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生态系统的功能课前学案选择性必修
展开[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意义
2.能量流动的过程(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为例)
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的过程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三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2.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 )
3.“未利用”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利用的能量。( )
4.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
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
6.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 )
7.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
8.物质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
9.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10.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机械防治。( )
二、连一连
信息的种类、特点、来源及实例(连线)
三、议一议
【教材易漏拾遗】
1.(1)[选择性必修2 P62图3-10改编]据图分析,当今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返回非生物环境有三个途径: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据图分析:
(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有哪些来源?
(2)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分别是多少?
(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假设食物链中的能量全部来自于生产者,按照图中的能量流动规律,肉食性动物要增加100kg,则需要消耗多少kg生产者?
3.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并简述判断的理由。
(2)碳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什么?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又是什么?
(3)图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什么过程?
4.据图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模型
(1)图中“信息”可来自何处?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否只发生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3)从信息传递的方向来看,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什么特点?
课前自主预习案2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1.传递 散失 逐级递减 ①最有效
②对人类最有益
2.热能 同化量 下一营养级
【知识点二】
1.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2.化学元素 生物群落 全球性
相互依存 载体
【知识点三】
化学 行为 生命活动 繁衍
种间关系 农产品或畜产品 有害动物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连一连
三、议一议
1.(1)答案:化石燃料的燃烧
(2)答案: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2.(1)提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饲料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提示:肉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0.25+0.05+2.1+5.1=7.5×103 kJ/(m2·a);植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7.5-5)+0.5+4+9=16×103 kJ/(m2·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16-2)+3+70+23=110×103 kJ/(m2·a)。
(3)提示: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中来自生产者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100%=(16-2)/110×100%=12.7%;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肉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中来自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植食性动物固定的总能量×100%=(7.5-5)/16×100%=15.6%。
(4)提示:肉食性动物要增加100 kg,则需要生产者的质量=100÷15.6%÷12.7%≈5 047(kg)。
3.(1)提示:甲和丁之间有双向箭头,且其他几种成分都有箭头指向丁,所以丁为大气中的CO2库,甲为生产者;甲和乙都有箭头指向丙,所以丙为分解者,则乙为消费者。
(2)提示:在甲、乙、丙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在甲(或乙或丙)与丁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
(3)提示:b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d和c代表细胞呼吸,f代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代表捕食,e和g代表动植物的遗体、排遗物等提供给分解者。
4.(1)提示:生物或非生物环境。
(2)提示:不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能发生信息传递。
(3)提示: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
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学案,共3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能量流动的概述,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金字塔,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课前学案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植物的激素调节课前学案选择性必修1,共6页。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选择性必修: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选择性必修,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