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四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染色体的行为也有差异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可见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向两极缓慢移动
C.蓝细菌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有序排列在赤道板上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在星射线的牵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
2.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量的关系。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粒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3.使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抑制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停留在分裂的某一阶段,如下表所示,“√”表示停留时期。由此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胸苷不能直接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B.秋水仙素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留在中期
C.低温主要抑制细胞分裂中有关酶的活性
D.加入过量的胸苷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可能的原因是抑制了RNA的合成
4.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分裂Ⅰ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为8条
D.4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5.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体内有部分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其中有存在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刚分裂的细胞①;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的细胞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的细胞③;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刚分裂的细胞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有①②④
B.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初级精母细胞有②④
C.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有②③
D.能在该动物精巢中找到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6.某同学对野生果蝇(2n=8)的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建立如下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过程中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B.丙时期的所有细胞均含有中心体、纺锤丝和同源染色体
C.甲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与丁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核型相同
D.丙→乙过程中可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7.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甲)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D和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
C.EF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CD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
8.图1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图中字母表示其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e和f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分别为X、Y染色体)。图2表示该生物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甲)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乙)。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图1表示的细胞正处于图2的DE段
B.形成图2中EF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C.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BD段
D.图1表示的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
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与蛋白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是其在体内易扩散的重要原因
B.老年人因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缺乏酪氨酸酶而头发变白
C.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的差异与它们所含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有关
D.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的差异与核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关
10.研究发现小鼠气管上皮中分化的分泌细胞具有“去分化”的能力。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定型细胞向干细胞的“去分化”,对于高等脊椎动物器官受伤后的再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是导致分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
B.受伤的细胞死亡与细胞的衰老死亡均属于细胞凋亡的范畴
C.分泌细胞“去分化”时,细胞内有些蛋白质的合成将会中断
D.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气管上皮干细胞都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11.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乙、丙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2
C.甲细胞正在进行中心体复制,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12.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的关键因子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Dnase酶能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酶能切割相关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
B.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均能表达机体固有的凋亡相关基因
C.癌细胞结构改变,可能无法识别凋亡诱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程序
D.吞噬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吞噬凋亡小体后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其分解
13.下图是某同学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绘制的不同时期细胞的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①所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形成主要发生在细胞②所处时期
C.细胞③处于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D.②④所处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均为1∶2
14.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其1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其中1个细胞如右图所示,图中细胞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精原细胞至多形成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
C.图中细胞为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该精原细胞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至少经历了2次胞质分裂
15.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增加,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自由转移
B.衰老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
C.高等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实现的
D.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页左上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精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无染色体变异),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细胞①和细胞③都处于染色体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分子数目为4a
B.细胞②中有姐妹染色单体,细胞①③中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
C.细胞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分子数目为4a
D.细胞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分子数目为2a
17.某动物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对其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B.观察到含有四分体的细胞应统计在乙组中
C.乙组细胞所占的比例大,都为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D.丙组细胞的染色体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18.下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粒分裂
B.基因重组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
C.丙可以代表体细胞,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
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19.细胞衰老的“端粒学说”认为,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当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只有一端含有端粒
B.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新的端粒,由此推测该酶中的蛋白质功能类似于逆转录酶
C.无限增殖的癌细胞中端粒一般不缩短
D.细胞衰老除与端粒相关外,还可能与自由基有关
20.下图表示某生物纯合个体(2n=8)的细胞分裂、分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仅过程①③发生了核DNA分子的复制
