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中考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6 物质的鉴别与检验 习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中考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6 物质的鉴别与检验 习题课件,共38页。
人教版 九年级下中考高频考点专训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专训6 BCC答 案 呈 现习题链接BDBBCCDBACC【2020•长春】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B1【2020•陕西】依据下列各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C2【点拨】往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中可能含SO42-,也可能含Ag+,A错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可能是CO2,也可能是N2或稀有气体,B错误;表面积相同的不同金属与相同的酸反应,反应速率越快,金属活动性越强,C正确;与熟石灰混合后产生NH3的物质中一定含有NH4+,但不一定是NH4Cl,D错误。【2020•荆门】下列区别物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 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加入氯化钡溶液B. 区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直接闻气味C. 区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D. 区别CO2和O2——插入带火星的木条B3【2020•甘孜】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 CaCl2、CaCO3: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B. CaO、NH4NO3: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烧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烧杯外壁的温度C. 浓H2SO4、稀H2SO4: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D.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4【点拨】CaCl2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A正确;CaO与水混合时放出大量热,溶液温度升高,NH4NO3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B正确;浓H2SO4、稀H2SO4都没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均无明显现象,C错误;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2不能,D正确。【2020•青海】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D5【点拨】黄铜片的硬度大于铜片,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铜片,A错误;加入肥皂水后,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产生大量浮渣的是硬水,B错误;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NaOH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C错误;NH4Cl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KCl则不能,因此可用熟石灰来鉴别NH4Cl、KCl,D正确。【2020•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B6【点拨】取样品,观察颜色,白色晶体是碳铵,灰白色粉末是磷矿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会生成氨气,磷矿粉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2021•宁夏】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B7【2020•天水】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C8【点拨】加入足量盐酸,盐酸与Fe2O3、Fe均反应,A不符合题意;B中加入的足量稀盐酸与K2CO3、KOH均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炭粉与稀盐酸不反应,铁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并得到浅绿色溶液,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得到蓝色溶液,C正确;能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中可能有SO42-、CO32-或Ag+,D错误。【中考•河北】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9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K2SO4溶液、KOH溶液、Ba(OH)2溶液、KCl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1)分别取样品少量放入试管中,先加入石蕊溶液,可确定出物质A,并将余下四种物质分成两组,物质A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将余下两组溶液分别标号为B、C和D、E后,进行如下实验:HCl10则C是__________溶液,B和D混合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钾产生白色沉淀(3)实验结束后,将上述实验中所有液体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的溶质除石蕊外,还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KCl、NaCl【2021•烟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 NaCl、H2SO4、CuSO4、MgCl2B. CaCl2、AgNO3、MgCl2、CuCl2C. Na2SO4、Na2CO3、NaCl、稀HClD. Na2CO3、BaCl2、Na2SO4、稀HClD11【中考•荆州】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 )A. 碳酸钠溶液 B. 氯化钡溶液C. 硫酸钠溶液 D. 稀盐酸B12【中考•湘西】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HCl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由此该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 )A. Na2CO3、CaCl2、稀HCl B. CaCl2、Na2CO3、稀HClC. CaCl2、稀HCl、Na2CO3 D. 稀HCl、CaCl2、Na2CO3C13【2020•巴中】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 K2CO3、NaCl、BaCl2 B. HCl、CaCl2、Na2CO3C. NaOH、KNO3、CuSO4 D. NH4Cl、Ba(OH)2、Na2SO4A14【点拨】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K2CO3、BaCl2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无法鉴别K2CO3、BaCl2溶液,必须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出来,故A选项符合题意。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案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H2、CO、CH4三种气体,直接点燃气体就能够鉴别B. Fe2O3、CuO、Zn、Cu四种固体,加一种试剂无法鉴别C. CuCl2、KOH、HCl、Na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D. NaOH、KOH、NaCl、H2SO4四种溶液,加入酚酞溶液就可以鉴别C15【点拨】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一氧化碳、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火焰颜色不易区分,故A错误;Fe2O3、CuO、Zn、Cu四种固体可用盐酸鉴别,故B错误。【2021•通辽】已知A、B、C、D、E、F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铁溶液中的一种。小明同学为鉴别以上六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Ⅰ:观察颜色发现只有E溶液呈黄色,其余为无色。Ⅱ:将无色溶液两两混合F与D混合,有气体生成;D与B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6(1)E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2)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华认为小明的实验无法鉴别出两种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一次性鉴别二者,可选用以下试剂或用品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继续实验。 a石蕊溶液 b. 硫酸铜溶液c. pH试纸 d. 氯化镁溶液FeCl3K2CO3+BaCl2===BaCO3↓+2KCl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钠溶液a、b、c、d【中考•金华】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相对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不考虑气态有机物)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实验研究】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17【实验分析】(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处的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中另一个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的白色固体变成蓝色收集尾气【反思评价】(3)小金认为,仅根据E中石灰水变浑浊,无法判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不一定来自于CO和CuO的反应,还可能是原混合气体中的CO2在B中未完全吸收(4)小金根据D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够严密,若废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密,还应添加的一个实验装置及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经检验,废气中存在CO2、CO、H2O。在D、E之间连接A装置【2021•烟台】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发现了双青蒿素。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测定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18将7. 1 g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的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灰分残留。(1)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填序号)。①足量NaOH溶液、足量浓硫酸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溶液①(2)装置F可吸收从装置E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O===Ca(OH)2【记录数据】加热前,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前的质量)。双青蒿素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结论】(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拓展分析】(4)双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5)实验过程中,加热前要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 6 : 2015 : 24 : 5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尽,以免影响实验结果(6)有同学建议,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要在装置C和D之间增加图2所示的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元素转化成的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中考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习题课件,共1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中考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7 物质的推断 习题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中考高频考点专训 专训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习题课件,共25页。