是,就 (8)对……说 4.(1)古义:研究。今义:治理。(2)古义:重新。今义:程度副词(3)古义:了解。今义:看到,看见。 5.(1)(动词,了解)(动词,知晓)(2)(动词、从事)(动词,完成)(3)(动词、章管,担当)(动词,应当)(4)(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 探究一 教师指导如何读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停顿?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二是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探究一的设计意在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1。第3题答案见课后三四题。 探究二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学会逐步深入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从而体会人物形象这种学习方法,从而达成学习目标2。参考答案:孙权:关爱部下,循循善诱;吕蒙: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能改,善于学习;鲁肃: 敬才爱才。 探究三的设计意在达成情感目标,明确(1) 我从吕蒙身上学到了只要愿意学,就一定能挤出时间来学习,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2)我从孙权身上学到了,不论权力有多大,要想别人接受你的建议,就要像朋友一样真诚地劝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坦诚,是让他人接受你的先决条件。(3)我从鲁肃身上学到了要学会赞赏他人的成功,在这样的鼓励下,他人会进步得更快。不吝惜对他人的夸赞也是一种美德。 当堂检测答案:1.D2.A3.D(语言描写) 七年级 语文作业纸编制人: 使用时间:作业内容作业指导与评价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____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如何相劝的 ;结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书。4、“卿”是古代 对 或 之间的爱称。 二、 解释加点词。(1)但当涉猎( ) (2)见往事耳( ) (3)及鲁肃过寻阳( )(4)蒙乃始就学( ) (5)即更刮目相待(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当涂掌事 ( )(8)蒙辞以军中多务 ( )
(9)治经为博士邪 ( ) (10)卿今者才略 ( )
三、翻译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师旷劝学刘 向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点亮)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但总比摸黑强吧)?平公曰:“善哉!”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1)盲臣安敢戏其君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最简洁的话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资治通鉴》 ,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 编年 战国 五代 2、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诗》 《 书》 《 礼》 《 易》《 春秋》4、君 臣 朋友
二、(1)粗略地阅读(2)了解(3)经过(4)于是,就(5)另,另外 擦拭眼睛(6)知晓事情(7)当道,当权(8) 推托(9)研究 (10) 才干和谋略。 三、(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托。(2)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3)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4)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专掌经学的学官吗!
(5)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下历史罢了。
(6)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四、1.(1)听说 (2)哪里解析:根据语境理解这两句话的大体意思,然后结合自己文言词语的积累推测出加点字的含义。2.(1)我这个盲人哪里敢戏耍君主您呢?(2)我年龄70岁了,想要学习,恐怕时间太晚了吧。解析:根据上下文来理解。(1)“盲臣”指的是师旷自己,“戏”是戏耍的意思;(2)“欲”是想要的意思,“暮”指时间晚了。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解析:必须首先理解句子的大意,然后才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添加相应的符号。4.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解析:本文和《孙权劝学》异曲同工,都是劝人们不管什么年龄,都要勤奋学习。回答时从这个角度考虑即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10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育人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育人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5 黄河颂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情景导入,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育人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