B.就变异类型而言,过程①只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C.过程②形成的细胞其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过程③A、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重组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21.(16分)下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2n=4)精巢内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a、b、c、d、e分别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某几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中Ⅰ阶段可表示细胞进行 分裂时的染色体数目变化,Ⅱ和Ⅲ阶段表示 分裂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
(2)图a~e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3)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对应的细胞分别是 (填字母)。
(4)图e所示的细胞中含 个染色体组。
(5)下表为培养液中某种动物细胞数目和培养时间的关系。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时开始,到 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该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需要 h。
22.(12分)图甲、图乙、图丙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 ,该图中同时出现B、b的原因是 。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 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 (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DNA分子的是 ,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 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 段。如果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 。
23.(16分)CPP32是细胞质基质中的一种蛋白质,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CPP32会被剪切成两个小片段,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故常用CPP32是否被剪切作为判断细胞凋亡的指标。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中的一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海拉细胞匀浆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细胞色素c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注①②为相关药品,“+”表示添加相应成分,或者表示已被剪切。
(1)dATP完全水解能得到三分子磷酸、 。据图可判断 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当其他条件适宜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 含量的增加,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越来越明显。
(2)已知细胞色素c的功能是参与[H]和O2的结合,可判断细胞色素c分布于 上。表中加入细胞色素c的抗体的作用是 。已知实验中还使用了如下两种药品,A.dATP,B.足量的细胞色素c,则可判断药物①是 ,②是 。
(3)用显微注射技术向完整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注入足量的dATP后,发现CPP32并未被剪切,细胞亦未凋亡。据题中信息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24.(11分)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取材方面,蜂毒素只能从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获取,其根本原因是 。
(2)相关研究已表明,蜂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相关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 ;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组,向2~4号培养瓶分别加入 ;
c.培养48 h后,检测并统计 ,结果如图1所示;
d.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2所示。
(3)分析与讨论
a.图1表明, 。
b.图1、图2表明,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是 ,抑制胃癌细胞凋亡的是 。因此,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原理是 。
答案:
1.D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但染色体的行为相同,A项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可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B项错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项错误。
2.C 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DNA复制,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通过细胞分裂,细胞DNA含量又恢复正常。若间期受阻,则细胞不能完成DNA复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量将增多;若细胞不能完成分裂过程,则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量将增多。
3.D
4.D 图①处于减数分裂Ⅰ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共8条染色单体(4对姐妹染色单体),A项错误。图②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着丝粒分裂,细胞内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项错误。图③处于减数分裂Ⅱ的中期,含有2条染色体,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C项错误。根据4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由图①初级性母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所以图示细胞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D项正确。
5.D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即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②,A项错误。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B项错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即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是②,C项错误。动物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因此①②③④都可以出现在动物精巢中,D项正确。
6.B 由题图可知,甲没有染色单体,乙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甲到乙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项正确。丙时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染色单体,说明是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的图示,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甲时期细胞是二倍体核型,丁时期细胞也是二倍体核型,C项正确。丙→乙即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基因突变或互换,在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所以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项正确。
7.C 题图中曲线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中CD段表示减数分裂Ⅰ,DG段表示减数分裂Ⅱ,EF段表示着丝粒分裂。CD段表示减数分裂Ⅰ,FG段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和末期,所以CD和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B项正确。EF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着丝粒的分裂,C项错误。CD段表示减数分裂Ⅰ,在前期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从而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重组,D项正确。
8.A 由于题图1细胞内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发生联会),一对是A、a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另一对是e、f基因所在的X、Y染色体,因此该图所示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题图2中DE段表示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A项错误。题图2中,EF段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减半,原因是着丝粒分裂,B项正确。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减数分裂Ⅰ前期的互换,题图2中BC段是间期,CD段是减数分裂Ⅰ前、中、后期,C项正确。题干表明,该细胞为正在分裂的原始生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以其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D项正确。
9.D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分散和转移,A项错误。老年人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头发变白,B项错误。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所含蛋白质有些种类相同(如呼吸酶),C项错误。
10.C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分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项错误。受伤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项错误。分泌细胞“去分化”时,有些基因将不能表达,因而相应的蛋白质合成就会中断,C项正确。小鼠的气管上皮干细胞属于正常的体细胞,不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D项错误。
11.D 该生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无细胞壁,故该生物是动物,A项错误。甲、丙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的比值为1∶2∶2,乙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1∶1,B项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而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D项正确。
12.D 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即细胞分化的结果,A项正确。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选择性表达,B项正确。癌细胞结构改变,糖蛋白减少,可能无法识别凋亡诱导因子,不能启动凋亡程序,进而无限增殖,C项正确。吞噬细胞以胞吞方式吞噬凋亡小体后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其分解,D项错误。
