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二 唐、宋、明、清的经济发展 习题课件
展开人教版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专训专题二 唐、宋、明、清的经济发展123DBD4D567见习题见习题见习题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①②③处依次应填写( ) A.唐太宗、“贞观遗风”、北宋 B.唐高宗、“开元盛世”、明朝 C.唐玄宗、“光武中兴”、隋朝 D.唐太宗、“开元盛世”、清朝【答案】 D2.宋朝时有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清朝又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对这两句谚语理解不准确的是( ) A.两句谚语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 B.“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C.谚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高产农业区域不断扩大 D.“湖广熟,天下足”反映了清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 经转移到湖广地区D3.有人经过研究发现:两宋时,四川远离中原战火,局势一向较为安定且经济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到13世纪中叶,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大肆抢掠,成都、眉山的版刻业自此一蹶不振。由此可见( ) A.战争是破坏经济文化发展的罪魁祸首 B.社会安定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雕版印书业的发展 D.两宋时四川地区活字印刷术比较发达【点拨】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到13世纪中叶,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后,成都、眉山的版刻业一蹶不振。说明社会安定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答案】B4.明朝洪武初年(1393年),全国当时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清朝时期,人口数量进一步增长。其中的原因有( ) A.国家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B.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中国 C.明清社会安定毫无动荡 D.玉米等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点拨】明朝到清朝人口不断增长,与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关,明清农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是从美洲引进高产作物并大规模推广,符合题意的是D。【答案】D5.中国古代经济格局曾出现过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脱脱《宋史》 苏湖熟,天下足。——南宋时期谚语(1) 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稳定导致北民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南迁的人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等。(答出一个方面即可)材料二 北宋交子(2) 材料二中的“交子”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特殊地位?这一类货币的产生和发行有什么作用?地位: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 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如果你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你会装载什么货物?机构:市舶司。 如果我是当时的商人,在出航时会装载瓷器、丝绸、棉织品等。(4) 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答出一个方面的原因即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船业发达等。(答出一个方面即可)6.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炀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杜佑《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1) 请写出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材料一中的“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581年。 大运河的开通。材料二 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在耕犁方面,唐朝农民将旧式的直辕犁改进为①……便于控制,省时省力,只用一牛牵引即可,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并指出其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写出材料二①工具的名称,并据材料指出它有什么作用。开元。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曲辕犁。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材料三(3)图一的农具发明于什么时期?写出图二中纸币的名称。图三表明了南宋时期南方哪一个手工业部门非常繁荣?宋朝。 “交子”。 造船业。(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社会安定;水利工程的修建;生产技术的进步;商业繁荣等。7.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城市瓦子勾栏里的文娱活动是适应中下阶层百姓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基本上能满足这一阶层人们的趣味和爱好,以至有“勾栏不闲,终日团圆”的说法。(1)材料一反映了勾栏瓦子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现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原因:市民阶层对业余生活的需求多样化推动勾栏瓦子出现。关系: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答出其中一点即可)材料二 1661—1766年耕地面积(2) 材料二中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变化: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因素: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任答两点即可) 材料三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了工业化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迫切需求。英国殖民者在控制了印度等地以后,更加垂涎富饶的中国,因此他们积极要求开放中国的市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而当时的中国,仍处在封闭的状态中,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东西文明的冲撞中,此消彼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3)材料三中“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西方: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进入工业化时代;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西方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中国: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西方、中国两个方面分别说明,任意两点即可)(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技术的革新;耕地面积的增加;城市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等。(任答两点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之专题训练 3.专题三 唐、宋、元、清的民族关系 习题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之专题训练 3.专题三 唐、宋、元、清的民族关系 习题课件,共3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之专题训练 2.专题二 唐、宋、明、清的经济发展 习题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之专题训练 2.专题二 唐、宋、明、清的经济发展 习题课件,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之专题训练 4.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之专题训练 4.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