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64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64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64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64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644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64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644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4单元 10.古诗三首《马诗》品读释疑课件第一课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064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人教部编版马诗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马诗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法导学,走近作者,读古诗有韵味,朗读指导,明诗意,沙如雪,月似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金络脑,踏清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读古诗,结合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再读古诗,想象画面,感悟诗情。读诗时,要抓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两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创设的辽阔雄浑的意境;抓住“金络脑”“踏清秋”,体会诗人渴望受到重用,期盼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马是六畜之一,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 “诗仙”李白、 “诗佛” 王维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 主要作品:《李凭箜篌引》《梦天》《雁门太守行》等。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燕山】【钩】【何当】【金络脑】
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朗读古诗,思考:1.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把大漠里的沙子比作雪,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沙的颜色,而且从触觉上写出了战场寒冷的感觉。
“月似钩”,把弯弯的月亮比作钩,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武器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沙漠。此指西北沙漠地带。
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译文: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大漠( ),燕山( )。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边塞战场的景色。用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显示了战场的清冷悲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征战沙场报效祖国的愿望。
突出边疆战场的辽阔,马有驰骋之地,暗指英雄有用武之地,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这幅战场景色,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这两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
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何时自己能被重用,报效国家
译文:何时将要给马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飞快地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这两句借马抒情,边塞是骏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机会一展雄姿,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表现了诗人渴望被人赏识、重用,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何当( ),快走( )。
这首诗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学方法:托物言志是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借助所描写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坚定信念,表现自己的某种精神品质。托物言志的“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这样才能寄意于物 ,达到突出主旨的目的。
1. 选择一个能够寄托志向的生动具体的事物,然后进行具体描写。2. 找准事物与所要表现的志向的相同或相似之处。3. 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使所言之志有所依托。
请你观察生活中的一个事物,仔细想想它的特征,借助这一特征,用一段话来表现某种志向或精神品质。
苔藓是一种很不起眼的绿色植物,它们没有白杨的高大挺拔,也没有花儿的阵阵清香。它们只是一片矮矮的植物,默默无闻地点缀着大地。它们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甚至在人迹罕见的高山荒漠,也照样能顽强地生长。虽然它们没有可以炫耀的花朵和果实,但是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却是值得赞扬的。它们默默地、执着地生长着,用自己绿色的身影装点着片片土地、块块岩石,开拓出茵茵绿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人教部编版pptx、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朗读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方法导学,走近作者,朗读指导,明诗意,学法小结,主题感悟,《石灰吟》作者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0古诗三首pptx、伴读音乐1mp3、伴读音乐2mp3、伴读音乐3mp3、凿mp4、焚mp4、络mp4、锤mp4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