13.D 由题图分析,细胞①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项正确。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多倍体的形成,纺锤体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即题图中细胞②所处的时期,B项正确。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C项正确。细胞④出现细胞板,为有丝分裂末期,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量之比为1∶1,D项错误。
14.B 题图所示的细胞中,移向两极的由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2条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分别为d和D,且除该对基因外这2条染色体无其他差异,可推测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项正确。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基因型为DDEE、Ddee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这2个次级精母细胞,至多形成3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图中细胞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项正确。由于题图中细胞只有2条染色体DNA含有32P,说明该精原细胞至少经过2次DNA复制,则至少经历了1次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Ⅰ的胞质分裂,才形成图示细胞,D项正确。
15.C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失,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转移,A项错误。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B项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也称程序性死亡,植物中胚发育过程中胚柄的退化是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实现的,C项正确。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这些细胞中的DNA种类和数量是相同的,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这些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D项错误。
16.ABD 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分子数目为4a,A项错误。细胞①③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项错误。细胞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项错误。
17.AB 正常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甲组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故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分裂Ⅰ时期,减数分裂Ⅱ后期、末期细胞都含有8条染色体,四分体出现于减数分裂Ⅰ前期,故含有四分体的细胞应统计在乙组中,B项正确,C项错误。丙组细胞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包括处于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和精细胞,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的细胞都含有染色单体,D项错误。
18.C 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动物细胞内,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Ⅰ时期,即戊时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基因突变发生在丙→戊过程(DNA复制)中。丙可以代表体细胞,甲中染色体只有丙的一半,可能代表精子、卵细胞或极体。丁代表有丝分裂后期,戊代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及减数分裂Ⅰ,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19.BCD 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每条染色体的两端一般都含有端粒。
20.BD 由题图可知,过程①是有丝分裂,过程②是细胞分化,过程③是减数分裂。细胞分裂间期发生了DNA分子的复制,A项正确。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B项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分化后的细胞内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项正确。由于该生物体为纯合子,基因A、a的出现应为基因突变所致,D项错误。
21.答案:(1)有丝 减数 (2)a、d (3)e、d (4)4 (5)完成 下一次分裂完成 20
解析:由曲线图可知,Ⅰ阶段表示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数目变化,Ⅱ和Ⅲ阶段表示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其中②为有丝分裂后期,⑤为减数分裂Ⅱ后期。a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是次级精母细胞;b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是初级精母细胞;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e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4个染色体组。处于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为细胞数目加倍所需要的时间,表格中细胞数目加倍所需时间为30-10=20(h)。
22.答案:(1)(第一)极体 基因突变
(2)AB ③④
(3)c ①② BC
(4)CD 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并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解析:(1)由图甲中细胞②细胞质不均等分配,可判断该个体为雌性;细胞④中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两极,且细胞质均等分配,为第一极体减数分裂Ⅱ后期图像。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所以b应为基因突变产生的。(2)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在CD段加倍,故AF段为有丝分裂过程,图甲中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对应图乙AB段。图乙中HI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与图甲中的③④对应。(3)图丙中Ⅰ时期没有b存在,则b为染色单体,Ⅱ时期c为a的2倍,故a为染色体,c为DNA分子,Ⅰ时期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均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为有丝分裂后期;Ⅱ时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DNA 分子和染色单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故可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以及减数分裂Ⅰ,与图甲的①②对应。图丙中Ⅱ→Ⅰ,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与图乙中的BC段相对应。(4)某药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细胞不再分裂,故停留在图乙的CD段。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自变量为药物浓度,因变量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因此实验设计思路是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并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3.答案:(1)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 dATP和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
(2)线粒体内膜 除去匀浆中原有的细胞色素c A B
(3)完整细胞中的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中,被线粒体膜隔开,无法和dATP共同作用于CPP32(只要表达出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中被隔开的意思即可)
解析:(1)类比ATP的结构,可以推断dATP完成水解可得到三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由题图可知,与无dATP相比,存在dATP的情况下,更能促进细胞凋亡;无论有无dATP,随着细胞色素c含量的增加,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都增强。所以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2)[H]和O2的结合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根据抗原与抗体专一性结合的原理,细胞色素c抗体的作用为除去细胞匀浆的细胞色素c。第2组和第4组对照,说明②是细胞色素c,那么①为dATP。(3)完整细胞中的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dATP不能与细胞色素c结合共同作用于CPP32。
24.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a.等量的(离体)胃癌细胞 b.质量浓度为2 μg/mL、4 μg/mL、6 μg/mL的蜂毒素溶液 c.胃癌细胞的凋亡率 (3)a.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在一定范围内,随蜂毒素质量浓度的增大,诱导效应增强 b.Bax蛋白 Bel-2 蛋白 蜂毒素能够促进Bax基因的表达,抑制Bel-2基因的表达
解析:(1)蜂毒素只能从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获取,其根本原因是控制蜂毒素合成的基因只能在工蜂的毒腺细胞中表达。(2)本实验是为了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所以自变量应为蜂毒素的质量浓度。对照实验的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各组间除自变量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最后以胃癌细胞的凋亡率为指标呈现实验结果。(3)a.分析图1曲线可知,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在一定范围内,随蜂毒素质量浓度的增大,诱导效应增强。b.比较题中图1、图2曲线可知,随蜂毒素质量浓度的增大,Bax蛋白含量增加,胃癌细胞凋亡率也增大,所以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的是Bax蛋白。同理,抑制胃癌细胞凋亡的是Bel-2蛋白。因此,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原理是蜂毒素能够促进Bax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Bel-2基因的表达。处理方法
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加入过量的胸苷
√
—
—
—
—
秋水仙素
—
—
√
—
—
低温(2~4 ℃)
√
√
√
√
√
组别
甲
乙
丙
染色体数/条
16
8
4
所占比例/%
14
60
26
培养时间/h
10
20
30
40
50
60
70
培养液中细胞数目/千个
25
35
50
70
100
145
200
组别
1
2
3
4
5
6
HeLa细胞匀浆
+
+
+
+
+
+
细胞色素c的抗体
+
+
+
+
①
+
+
②
+
+
+
CPP32剪切情况
+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4细胞的生命历程 含解析 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4细胞的生命历程 含解析 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十发酵工程含解析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十发酵工程含解析新人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九生物与环境含解析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目标检测卷九生物与环境含解析新人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